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因以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典籍而得名。"三论"自鸠摩罗什译出后,其弟子僧肇因为对其中"空"义的解说最为透彻而被后人尊为"玄宗之始"。以后师徒相传,研究者群起。隋代时,吉藏撰写《三论玄义》,正式创立了三论宗。此宗中心理论是以真俗二谛为纲,从真空的理体方面揭破一切现象的虚妄不实,宣传世间、出世间等一切万有都是众因缘和合而生,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用假名来说有,这也就是"中道"。
(3)法相唯识宗法相
唯识宗是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宗派。又因他们二人常住长安(今西安)慈恩寺,窥基世称慈恩大师,故也称慈恩宗。《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和《瑜伽师地论》,是此宗的最基本典籍。法相唯识宗所传的是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其基本理论是以逻辑的方法论证外境非有,内识非无,即"唯识无境"说。此派十分重视"转依"即转变思想的认识,视认识上的由迷转悟为修持目的;主张五种姓(五种姓:又作五种性,指众生的五种种性。即声闻乘定性、独觉乘定性、如来乘定性、不定种性和无种性。)说,认为有一种无性有情者即无种性的众生永远不能成佛,从而与过去"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形成对立。
(4)律宗
律宗是依据小乘法藏部(昙无德部)《四分律》,并加以大乘教义的阐释而形成的宗派。此宗内部并不统一,有道宣于陕西终南山创立的"南山"一系,又有和他同时的扬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还有长安西太原寺东塔怀素的东塔宗。其中以南山宗最为畅行。道宣的学说主要是心识戒体论。他认为《四分律》通于大乘,以"阿赖耶识"所藏种子为戒体。他把戒分为止持、作持两门:"止持"是"诸恶莫作"的意思,规定比丘250戒、比丘尼384戒;"作持"是"诸善奉行"的意思,包括受戒、说戒和衣食坐卧的种种规定。
(5)华严宗
华严宗,因推崇《华严经》为佛说的最高经典,以它统摄一切教义,即依《华严经》立宗,故名。又因武则天赐号其创始人法藏为"贤首",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法藏立宗宣扬"法界缘起"理论。认为本体是现象的根据、本原,一切现象均由本体而起。由此说明一切现象和本体之间、现象和现象之间都是圆融无碍的。佛教各宗派的教义也是圆融无碍的。"圆融无碍"是观察宇宙、人生的法门,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
(6)密宗
密宗也称"密教",原是印度自7世纪以来大乘佛教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印度教相结合的产物,后很快传入我国。因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教玄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而真言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故名。密宗是用咒语(陀罗尼)作为修习方便的宗派。在修持上,此宗主张,众生修持密法如能达到身、口、意"三密相应",就能使自己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与佛的身、口、意相应,这样也就"即身成佛"了。
(7)净土宗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唐代善导创立,所依典据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世亲《往生论》。此宗的理论是以修持者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宗认为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要信愿具足,一心称号念佛,即口称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8)禅宗
禅宗,因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史载,初祖菩提达摩于南朝梁武帝时由印来华,在北魏传授禅法,以《楞伽经》宣扬的世界一切事物由心所造的思想为印证,他与所传二祖慧可、三祖僧璨被称为"楞伽师"一派。四祖道信在楞伽禅法外又参用了般若法门。五祖弘忍持《金刚经》,宣扬世界一切事物都虚幻不实,人对现实世界不应执著。他的这种说法被尊称为"东山法门"。弘忍门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神秀和慧能,后分别开创北宗禅和南宗禅。北宗强调"拂尘看净",力主渐修,要求打坐灭除妄念,起坐拘束其心。南宗慧能的说法为其门人整理为《坛经》。此经的中心思想是注重性净,强调自悟,认为人人本来是有清净心性(佛性)的,彻见此心性就能成佛。也就是提倡单刀直入,直指心源,顿见心性,自成佛道。慧能主张顿悟,又结合世俗信仰而推重《金刚经》,以摆脱烦琐名相的思想束缚,又不专主坐禅,认为一切时中行住坐卧,都可体会禅的境界。这就和神秀一系信奉的《楞伽经》所主张的渐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南北宗的对立。后来南宗禅分衍出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至唐末五代年间,南岳一系又分出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一系则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也号称五宗。
