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自然观研究
1215700000013

第13章 道之本体论(5)

第三,"天地万物,自然之道"。北宋道士陈景元《西升经集注》认为:"柔弱者,道与气也;刚强者,天地与万物也,根本即自然之道也。"《道藏》第14册,第595页。"柔弱"、"刚强"等都是"道与气"、"天地与万物"所具有的本质本然属性,没有此就没有彼,二者相辅相成,这是道之运动变化所具有的本体本然性,又被道教称之为"自然之道"。"天之授性,各自有精神。乐善,善精神至;乐恶,恶精神至。此自然之性也,无有怪也。"《太平经合校》第639页。从"物"和"德"应当具有的本然本质属性上认识"道",并认为"善"、"恶"乃为宇宙万物"自然之性"。因此,南宋禇伯秀在《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认为:"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也,辅万物之自然而已。天地有常,至树木有立,此所谓物之自然也。德则无为,道法自然,又何必偈偈乎。"《道藏》第15册,第400页。这里的物之"自然"、"天地有常,至树木有立"是道所具有的本然本性之体现,能够遵守并顺应这种本然之属性乃称之为"德",只有尊"道"守"德"才可以实现"道"之本然,即"自然"。其内在要求乃为"无为",这种无为乃为"道"按照自己本然的本质属性自我运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道教称之谓"法自然"。

第四,"使之不然,谓之自然"。道本来具有客观"本然"真实的淳朴属性,其真理之贵在于"自然清静",不要人为地干预道之本然。但如果出于个人的苦乐情趣,著"真文",设"障蔽","遂失自然"。宋陈象古《道德真经解》说:"道本真淳,理贵清静,民与情欲,巧伪万端,全生不能,救死不暇。太上愍于苦趣,为著真文,以谓道非己生,百姓咸有,惑于障蔽,遂失自然。"《道藏》第12册,第23页。可见遵守道之本然所具有的客观规律,"长保自然"、"不犯其自然之性"是道教道之"本然"说认识论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对此,北宋王撰《南华真经新传》认为:"无言不言而自齐,则物我自然均等也。故曰:是谓天均。自然均等,则守于自然之分矣。"《道藏》第16册,第248页。万物本然之性体现于"均等",这是道之本然本性的实质所在,人与宇宙万物平等相处,"自然均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其性,是道之本然之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无私,善恶自然"是道教道之本体本性思想的基本内涵。"道"有着客观世界特有的本质本然属性,金人李霖编《道德真经取善集》认为:"夫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者,谓之自然。"《道藏》第13册,第871页。金高守元在《冲虚至德真经四解》中进一步认为,这种"自""然"是道之本体"本然"存在的基本属性,其表现出的本质本然属性乃为"都无所假也",即:"自然者,都无所假也。"《道藏》第15册,第102页。道之"本然"是宇宙世界客观真实的存在,没有外界的干预和破坏,更没有"人为"的主观的因素,完全是一种"自自"之"然然"状态。

四"万物之由经,可称为道"

——道之本性"至理"说

道教通过采用字义训诂的方法对道之本性本义进行解释,将"理"与"道"合二为一,把理作为世界最高的本体。佛教认为:"至理冥壑,归乎无名。无名无始,道之体也。"(《大小品对比要抄序》)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具有"方向"、"标准"之义。基督教的"逻各斯"则具有"原理"、"法则"等内涵。"如果我们认为道是一种方法或者自觉的道路,通过它,可以把被公开的元素结合起来,这时,我们可能接近了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内涵。"(德)卫礼赞(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道枢·虚白问篇》引《龙虎经》曰:"道犹驭也,衔辔准绳,随杌辙之处中以制乎外者也。"《道藏》第20册,第638页。道教以掌握规律和驾驭事务之枢要为道之基本内涵。认为道教之道具有"理"、"通"、"导"、"由"、"经"、"道路"等内涵,体现了道教在认识道之本体本性方面所具有的基本思想。""道"字通常是当"道理"讲,但老子所说的"道"并不同于一般的道理,他所谓"道"就是他的宇宙观,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又是"宇宙的原动力",也是"大自然的规律"。"陈撄宁《道教与养生》,第90页。

第一,"道者至理,道犹道路"。"道字本义为道路。人人所共有也。不知路之所向者,必须他人之导引。故道字引申有道义,《论语》:"道千乘之国",即谓指导治国之道也。凡指导必有言说,故道又有言之意。"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28页。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道意》中认为:"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1页。对此,刘宋陆修静在《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认为:

夫道者至理之目,德者顺理而行。……道犹道路也,德为善德也。……夫人学道,依法寻径,行善成德,以至于道。《道藏》第9册,第823页。

这里对于道教之道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道被认为是"理之目",这种"理之目"表达了道之本质本性方面的内在含义和构成机理,如果能够按照其"理"而行之则为"德";二是道教之道具有"道路"之内涵,这种道路之"道"对于人们"为善"、"为德"具有导引作用,如若人们想"学道"并"至于道",只有按照道所指引的"法"和"经"行事,才会道可得;三是道教之道是人们"行善成德"的基本保证,人们在对于道之态度上,只有并依法寻径,"尊道贵德,惟道是求",才可以实现"得道"而成仙的目的。道教又从儒家"仁义礼智"等方面对于道教之道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道之本质本性具有"三合成德"之"理",这种理之内容则反映了道教对于"儒道"之理的同源性,即道教之道与儒家之理,即"仁义礼智"具有同源之性。对此,道教认为:"夫道三合成德,自不满三,诸事不成,三者谓道德仁也。仁一也,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三事合乃得道也。若人但作功德而不晓道,也不得道。"《道藏》第9册,第823页。道教在这里表达了"三事合乃得道也"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是建立在道教之道与儒家之理融通与渗透基础之上的,强调"仁一"、"德二"、"道三"而"三合成德",是道教认识"道"之理的基本前提,只有做到"三事合",顺应儒家"仁义"之道,才可以称之为"行功德",实现"成道"、"晓道"、"得道"之基本目的。

第二,"通生万法,变通无壅"。唐初孟安排的《道教义枢》对于道教之道所具有的"理"、"导"、"通"等涵义做了系统的解释,认为:

道者,理也。通者,导也。德者,得也,成也,不丧也。言理者,谓理实虚无。……言通者,谓能通生万法,变通无壅。……言道者,谓导执令忘,引凡令圣。《道藏》第24册,第804页。

这里通过对于道所表达的"理"而引伸出"通"、"导"、"德"、"得"、"成"、"不丧"等概念,反映了道教对于"道"之理所具有的广泛性认识,是道教通过"通"而表达的"道"所具有的"通生万法"、"变通无壅"、"引凡令圣"的功能,体现了道教通过"理""通"等在认识"道"之内容体系时所表达的基本思想。道教认为由于"道"玄之又玄,无形无象,深不可测,人们很难把握,只有通过对于道所具有的"理"、"通"之本性而加以理解和掌握。这是人们认识和理解道之本体本性的基本要求。所以,道教认为:"道可求,不能悟理便成滞。"《道藏》第24册,第805页。只有深刻理解道所具有的内在本性,并通过"悟道"才能实现对于道之本质本性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在认识道之基本属性时所具有的前提条件,也是道之内在本质本性的基本要求,否则将"不能悟理",道可求则成为空话,最终会导致对于道之"理"等本质本性认识的"滞",失去了道教对于道之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基本认识。

第三,"入道初心,归真妙趣"。道教对于道之本体本性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体现了道本体本性所具有的"妙本"特点。其内容含义也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这种多样性既是道之本体本性的反应,也是道教对于道之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了道教对于道家之道的继承和发展。《道教义枢·道意义第九》对于道教之"道意义"的内涵、种类与功能作了系统的论述,认为:"道意者,入道初心,归真妙趣。断生死之累,成慧鉴之明,绝有欲之津,证无为之果,此其致也。"同上,第821页。这里道教首先对于"道意"之义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道意所表达的思想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即在本体论上具有"心归真妙趣";在生命观上具有"断生死之累";在天人观上具有"成慧鉴之明";在生活观上具有"绝有欲之津";在治政行为观上具有"证无为之果"。只有通过"入道"深悟道意,实现道教自然观对于"宇宙"、"天人"、"生命"、"治政"等方面的"归"、"断"、"成"、"绝"和"证"等作用,则"道意"可"致也"。道教通过对于"道意"系统的描述而表达的道教自然观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现了道具有"通"、"理"而达天地万物自然之功效。道教进一步认为,对于"道意"之理解与把握需要经过五个不同的阶段,即"自然"、"研习"、"知真"、"出离"、"无上",是道教自然观对于道之本质属性的认识过程,体现了道教自然观在认识"道"之属性方面所应该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四,"自然道意,即是归真"。"自然道意"是认识道意的基础,是认识阶段的"初发",体现了对于道意认识的"自然之心",表现了道之自然具有"因""果"两种属性,即"任属自然"和"自然正道",反映了道之本体本性所具有的"自然"之属性,即"归真"。孟安排集《道教义枢》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