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庶色可餐
1190900000625

第625章 钦点状元(3)

朝堂之上不能随意说话,马大人光着急没办法。大冷的天急得出了一额头的汗,旁边的定伯侯见了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襟,示意他不要慌乱。

关心则乱,这马大人是正三品的宗人府丞,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可事情临到自己家人头上,他就失去了平日里的冷静淡定和思考力。

他稍微平静了一下,耳边传来韩晹说话的声音。

“圣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首先要把家治理好才能报国,如何才能治理好家,理应找个贤妻。学生听闻马大人家的姑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因祖父想要选个科举出身的孙女婿,所以迟迟没有婚配。学生寒窗苦读十载,只想把浑身的本事使出来为民为国。可家未成如何能全身心的立业?思量一番,学生决定求娶马姑娘为妻。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有古语为证。所以说学生全力以赴想要考中状元,真是为了马姑娘,却又不完全是为了马姑娘!这些都是学生的心里话,请皇上明鉴。”

皇上闻听又问道:“这京都有才贤惠的姑娘比比皆是,你怎么唯独相中马府的姑娘了?倘若马老爱卿不提高中状元的要求,你就不会全力以赴参加大考了?还说不是蔑视朝廷?”

“皇上容禀,学生和马姑娘有渊源!”韩晹赶忙回着。

马大人闻听脸上有些不自在,这青年男女成亲之前就有关联,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他马家是书香门第,从祖上到现在一直从严治家,何曾出过什么丑闻?这个混蛋小子到底要说什么?

“哦?朕倒要听听是何渊源。”皇上多了几分兴趣,其他臣子也都洗耳恭听。透过韩晹方才那番话,众人已然察觉出他才思敏捷,难怪点魁楼比试能夺魁。众人不敢再小觑,都在心里暗暗合计,他会怎么回答。

“回禀皇上,学生跟马姑娘的偶遇应该是上天注定的。”韩晹面带微笑回忆着,“学生做了一篇文章自以为很好,便兴冲冲拿到张恩师府上去请教。不想那日风大吹飞了纸张,恰好就被马府的马匹践踏,继而飞入马姑娘坐的马车里。当时马姑娘并未露面,只对学生的文章指点了两句便离去。那两句却如醍醐灌顶,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后来学生把文章拿到张恩师府上,恩师所言竟与马姑娘不谋而合。如此可见,马姑娘的才学在学生之上。后来学生出外游学一年,走了天朝十二个州、二十个县,见识了各种不同民风民俗,拜访了多位贤人。在此期间,学生也遇见不少奇女子,可再无一人能及得上马姑娘才思敏捷。等回到京都,学生听说马姑娘尚未婚配,便动了求娶的念头。学生以为,若能得马姑娘为妻,时常探讨学问,闲时吟诗下棋,人生一大幸事也。即便是马老太爷不提高中状元的要求,学生也会奋力争取。才学落在媳妇儿下风,如何成为大丈夫?学生的父亲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官,本身又是家里的庶子,当时斗胆去马府提亲就有不少人暗自讥讽,说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话。用何堵住悠悠众口?唯有用真才实学证明自己!”

“进了前三甲也不一定能成为状元,若是你被朕钦点成了榜眼、探花又该如何?”皇上盯着他问道。

韩晹郑重其事的给皇上磕了一个头回道:“宁为龙头不做凤尾!学生才不如人不敢有丝毫抱怨不甘,只求皇上准许学生三年后再考。至于马姑娘,若是想要退婚学生不阻拦;倘若她愿意等,学生必定穿着状元喜袍前去迎娶,一辈子不负她的厚爱!”

有史以来,还没有大考上榜的举子重考的记载,何况是进了前三甲的人?众人听了韩晹这番话都面露惊讶之色,子虚闻听暗暗点头。难怪马大人肯把姑娘下嫁,这韩晹还是个人物。外表沉闷老实,骨子里却带着狂妄固执和不服输的倔劲。

男人就该如此,方能成就一番伟业。外面盛传他是个攀附权贵,喜欢美色,带着几分才气的浪荡公子哥。如今看来不过是众人只看事情表面,还喜欢在男女之事上做文章,传得多了就越发离谱。

“马大人!”片刻,皇上才唤道。

马宝亮赶忙出列,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皇上招呼自个是福是祸。

“臣在。”他出班跪下。

“你选了个好女婿啊。”皇上突然笑了,“你们翁婿都起来吧。”

这是什么意思?马大人瞧了韩晹一眼,却见他喜出望外伏地谢恩,立即也明白了赶忙跟着谢恩。

皇上承认了韩晹是马府的姑爷,不就是钦点状元郎的意思吗?旁边的睿王爷笑着说道:“皇上,今科的状元郎年方十四,可是近三十年来年纪最小的一个。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四洲,则国胜于四洲,少年雄于千山万壑,则国雄于千山万壑。这是我天朝国富民强的吉兆,是皇上英明治国的结果啊!”

“这不是状元郎做得《少年说》吗?没想到皇兄也略知一二。”皇上闻听面带赞许之色的说着。

当时在点魁楼,韩晹一篇《少年说》横空出世,立即似一股龙卷风席卷了整个京都。不出三天的功夫,这篇文章街知巷闻,连在宫里的皇上都知晓。

命人背写下来,皇上细细读过激动地半晌无语。好一个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好一个美哉,我天朝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天朝少年,与朝无疆!胸有大丘壑者,才能有如此见地。皇上开始怀疑这文章出自一个十四岁的青年之手。

从那个时候开始,皇上便派人调查韩晹的一举一动,几乎把他小时候尿炕都查了个一清二楚。

上次在点魁楼巧遇,皇上更是见识了他的鬼才,心中大为赞赏。回宫之后再翻出他大考时做的文章,觉得字字珠玑,见解独到文笔成熟。

他在皇上新颁布的兵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新建议,例如边关换防制度,地方总督三年一流换的制度等等,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军队整体的作战能力,更有效的遏制了地方总督佣兵自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