此外还有三阶教,因主张佛教分为三阶,故而得名。又因主张普遍信奉一切佛法,也被称为普法宗,为隋代信行所创立。他以所著的《三阶教法》为主要依据,把全部佛教按"时"、"处"(所依世界)和"机"(根机,指人)分为三类,每类又分三阶。信行认为当时已进入最后一阶时的"末法时代",众生不应满足于只念一佛、诵一经,而应普归一切佛("普佛"),普信一切佛法("普法")。宣传皈依普佛、普法,为末法众生唯一得救的法门。
6.五代以来佛教的延续
从五代开始,由于各个朝代的佛教政策不相一致,因此,佛教在各个地区的兴衰情况并不相同,各个宗派的变化也不平衡。五代以至两宋,南方相对安定,朝廷对佛教采取了利用和限制的政策,使以南方为根据地的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宗派获得一定发展。北方佛教在五代虽遭到限制,但到了辽、金两代,在帝王的保护下又臻于鼎盛。元代自世祖忽必烈始就崇奉藏传佛教,推动了藏传佛教的兴盛。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原来出身于僧侣,鉴于农民利用秘密宗教起义的历史事实,他特地对佛教进行了整顿,限制了佛教的发展。清代继承了明代的佛教政策,所不同的只是更为重视藏传佛教。
从整体来说,佛教尤其是义理佛教是由高峰向下跌落。从各宗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禅宗在流行,其次是净土宗,再就是天台、华严、律诸宗的宗绪未绝。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佛教出现了各宗派互相融合的趋势,突出的是禅宗和净土宗的合一,此外还有"天台禅"、"华严禅"等。
7.藏传佛教
如前所述,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是佛教与西藏原有的苯教长期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产物。它在佛教教义的基础上,吸收了本教的一些神祇和仪式,形成了显密共修、先显后密的独具特色教义。佛教于松赞干布时代传入西藏后,经寂护和莲花生的弘扬,压倒了苯教,而居于统治地位。9世纪中叶,达玛在位时,大事灭佛,结束了佛教在西藏传播的"前弘期"。10世纪末叶,佛教分别从上路(阿里)和下路(多康)传回卫藏地区,西藏佛教再度兴盛,进入了"后弘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派:
(1)宁玛派(红教):其教法为吐蕃时期莲花生大师所传,不重戒律,专传持密咒。以弘传无上瑜伽部密法为解脱、成佛之道。
(2)萨迦派(花教):强调抛掉一切恶业,苦修苦行,悟解人身和宇宙万物都非实有,以便获得智慧,达到涅槃境界。元世祖的"帝师"八思巴大师即是此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3)噶举派(白教):11世纪时,由玛尔巴创立。此派教义主要是继承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月称派的学说,重在以经教证性空。
(4)格鲁派(黄教):15世纪时初,由宗喀巴创立。宗喀巴囊括佛教典籍,网罗众家,确定以佛教大乘中观月称一派为正宗,主张以"中观见"为中心义理。此派于藏传佛教中最有实力,影响也最大。受清王室册封承认的达赖、班禅活佛即属此派。
8.南传上座部佛教
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古国南诏和大理,一度是北传佛教的汉、藏两大系统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即佛教三大系统的汇集点。至今在傣族地区全民还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奉巴利文三藏,并将其音译为傣文大藏经。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
二、佛教的典籍、教义、制度和仪轨
(一)佛教的各类典籍
佛教典籍,通常称为佛经、藏经。"藏"的梵文原意是盛放各种东西的竹箧。佛教学者借以概括佛教的全部经典,有近乎"全书"的意思。"经"是纵线的意思,取其能贯穿摄持各种佛教义理的意义。藏经又称"三藏经",包括以佛祖释迦牟尼口气叙述的"经藏";约束佛教徒行为的"律藏";从理论上解释、发挥经的"论藏"。三藏经卷帙浩繁,为形容其量多、量全,也称"众经"、"群经"、"一切经"、"大藏经"。
大藏经原指汉文佛教典籍,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典丛书。除汉文大藏经外,还有巴利文的南传大藏经,以及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和日文的大藏经。其中最重要的是汉文、藏文和巴利文的大藏经,尤其是汉文、藏文的大藏经内容最为丰富,也最为完备。
