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162

第162章 齐桓公爱民

故事原文

齐桓公微服①以巡民家,人有年老而自养②者,桓公问其故。对曰:“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③。”桓公归,以告管仲④。管仲曰:“畜⑤积有腐弃之财,则人饥饿;宫中有怨女,则民无妻。”桓公曰:“善。”乃论宫中有妇人而嫁之。下令于民曰:“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外储说右下》)

注释

①齐桓公微服: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君主,是春秋五霸的首位者,参见本书故事9注①、34注②、131注①。微服,不暴露自己身份到老百姓那里私访。

②自养:自己养活自己。

③佣未反:佣,雇佣。反,通“返”。佣未反,受他人雇佣着没有回来。

④管仲:字夷吾,齐桓公的相,出色的政治家、法家。参见本书故事9注⑤。

⑤畜:同蓄,积蓄。

故事大意

齐桓公去民家私访,有一户人家有一位老人独自地生活着,自己养活自己。桓公问其处境。那老人答:“我有三个孩子,因为家穷都没有讨妻子,现在都在外面当佣工,没有回家。”桓公回到宫中后,把所见的告诉了管仲。管仲说:“朝廷有腐弃之财,所以有人饿;宫中有年大嫁不出去的妇女,所以老百姓中有人没有妻子。”桓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决定让宫中妇女出嫁。对老百姓下命令说:“男的20岁娶妻子,女的15岁出嫁。”

读后感

在本则故事中,齐桓公有三点值得称道:一、他微服私访,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二、遇到问题,善与要臣管仲讨论,管仲也确实是位名相,为桓公出了很多好主意,包括本则故事中他所出的主意。三、有问题,妥善解决之,且不拖延。请看,齐桓公作出决定,让宫中妇女出嫁等。然而对如何解决有人饥饿的问题,却没有开出有效的处方来。

今天,我们做领导的更应该注意百姓的民生问题,且要比齐桓公做得更好。因为齐桓公毕竟是封建君主,是为封建王朝私利而为政的。我们国家是人民的政权,我们做事处处都要“以民为本”,以人民的喜怒哀乐想问题,体察人民的利益所在,体察人民的疾苦所在,为人民多谋福利,为人民多解决困难,让我们伟大祖国富强起来、人民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