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凤舞之驭兽太子妃
1191100000134

第134章 崔氏败落,赵氏崛起(1)

凤舞收礼物收得眉开眼笑,杜嘉麟见了也替她欢喜,好像收到礼物的是他自己一样。

然而,当天晚上,杜嘉麟看到凤舞住到隔壁去的时候,立即追了过去,一脸受伤地看着凤舞质问道:“为什么?”

凤舞请两位帮着她收拾床铺的宫女姐姐先出去,这才走到杜嘉麟身边,微微低着头道:“九殿下,小舞是女儿家,你还记得吧?”

杜嘉麟气呼呼道:“我当然记得!”所以他才等着小舞长大,然后他们成婚,两个人就可以一辈子不分开了。

凤舞可怜兮兮地说:“小舞今天七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小舞再跟九殿下住在一起,不大好……”

杜嘉麟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半天才吭哧道:“你现在不是颜明羽,是我的伴读吗?谁会知道你是女孩子?”

“别人不知道,可是我们自己知道啊,我们怎么能自欺欺人?就算小舞是男孩儿,我们这样住在一起也会有人说闲话的。九殿下不希望小舞有个好名声吗?”

凤舞最后一句话让杜嘉麟无从辩驳,尽管心中再不舍,但为了凤舞的名声着想,他也只能认了。

上书房很快开课,除了不再和小舞住在一起,两个人和从前比起来并没有太大差别。杜嘉麟过了几天也就习惯了,只是他又多了一个习惯,就是临睡前先去凤舞的房间跟她说一阵悄悄话,等她睡下了才回自己房里来。

匆匆三个月过去了,四月下旬,兵部忽然收到来自戎州的消息。

鞑靼大势入侵,威远侯世子轻敌被擒,威远侯为救儿子,挽回败势,亲上前线,已经英勇殉国。主帅阵亡,位于戎州的三雄关被鞑靼攻破,戎州尽数落入鞑靼手中。鞑子烧杀抢掠,戎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急待朝廷救援……

对于鞑靼可能出兵犯边,大夏朝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毕竟几千年来,只要草原上出现天灾,那些蛮子活不下去了就会起兵犯边,从大夏这边抢夺粮食渡过难关,从来就没变过。

但戎州陷落,威远侯战败身亡的消息传来,还是震惊了整个大夏。

在二十五年前,鞑靼大肆起兵攻打大夏朝的时候,就是威远侯带兵将鞑靼蛮子打得落花流水,灰溜溜逃回鞑靼草原。那一战,鞑靼损失惨重,不得已主动求和,这才迎来大夏二十多年的和平。

因为二十五年前那一战,整个大夏都有一种“只要有威远侯在,鞑靼就不敢进犯;只要有威远侯在,鞑靼就别想踏进三雄关一步”的盲目自信。

可是,刚刚收到的消息却将大夏朝廷内外的盲目乐观惊醒了。

威远侯曾经再厉害,他现在也已经老了,属于他的辉煌永远过去了。

得到威远侯及世子战败殉国的消息,崔皇后只觉得眼前一黑,当即就晕了过去。等她醒来,太子、三皇子和九皇子都来了,就守在她床边。

“太子,你外公和舅舅……”崔皇后说到这里便说不下去了,眼中泪水突然涌出来,迷蒙了她的视线。

杜嘉瑾微微低着头,轻声道:“母后,请节哀。”

“大哥,外公和舅舅都被鞑子杀了,你怎么还是一副冷漠的样子?”杜嘉佑狠狠地瞪了杜嘉瑾一眼,红着眼睛对崔皇后道,“母后,让儿臣去边关吧!儿臣要为外公和舅舅报仇!儿臣要将那些鞑子杀得片甲不留……”

“不!你不许去!答应母后,打消这个念头,母后不许你去!”崔皇后激动地坐起身来,一把拉住杜嘉佑,好似生怕他去了边关,被鞑子给杀了。

杜嘉佑紧闭着嘴,没有开口应承。

杜嘉麟涨红着脸,也没有说话。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也想去杀鞑子,可是他还没长大,打得过那些鞑子吗?如果自己打不过还去逞能,那不是等于自己去送死?可是不去,是不是表明他就是懦夫?

杜嘉麟看了看面色苍白的杜嘉瑾,悄悄挪过去,伸手抓住了太子哥哥的手。他听太子哥哥的吧,太子哥哥说应该去他就去!

杜嘉瑾感受到手心里的温暖,低头看着杜嘉麟担心的目光,勉强一笑道:“人生一世不会永远一帆风顺,谁都难免遇到挫折和磨难,但是只要我们足够坚强,就一定可以跨过去的。”

杜嘉麟点点头,目光坚定而自信。外公战败身亡,他也很难过,但现在更重要的是如何将鞑子赶出大夏去。戎州的百姓去年好不容易躲过了蝗灾,却不知道有多少死了,又有多少人正在受苦受折磨。但是他相信,战败只是一时的,大夏一定会打败鞑靼的!同时他也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退缩,不会害怕。

崔皇后这边还抱着三皇子杜嘉佑不放,哭泣道:“母后不让你去,太危险了……你答应母后,不许向你父皇请旨带兵!”

杜嘉佑还是不说话,他从小就向往打仗,向往战场上肆意的杀戮,可惜,他身为皇子,一直没有机会领兵。原本他还想着去边关跟着外公和舅舅一起带兵玩玩看,却不料还没等到他实现梦想,外公和舅舅就出事了。

崔皇后见杜嘉佑没出声,担心他这个念头还没打消,忙对太子道:“太子,你快劝劝你三弟,他怎么能去边关?”

杜嘉瑾想了想道:“保家卫国是男人的责任,更是皇子的责任。如果儿臣身体允许,如果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儿臣也会拿起武器去与鞑子拼命。只不过以目前的局势,还需经验丰富的老将出马才好。三弟你暂且等等,看看情况再说。如果情势允许,你想到军中历练一下,倒不是不行。”

杜嘉佑听了杜嘉瑾的话,重重地点头道:“好,我听大哥的!”

崔皇后听了太子前面几句话,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好在听了他最后一句,又见杜嘉佑点头应允,这才稍稍放心了些。

崔皇后见寝殿中没有外人在,就他们母子四个,便直言道:“太子,以你看,这次你外祖父和舅舅战败,皇上会不会……”

杜嘉瑾安慰道:“母后放心,就算外公和舅舅有错,他们都已经以身殉国,看在母后和我们兄弟三个的面下,父皇不会追究崔家其他人的责任。崔家不会有事的,等崔灿长大,要重现崔家的荣光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