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1208200000078

第78章 五运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素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在五行属木,故曰肝木。]。

凡由风邪所引起肢体振颤动摇,眩晕,视物昏花或摇晃不定的病证,多数属于肝木的病变。

掉[掉:摇动,振动。此指肢体振颤动摇一类的病证。],摇也;眩[眩:晕旋,视物摇晃不定。],昏乱旋运也[旋运:运,今通作“晕”。下眩运之“运”同。],风主动故也。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五行之间有生有制,才能保持平衡,若生而无制,势必亢而为害。金衰不能制木,而风木旺盛,木又能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兼化:兼,同也;兼化,此指风、火同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如春分至小满,为二之气,乃君火之位;自大寒至春分七十三日,为初之气,乃风木之位。故春分之後,风火相搏,则多起飘风[飘风:即“旋风”,回旋之疾风。],俗谓之旋风是也。四时皆有之,由五运六气,千变万化,衝荡击搏,推之无穷。安得失时而便谓之无也,但有微甚而已。人或乘车、跃马、登舟、环舞而眩运者,其动不正,而左右纡曲[纡曲:纡,yū,音“瘀”,曲折,纡曲,屈曲回旋。]。故《经》曰[经:指《内经》。],曲直动摇,风之用也[曲直动摇,风之用也:曲,弯曲;直,曲直,能曲能直,意为变动。曲直动摇,风之用也,发生变动、动摇的现象是风的作用。],眩运而呕吐者,风热甚故也。

掉为摇摆、振颤;眩为晕眩、视物昏花或摇晃不定,这是风性主动的缘故。所谓风气过甚而出现头晕目眩的原因,必定是肺金衰弱,不能克制肝木,肝木旺盛,而木又生火。风与火均属阳,二者大都具有相同的变化。阳主动,风、火两种主动的阳气相搏击,便形成了旋转之类的病证。每年从春分至小满,是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主令的时期;从大寒至春分的七十三天,是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主令的时期。所以,每年从春分以后,风火二气相搏,于是常常出现飘风,即习俗所称的旋风。其实一年四季均有这种风。由于五运六气的千变万化,冲撞搏击,以致推衍无穷无尽,怎么能说除这个时节就没有这种风呢!只不过有时轻微有时过甚罢了。有些人或者在坐车骑马之时,或者在乘船旋舞之时,常感头晕目眩的原因,是由于人体运动不平衡,左右屈曲回旋所致。所以《内经》说,能使物体曲直动摇,是风的作用。头目眩晕而呕吐的,是因风热过甚所致。

按:五运:指木、火、土、金、水的运行,有中运、主运、客运之分。中运统司一年之气,主运在一年中随五季气候变化按照五行相生次序传递,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每运约各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年年如此循环运转。客运以每年的中运为初运,按照五行太少相生的次序分作五步运行,行于主运之上,与主运相对,故称客运,逐年变迁,十年一轮回。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诸痛痒、疮瘍,皆属心火:《素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在五行属火,故曰心火。]。凡疼痛,瘙痒,疮疡的病证,多数属于心火的病变。

人近火气者,微热则痒,热甚则痛,附近则灼而为疮[附近则灼而为疮:附近,靠近、贴近;灼,烧伤。附近则灼而为疮,贴近火热之气,便可能灼伤肌肤而形成疮疡。],皆火之用也。或痒痛如鍼轻刺者,犹飞迸火星灼之然也,痒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故:助词,用于句首者,相当于“夫”。],而万物蕃鲜荣美也[蕃鲜荣美:蕃,通“繁”。形容植物繁茂鲜艳美丽。]。炙之以火,渍之以汤[渍之以汤:渍:zì,音“自”,浸泡;汤,热水。渍之以汤,用热水浸泡身体。],而痒转甚者,微热之所使也。因而痒去者,热令皮肤纵缓,腠理开通[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阳气得泄,热散而去故也。或夏热皮肤痒,而以冷水沃之不去者[沃:浇灌。],寒能收敛,腠理闭密,阳气郁结[郁:阻滞闭塞;郁、郁相通。],不能散越,怫热内作故也[怫:怫,fú,音“福”,郁结。]。痒得爬而解者,爬为火化,微则亦能令痒。甚则痒去者,爬令皮肤辛辣而属金化[辣:辛之过甚。],辛能散,故金化见则火力分而解矣。或云痛为实,痒为虚者,非谓虚为寒也,正谓热之微甚也。或疑疮疡皆属火热,而反腐烂出脓水者何也?犹穀肉果菜,至於热极则腐烂而溃为污水也。溃而腐烂者,水之化也,所谓五行之理,过极则胜己者反来制之[胜己者:胜,指五行相剋;胜己者,指剋制自己的一行。]。故火热过极,则反兼於水化。又如盐能固物,令不腐烂者,鹹寒水化,制其火热,使不过极,故得久固也,万物皆然。

