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1218500000058

第58章 永明延寿与禅教一致思潮(1)

永明延寿生于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卒于宋开宝八年(975),浙江余杭人。延寿为禅宗法眼宗创始者文益的再传弟子,他以禅宗命家,强调万法唯心,以心立宗,力使经教纳入禅宗范畴,进而倡导祖佛同诠,禅教一致。在中国佛教禅教关系演变史上,永明延寿是继宗密之后影响最大的人物。正是在延寿之后,禅教一致说日益成为强劲思潮,并进而影响了宋以后中国佛教的格局与走向。

永明延寿为什么要阐扬禅教一致理论?他是怎样阐扬禅教一致理论的?延寿禅教一致理论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篇短文拟就这几个问题做一简要的说明。

一、佛教发展的历史要求

永明延寿阐扬禅教一致学说是五代、北宋初的佛教形势决定的,是禅宗流传的迫切需要,也是佛教发展的历史必然。

随着佛教的发展,隋唐时代佛教形成了八个宗派,这些宗派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义理、学解为主的派别,有天台、三论、唯识、华严诸宗;一类是以修持、践行为主的派别,有律、净土、禅、密诸宗。唐末以后,义理宗派渐趋衰落,然天台宗因根据地在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在五代和宋代仍有新的发展;唯识宗和华严宗的义学在宋代也相当流行。又因一般佛教信徒注重修持,故在五代和宋代禅净两宗最为流行。自唐末至五代,禅宗形成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五代以后,禅宗、天台宗和律宗等学者多兼弘净土,净土宗信众愈来愈多,在宋代结社念佛之风愈来愈盛。相对而言,义理佛教缺乏修持的内证实践,修持佛教则缺乏义理的正见支撑。随着隋唐佛教八宗的流传,宗派佛教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五代、宋初,佛教内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禅宗修持的验证问题,二是义理宗派间的理论差异问题,三是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关系问题。这是三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其中最重要、同时牵涉其他两个问题的是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关系问题。禅宗标榜"教外别传",自立于佛说经典权威之外,强调成佛是个体内在的自我证明(暗证),成佛在当世而非来世。禅宗的这一基本特质,不仅直接否定了经典义理、闻思正见的重要性,而且也否定了佛经所说的成佛标准。成佛究竟有无统一标准,成佛到底如何证明,成为禅宗难以解说的内在理论矛盾。这一根本性矛盾的展开,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禅师的主体性、原创性,一方面也给禅宗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一是表现为当成佛变成脱离统一标准的个人印证时,必然导致禅门内部的争斗、争夺,分宗立派,门派林立;二是不信佛经言教,排斥经论所讲的理论,易于导致佛教修持目标和方向的失落;三是禅修混乱,当传佛心印难以检验时,就会流行无知、邪见,甚至出现狂禅、痴禅。延寿就尖锐地指出:"近代或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并是指鹿为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只要门风紧峻,问答尖新。发狂慧而守痴禅,迷方便而违宗旨。"(《大正藏》卷48,560页。)延寿认为有些禅僧是滥参,盲修瞎练,不着边际,不落实处,徒为虚劳,有违宗旨。义理宗派和义理学者也存在纷然诤竞、不别真伪的问题。延寿说:"诸佛如来,一代时教,自古及今,分宗甚众,撮其大约,不出三宗:一相宗,二空宗,三性宗。若相宗多说是,空宗多说非,性宗惟论直指,即同曹溪见性成佛也。如今不论见性,罔识正宗,多执是非,纷然诤竞,皆不了祖佛密意,但徇言诠。"(《大正藏》卷48,959页。)又说:"今时学者,既无智眼,又缺多闻,偏重遮非之词,不见故常之理。奴郎莫辨,真伪何分。如弃海存沤,遗金拾砾,掬泡作宝,执石为珠。"(同上书,560页。)延寿批评教门学者执著是非有空,尤其是偏执是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不论见性,是观念的偏差、理论的错误。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关系,即禅与教的关系。禅宗把佛教分为两种:宗门与教门,禅家与教家。宗门、禅家,即禅宗,为教外之法;教门、教家,即禅宗以外其他所有以经论为依据的宗派,为教内之法。禅宗认为,佛教的真髓,在经典义理、文字言说之外,是必须通过参禅实践才能获得的。禅与教的矛盾、紧张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是假名性空,并非真理的表现,而教家则认为,佛教经典是佛的说法,表达了佛教真理。禅宗强调即心是佛,不须外求,而教门则认为佛典言教是入道的阶梯,是衡量区别邪见正见的准绳。禅宗也不认同广兴唱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净土宗则力主称名念佛,往生净土。禅宗主张善恶都莫思量,以直入心体,而教门一般都强调区分善恶,弃恶从善,如此等等。这些都表明禅宗与其他宗派在成佛方法、成佛途径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以上情况表明,重新整合禅宗与其他宗派的相互关系,并借以克服禅宗内部的弊端、协调教家各宗的关系,成为关乎佛教命运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当时影响佛教发展的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延寿的禅教一致说即在此种情势下应运而生。

二、延寿的禅教一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