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1208200000037

第37章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大肠者,肺之府也,为传送之司(传送之司:又称“传道之官”。现首见於《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有传送转输的职能,所以称为“传送之司”。),号监仓之官。肺病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手阳明:经脈名。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现首见於《灵枢·经脈》。为十二经脉之一。起於食指桡侧端,沿上肢伸侧前缘上行,入缺盆,入胸,络肺,过膈,属大肠,其分支经颈至面颊,入下齿,上行至鼻翼两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大肠是与肺相合的腑,有传送转输的职能,称作监仓之官。患肺病日久不愈,就会传入大肠。手阳明经是它所属的经脉。

寒则泄,热则结,绝则泄利无度,利绝而死也。热极则便血。

大肠寒可见泄泻,大肠热可见便结,大肠气绝可见泄利不止,泄利竭尽就会死亡。大肠热极可见大便下血。

又,风中大肠,则下血。

另外,风邪伤于大肠,也可致大便下血。

又,实热则胀满而大便不通;虚寒则滑泄不定。

另外,大肠实热可见腹部胀满,且又大便不通;大肠虚寒可见滑泄不止。

大肠乍虚乍实,乍来乍去,寒则溏泄,热则垢重,有积物则寒慄而发热,有如疟状也(有如疟状也:宽保本作“其发渴如疟状”。可参。)。

大肠之气忽虚忽实,忽来忽去,伤于寒邪可见溏泄,伤于热邪可见大便秽臭沉滞,大肠有积物可见寒慄而后发热,有如疟疾发作的证状。

积冷不去则当脐而痛,不能久立,痛已则泄白物是也。

大肠有积冷没有消除,可见脐部作痛,不能久立,痛止以后就泄泻白色的秽物,这就是大肠积冷的证候了。

虚则喜满,喘咳而喉咽中如核妨矣。

大肠气虚可见常常腹胀,喘息咳嗽而且咽喉中好像有果核阻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