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150

第150章 治国奚患

故事原文

桓公问管仲①:“治国最奚患②?”对曰:“最患社鼠③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④者乎?树木而涂⑤之,鼠穿其间,掘穴托⑥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⑦。此社鼠之所以不得⑧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⑨。内间⑩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11),诸臣百吏以为富(12)。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外储说右上》)

注释

①桓公、管仲:桓公,齐国君主,春秋五霸之首。管仲,齐国的相。关于该两人,参见本书故事9注①、34注③、9注⑤、131注①。

②奚患:担忧的是什么。

③社鼠:社,土地庙。社鼠,土地庙中的老鼠。

④为社:立社。社,祭祀土地神的处所。

⑤树木而涂之:树木,树立木板。涂,涂上泥巴。“树木而涂之”,是说树立木板,木板上面涂上泥巴。

⑥托:寄,引申为躲藏。

⑦恐涂阤(zhì至):阤,剥落。恐涂阤,恐怕泥巴剥落。

⑧得:擒获。

⑨比周而蔽恶于君:比,近。周,密。比周,关系密切,结党营私。蔽恶,遮盖坏事。比周而蔽恶于君,是说这些人关系密切结成死党以营私,对君主隐瞒遮盖着做坏事。

⑩间:窥伺。

(11)外内为重:外,指宫廷以外乃至国外。内,指国君身边的近臣。外内为重,内外勾结形成恶势力。

(12)诸臣百吏以为富:诸臣百吏竞相贪污受贿,都很富有。

故事大意

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使人担忧的是什么?管仲答:“最使人担忧的是社坛上的老鼠。”齐桓公纳闷:“为什么是社坛的老鼠?”管仲回答:“你一定看见过社坛吧?在那里,树立着的木头上涂着土,老鼠们穿盗于其间,挖掘洞儿寄生着。用火去熏它,害怕这样做了会烧着木头;用水去灌它,害怕如此办了会使木头上的泥土剥落。这就是老鼠所以难以抓住的原因。现在君的身边那些近侍们,在朝廷外面持势鱼肉百姓,在朝廷里面结党营私隐瞒着做坏事。有人还盗窃着朝廷消息通报给朝廷外的同伙,内外勾结互相利用加重权势,诸多官吏从中获得好处得到了财富。这些官吏们若不诛杀必然乱了法度,若诛杀了君又会得不到安宁,因为他们控制着君的一切。他们也是社鼠,是危害国家利益的社鼠。”

读后感

治国奚患?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治国奚患”这个问题,韩非是在讲上面那个故事《狗猛酒不售》时提出来的,同时又讲了本则故事的内容。

治国奚患?管仲的答案是“社鼠”。此外,韩非还说了是“猛狗”。关于“猛狗”,我们在上则故事,即“狗猛酒不售”中说了。现在讲讲“社鼠”。

老鼠是讨厌的东西,他啃粮食、坏建筑、蛀衣服、咬书籍,对人们危害甚大,使社会不得安宁。有成语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足见人们厌恶老鼠。这说的是有关自然状态下老鼠的事。

我们说社会状态下、政治生活状态下的“老鼠”,如“社鼠”。如管仲言,它“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社会上的“社鼠”坏透了。

关于这,我国古代经典诗歌《诗经》中有这方面的诗,诗名叫《硕鼠》。《硕鼠》的部分内容是这样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大致是说,大的老鼠,那些抽我重税的人,请不要再吃我们的粮食了。近三年来的重税,你已经成为习惯,不肯对我们怜悯一些。我们准备逃离这里,到快活的地方去,在那里去找一个安身的处所。

现实生活中也有社鼠、硕鼠,那些贪官腐吏们、为非作歹者们、腐败分子们、结党营私者们就是。反对“社鼠”、“硕鼠”,惩处“社鼠”、“硕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