人们接近火热,微热时皮肤瘙痒;过热时疼痛;过于贴近火热时,皮肤肌肉就会被灼伤而形成疮疡,这些都是火热的作用。有些痒痛,像用针轻轻地刺激皮肤一样,如同火星飞迸在皮肤上。痒是一种不十分痛苦的疾病。夏季火热之气旺盛,自然界各种植物生长茂盛,鲜艳美丽。如果用火熏烤,或用热水浸泡身体,微热会使痒加剧。有时痒又消失的,由于热能使皮肤弛纵松缓,皮肤肌肉的纹理开泄通畅,身体内的阳气能够外泄,热邪得以消除,瘙痒就会停止。有时夏季炎热皮肤瘙痒,但是用冷水浇灌不能止痒,由于寒性收引凝敛,使皮肤收缩毛孔闭塞,阳气郁结,不能发散,郁热作用于体内的缘故。痒遇到搔挠可以缓解,是因为搔挠属于火。轻微的搔挠能产生痒感,但着力的搔挠又会使痒消散,是因为搔挠能使皮肤产生辛辣的感觉。辛辣属金,辛能发散,所以只要出现金的气化,火热之力便分散化解了。有人说痛是实证,痒是虚证,这并不是说虚证属寒,正是说的热势轻重。有人怀疑,既然疮疡都属于火热,为什么肌肉溃烂却流出脓水呢?就像谷肉果菜一样,热到极点便腐烂溃败流出污水。腐烂溃败属水的气化,五行的道理,是五行中某一行太过,胜己者便来制约它。所以火热过极,反而有了水的变化。又如盐能固护食物,使其不腐烂的原因,是由于咸味具有寒水的属性,它能抑制火热,而不使其过甚,所以能长期固护食物。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这样的。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湿肿满,皆属脾土:《素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在五行属土,故云脾土。]。凡由湿邪所引起浮肿、胀满的病证,多数属于脾土的病变。

地之体也土,热极盛则痞塞肿满[痞塞肿满:痞塞,气机阻滞不通;肿满,浮肿胀满。],物湿亦然。故长夏属土[长夏:长,cháng,音“嘗”。长夏,指农暦的六月。],则庶物隆盛也[庶物:庶,shù,音“树”,众多,庶物,即自然界万物。]。

土是大地的本体,当热气亢盛到极点时,便出现阻滞不通,浮肿胀满的病证,物体潮湿时也是这样。所以长夏属土,因而自然界的万物生长昌茂繁盛。

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此据《素问》“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和“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两条化裁而成。肺在五行属金,故云肺金。]。

凡由气机不利所引起的积滞壅满,呼吸急迫,痿证,多数属于肺金的病变。

膹谓膹满也[膹满:膹,fèn,音“奋”,通“愤”,愤,积也,盈也。膹满,积滞壅满。],郁谓奔迫也[奔迫:指呼吸急迫。],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动也[痿:;病证名,指手足痿弱而失去正常功能活动。]。大抵肺主气,气为阳,阳主轻清而昇。故肺居上部,病则其气膹满奔迫不能上昇。至於手足痿弱不能收持。由肺金本燥,燥之为病,血液衰少不能营养百骸故也。《经》曰[经:指《内经》,所引经文与《内经》原文略有出入。]手指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故秋金旺则雾气蒙郁而草木萎落,病之象也。萎犹痿也。

愤为积滞壅满;郁为呼吸气急;痿为手足痿弱而无力运动。大凡肺主持一身之气,气属阳,阳气主轻清而上升。肺位居人体上部,若肺一病,其气郁滞壅塞,呼吸急迫,肺气不能升散。之于手足痿弱而不能运动,这是因为肺金本来属燥,燥邪致病使血液衰减,血液衰少不能荣养身体各部骨节的缘故。《素问》说,手指得到血的荣养,就能摄拿东西;手掌得到血的荣养,就能握住物体;脚得到血的荣养,就能行走。秋金过旺,则雾露之气蒙蔽郁结,导致草木失润而枯萎凋落,这是疾病的征象。草木枯萎犹如人的肢体痿弱。

诸寒收引,皆属肾水[诸寒收引,皆属肾水:《素问》“诸寒收引,皆属於肾”。肾在五行属水,故云肾水。]。凡由寒邪所引起的收缩,牵拉拘急的病证,多数属于肾水的病变。

收敛引急[收敛引急:敛,收缩;引,牵拉。],寒之用也,故冬寒则拘缩矣。

收缩,牵拉,拘急,是寒的作用,所以,冬季寒冷时,便出现拘急,收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