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1208200000031

第31章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胆者,中正之府也(中正之府:又称“中正之官”。现首见於《素问·灵兰秘典论》。胆具有刚正果決的特性,在防御、消除不良精神刺激和平和、协调藏府气血关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称胆为“中正之府”。),号曰将军,決断出焉,言能喜怒刚柔也。与肝为表裏,足少阳是其经也(足少阳:经脈名。足少阳胆经的简称。现首见於《灵枢·经脈》。为十二经脈之一。起於目外眦,绕行头侧、耳部,经躯幹侧面下行,络肝,属胆,沿大腿外侧,至第四趾末端,其支交足厥阴肝经。)。

胆是中正之腑,号称将军,人的决断能力归属于胆,这是说它能使人能喜悦或震怒,能刚强或柔顺的缘故。胆与肝是表里关系,足少阳经是它所属的经脉。

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

胆气虚就易感受寒邪,胆受寒邪就感到恐惧,头晕目眩不敢独自安睡;胆气实就易感受热邪,胆受热邪就感到惊悸,精神不能保持,时卧时起而烦躁不安。

又,玄水发(玄水:指病发於胆的水肿。参阅本书《论水肿脈证生死候第四十三》。另外,玄水发作,它的根源就在于胆,这种病先从头面开始,一直肿到足部。),则其根在於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也。

又,肝欬久不已,则传邪入於胆,呕清苦汁也。

另外,肝咳日久不愈,邪气就传入到胆,胆受邪就呕吐又清又苦的水汁。

又,胆病则喜太息,口苦,呕清汁一作宿汁,心中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然数唾。

另外,患胆病就喜欢长叹,并口苦而呕吐清水,心中晃晃荡荡恐惧不安,时时感到好像有人将要逮捕他,咽中似有气梗而频频吐出唾液。

又,胆胀则舌一作脇下痛,口苦,太息也。邪气客於胆,则梦鬬讼。其脈诊在左手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

另外,患胆胀就舌下痛,并见口苦,经常叹息。邪气侵害到胆,就常梦见与人争斗。这种脉象诊察在左手关前,轻取就得到浮脉,这是诊胆胀脉的部位。

胆实热,则精神不守。又,胆热,则多睡。胆冷,则无眠。

胆有实热,精神就不能保持正常。另外,胆热可见多睡。胆冷可见失眠。

又,左关上脈,阳微者(阳:此指浮脈。),胆虚也;阳数者,胆实也;阳虚者,胆绝也。

此外,诊左关前脉,浮兼微的是胆虚,浮兼数的是胆实,浮兼虚的是胆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