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44

第44章 远水不救近火

故事原文

鲁穆公①使众公子或宦于晋②,或宦于荆③。犁④曰:“假⑤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⑥!”(《说林上》)

注释

①鲁穆公:战国时期鲁国的君主,鲁元公之子,名显。国君的儿子,除太子外,都称公子。

②宦于晋:宦,官,这里作当官解。晋,战国时的一个诸侯国。宦于晋,在晋国当官。

③宦于荆:荆,即楚,战国时的一个诸侯国。宦于荆,在楚国当官。

④犁(jū居):人名,《史记》作犁,《韩非子·内储说下》作犁且,曾在齐国当过官。

⑤假:借。

⑥鲁患其不救乎:患,灾难。该句话的意思是,鲁国遇到灾难时(晋、楚)恐怕也难以救你的吧!

故事大意

鲁穆公派出他的多位儿子或去晋当官,或去荆当官。大臣犁同鲁穆公说:“借越国的人来救溺水的孩子,越人虽然善游泳,但孩子必然不救。失火而取海水来救,海水虽多,火是不会熄灭的,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今,晋、荆虽强,然而齐靠鲁近,齐要是来攻打你,晋、荆也是难以救你的。”

读后感

成语“远水不救近火”之典出于此。

又有成语说:“远亲不如近邻”。还有语说:“远水不解近渴”。这些带“远”字的成语是说,远较近,就同我的关系作分析,从地理位置说,远有缺陷,近重要。

本故事存在背景是这样的。时在战国时期,此刻的鲁国已较弱,沦为四等小国。鲁,只占相当于今山东西南部一块地方,而邻国齐却很强,据有相当于今山东大部,河北的东南部和河南的部分地区,其势力几乎把鲁国包围了起来,鲁国时时有被齐国吞并的危险。鲁国如何办,其外交政策应该怎么定,考验着鲁国的国君。

当时的鲁穆公的外交政策是这样的,如本故事所说,结交当时势力较强的晋国与荆(楚)国。晋,即相当于今的山西省部分地区;楚,即相当于今的湖北省部分地区,这叫“远交”,并委派其儿子去那里当官,以便必要时请晋楚帮助与齐作战,援救鲁国。近的呢,对齐国实行抗衡政策,这叫“近抗”。

鲁穆公的政策受到了犁的拷问,如本故事说,提出了“越人难救溺水孩子”,“远水不救近火”等重要论断。应该说犁

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搞“舍近就远”的政策不当,可惜的是犁没有提出正确意见,鲁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政策才算对,才算好。关于鲁的这个政策,韩非叫它为“越人救溺”政策,有讽刺意味的是:鲁国所倚赖的是楚国,但后来鲁国恰巧被楚国吞灭。

鲁国应该怎么办,“远交”当然不错,该政策应该坚持。近的政策呢?“近抗”?犁说不妥。是否可以在不违背我尊严的情况下,尽量地与齐修好关系?远要交往近也要交往。

不才认为,从鲁国自身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内政工作,自强自立,变现在的四等地位为三、二、一等地位。

本故事对现今,在对如何做好我的外交工作问题上有参照意义,对启发我做好内政工作也有参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