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1208200000044

第44章 论肉痺

肉痺者,饮食不节,膏梁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腠理疏(肉:疑为“肤”字之误。腠理:中医术语。现首见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泛指皮肤、肌肉间隙以及皮肤、肌肉等的纹理。腠理在表,为自然之精气,以及卫气、邪气、汗液等出入之处。腠理宜固,而不宜疏。以免正气泄而邪气侵。),则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则:此上疑脱“腠理疏”三字。),故久不治则为肉痺也。

肉痹是由于饮食没有节制,多食膏梁肥美的食物所造成的。脾气是营养肌肉的本源,脾气丧失了就使肌肉不能荣盛,肌肉不荣盛就使肌肤不光泽,肌肤不光泽就使腠理疏松,于是风、寒、暑、湿的邪气就容易侵入,所以日久不治疗就形成了肉痹。

肉痺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是也。其右关脈举按皆无力,而往来涩者是也。宜节饮食以调其藏,常起居以安其脾,然後依经补泻,以求其癒尔。

肉痹的证状,是先能够进食,但食后不能充盛濡养肌肉,以致四肢渐渐弛缓而不能收持。病人右关脉轻取重按都无力,而且往来都是涩脉,这就是肉痹的脉象了。患肉痹当以节制饮食来调养脾脏,以正常作息来安和脾气,然后循经取治而或补或泻,用这些办法求得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