1.佛典的结集
释迦牟尼在世宣传佛法时,只是口授身传,并没有文字记录的经典,弟子奉持佛法也是各禀师说。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避免佛教教义日久散失,也为了防止其他"外道"异说渗入佛法,使后世佛门弟子永远有所遵循,于是有结集佛典之举,其仪式是,先召集众比丘依戒律法组织大会,会上选出最有威望的比丘一人为上座,他登上高座述佛所说,众比丘无异议,即是全体通过,公认为与释迦牟尼在世所说相符。相传在释迦牟尼去世后的四百年间,共进行了四次结集,形成了小乘佛教经典。第一次结集在佛灭后三四个月,由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于王舍城附近举行,诵出了经藏和律藏。第二次结集约在佛灭后百年,由长老耶舍比丘主持,在毗舍离城波利迦园举行,主要是确定戒律,审定律藏。第三次结集约在佛灭后二百多年以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地点是华氏城,帝须在会上阐发佛理,抨击异说,自此以后,有了经、律、论三藏。第四次结集在佛灭后四百年,于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举行。另,也有在斯里兰卡阿卢寺举行第四次结集之说。以上是佛教小乘经典形成的简况,至于佛教大乘经典的形成,虽有结集和秘密结集的传说,但都没有史料的确凿说明。大乘经典是经时久远渐次而成的。这其中虽有释迦牟尼的教义,但更多的是后人阐发而成。(关于佛教重要典籍的情况,请参见笔者《佛教哲学》(增订本)第三章"佛教哲学的重
要著作",55~7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佛典的翻译中国
翻译印度的佛教典籍共有汉译、藏译、傣译三个系统。
(1)汉文译经我国
汉译佛典的方法,大体经历了从"口授"即口头诵出到经本的翻译的过程。初期基本上是根据译人口头诵出的经本内容翻译。佛经是后来尤其是南北朝以来广泛传到中国的。印度佛经以梵文经典占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印度西北部和中亚细亚通行的佉留文,印度南部地方口语形成的巴利文,以及西域地区的安息文、康居文、于阗文、龟兹文等文字。汉译佛经翻译经历了不同时期。在东汉至西晋时代,翻译佛经没有计划性,遇到什么翻译什么。译经者多为西域僧人,他们大多不懂汉文,只得请汉人作译经的助手,而助译的汉人又不懂外文,这就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这时的译经既不成系统,质量也不高。东晋二秦时代,译经工作有了一定进展,开始趋向于集体翻译,分工也还比较细致、具体。此时出现了译经史上的巨匠鸠摩罗什。道安、鸠摩罗什等人也开始就翻译理论提出了指导性的见解。到了南北朝时期,佛典要籍已初步译出,翻译的重点由经典转向论典,如真谛的译作就体现了这种特色。隋唐时代是佛典翻译的成熟期,其突出特点和基本标志是,由精通教义、通晓梵汉语言的中国僧人担任主译。同时翻译制度也日臻完善,译经的目的性明确,系统性增强。玄奘是这个时期的翻译大家。宋代,是汉译佛经的尾声,译出的经典以密宗居多。此后,译经事业濒于废绝。
(2)藏文译经西藏
地区自7世纪传入佛教后到12世纪,翻译了大量的佛教典籍。主要是根据梵文原本,梵文所缺的,则据汉文、于阗文本转译以补不足。藏文大藏经主要由"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构成。"甘珠尔"是"正藏",收入了经、律和密咒三方面的著述,"丹珠尔"是"副藏",意思是论部,包括经、律的阐明和注疏及密教仪轨。此外还有"松绷",是藏族僧侣的著述。
(3)傣文译经印度
巴利语系佛教约在13世纪初叶经缅甸传入我国,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地区。由于方言的不同,用来译经的文字有三种:西双版纳傣文(傣仂文)、德宏傣文(傣哪文)和傣绷文。佛经内容分经、律、论三藏和藏外典籍四大部分,属于小乘上座部思想体系。
3.中国僧人的撰述佛典
翻译的增多,使中国僧人对佛教义理的领会逐渐加深,并促使他们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两晋南北朝以来,中国佛教学者的著述不断涌现,丰富和发展了"三藏"的内容。中国僧人的汉文佛典撰述,据当代著名佛教研究专家吕澂先生所作的编目有582部、4172卷(详见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124~154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其中包括现存的唐代以前的大部分撰述和唐代以后的重要撰述,也包括流行于我国的少量的高丽、新罗学人的著作。从撰述的体裁来分,有章疏、论著、语录、史传、音义、目录、杂撰、纂集等。从撰述的数量来看,章疏部分居首位,其次是论著,另外,史传部分也很可观。这些著作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历史、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等的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史料。
4.写经、刻经和排印本藏经
佛典的流传伴随着写刻印刷历史前进的脚步,大致经过了由写经到刻经,再到排印经本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