书城古言庶色可餐
1190900000484

第484章 德妃的心思(1)

若溪感觉到皇上的目光一直流连在自己身上,那里面有探究、惊艳,却没有她厌烦的炙热和欲望。女人的第六感就灵,皇上看她的眼神绝对是一个男人的目光,不过不关乎色情和男女之情。

一旁站着的宜宣见到皇上盯着若溪瞧,心里立即不舒服起来。他轻咳了几声,说道:“臣特意带着贱内进宫,谢皇上册封世子之恩。”

皇上听见他的动静,这才收回眼神,眼中带笑的瞧着他。

“朕听说你娶了位秀外慧中的好夫人,今个一见觉得传言不可信。”皇上又瞥了若溪一眼,“世子夫人是个难得的妙人,一个秀外慧中岂能描述?若是让朕说,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恐怕洛神见了夫人,也会羞愧的掩面自愧不如了。”

宜宣听了脸变了颜色,若溪见状忙说道:“皇上谬赞,臣妾蒲柳之姿不敢妄想比洛神。别说这宫里的娘娘,就是宫女都比臣妾大方得体。”

“呵呵呵。”皇上闻言竟笑起来,“上次菲虹那丫头来曾说过,她母亲教导她要以真性情面对朕,还说皇上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只要以长辈之礼代之即可。朕一直就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竟能有如此的气度胸襟。可让朕万万没想到,朕想以真实的喜恶待之,你却满嘴的场面话。难不成菲虹的母亲另有他人,还是你们夫妻觉得朕虚伪,才这般回应?”

“臣惶恐!”宜宣听罢赶忙跪下,若溪也跟着跪下来。都说圣心难测,果然不假。她摸不透皇上的性子,不敢再随意说话。虽然皇上在笑,却让若溪感觉不出里面的喜怒。眼下若溪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喜怒不形于色,什么叫做腹黑,皇上是个中高手啊。

“没事就惶恐,难不成朕是专门吓人的老虎?”皇上皱着眉头说着,“方才你们两口子在门口拉拉扯扯眉来眼去的,以为朕没看着?这会子倒装的规矩起来,都在朕面前演戏!”

宜宣和若溪立即尴尬起来,没想到在门口的小动作被皇上看了去。听皇上的语气似乎有些生气,二人相互瞧了一眼,跪着不敢起身了。

“你们还真是喜欢眉目传情。”皇上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快点起来吧。”

二人谢过起身,若溪壮着胆子瞄了皇上一眼。她见皇上天庭饱满鼻头略微有些肥大,满脸带着正气,便知他不是个心术不正之人。

碰巧皇上正在瞧她,二人的视线撞在一起,若溪先是一怔随即淡淡的笑了一下。

皇上倒是有些意外,一来是没想到她竟敢直视自己,二来是没想到被发现之后她竟然还能淡定的笑。

“果然是个奇女子!”皇上笑着点头说着,丝毫不理会宜宣越发变得难看的脸。

他和宜宣打小就一起长大,可自从他登基成了皇上,宜宣在他面前就没了之前的推心置腹。他总是试图激怒宜宣,那张一成不变的脸他看够了!

眼下可算逮住整宜宣的机会,皇上突然玩心大起,自然是不肯轻易放过。

“皇上,微臣不敢打扰皇上太多时间,容微臣带着贱内告退!”宜宣的脸黑得像锅底,若不是眼前人是皇上,他恐怕早就挥拳上去了。

“不打扰,朕很喜欢跟世子夫人说话。”皇上笑盈盈的瞧着若溪。

宜宣听了脸色顿时煞白,又迅速涨得通红,里面还透着铁青。看着他的脸跟调色板一样,皇上的心情越发的舒畅起来。

“皇上,贱内是臣子的妻子,也是您的兄弟媳妇,您怎么能说出这般轻狂的话来?”宜宣彻底怒了,站起来瞪着皇上质问道。

“放肆!”皇上猛地一拍龙案,面沉似水眼神变得暴戾起来。

宜宣见状一撩袍子,直挺挺跪下说道:“臣冒犯皇上龙威,请皇上罢免臣的世子一职,让臣和贱内永世不能面圣!”

若溪闻言无声的走到他身旁,也跟着直挺挺的跪下。夫妻同心,她自然要随在宜宣身旁,不管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事已至此,宜宣再无顾忌,大大方方的拉住她的手紧紧攥住。

宜宣和若溪进宫面圣,谁料皇上喜怒无常,先是出言轻狂又动了雷霆之怒。

宜宣性子一向内敛,除了若溪在其他人面前总是喜怒不形于色。可但凡一涉及到若溪,他便失了冷静。他见皇上当着自己的面打量若溪,毫不吝啬的夸赞,还说出些略带随意的话来,不觉怒火中烧出言顶撞。在皇上盛怒的情况之下提出不当世子,还请皇上永不召见她们夫妻二人进宫。

事情突然变成这般糟糕模样,是若溪始料未及的。在她看来,皇上并无恶意,这火发得有些莫名其妙。

她知道皇上和宜宣有兄弟情义,皇上虽年轻却是明君。方才皇上性状随便,她却并未感觉到半分的恶意。不过伴君如伴虎,皇上如此年轻便能坐稳这龙椅,没有雷霆手段怎么能行?

若溪不敢揣度圣意,见夫君跪下便同气连枝。不管后面等待她们的是什么,做妻子的在这个时候要毫不犹豫的追随夫君。

“韩氏起身,朕不是个滥杀无辜之人!”皇上的声音里满是杀气。

宜宣闻言想要松开紧攥着若溪的手,她却反手攥住,抬起头坚定地说道:“臣妾的夫君得罪皇上,若是皇上怒气难平就请处置臣妾夫妻二人!”

“得罪?”皇上不悦的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说朕是个罔顾法纪,全凭心情便给大臣定罪的昏君?”

宜宣的手一动,神色紧张起来,若溪却轻轻抠了一下他的手心。他看着若溪的眼神登时疑惑起来,又把方才从进屋到皇上发怒的过程快速的回忆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什么。

“皇上三岁识字,五岁能读诸子百家,十岁便入金銮殿随着先皇学习打理朝事。十二岁入军营,曾在平南战役中枪挑敌方先锋,吓得敌军溃不成军。皇上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贤德之名传遍天南海北。先皇不幸染上恶疾驾鹤西去,皇上登基众望所归万民臣服。皇上登基以来陆续实行仁德之道,特别是减赋免税的政策,让天下百姓拍手称赞。大江南北都在传诵皇上的丰功伟绩,更有地方百姓为皇上塑像日夜跪拜。臣妾不过是个没有见识的粗妇,整日待在深闺,对于皇上的事迹知之甚少。不过臣妾却知道皇上是个难得一见的明君,是江山社稷之福,是天朝百姓之福!”若溪侃侃而谈,语气平静丝毫不闻半点奉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