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95

第95章 荆王患敌有贤人

故事原文

荆王使人之秦,秦王甚礼之。王曰:“敌国有贤者,国之忧也。今荆王之使者甚贤,寡人患之。”群臣谏曰:“以王之贤圣与国之资厚,愿①荆王之贤人,王何不深知之而阴有之②。荆以为外用也,则必诛之。”(《内储说下六微》)

注释

①愿:担心。

②王何不深知之而阴有之:深知,深交。阴有,暗中控制。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何不与他深交而暗中却控制他。

故事大意

楚王派使节去秦国,秦王礼待这个使节。秦王说:“我的敌国有贤德的人,这是我国的隐患与忧虑。今日楚王派来的这个使节就十分优秀,我对此忧心忡忡。”群臣劝慰提建议说:“以您的贤德圣明与国家的丰厚资财,怕什么。如果您现在担心楚王有贤德的人,那么您何不与这位贤者深交,暗中却控制他。楚王会以为此人被国外利用,必然会把他杀了。”

读后感

秦王羡慕楚有贤人,忧虑楚有贤人。

秦王的忧心是有道理的。历史上,一个国家,一位君王,因为有了人才,使国家强盛起来,君王的事业发达起来,这种例子很多。在韩非所讲的故事中就有很多。如齐桓公用管仲、魏文侯用吴起、郑简公用子产等。历史上著名的还有秦孝公用商鞅。也有反面的例子,齐桓公在管仲死了以后,没有听管仲的忠告,错用了竖刁,使齐国大好河山毁于一旦,齐桓公本人也惜死在竖刁手里(参见本书故事9)。

《诗经》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人才是重要的。但什么是人才呢?德才兼备者是人才。“德”是人才魂,没有品德你纵有天大本事也无用于人民。“才”是人才资,你德虽优,但没有才华、本事,也难以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国之主,总希望自己多得人才,不希望敌国有人才。本故事中的秦王就持有这样心态。对敌国的人才,往往会采取一些手段对付之,不外乎两法:

一想尽办法挖,或用名,或用利,或用骗,或用挤压等办法挖,使之到我方来。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挖刘备一方的徐庶的故事。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这个人才,劫持了徐庶的母亲,要徐庶的母亲写信,叫徐庶从刘备处到曹操这边来,遭徐母拒绝。曹操就施展造伪术,冒充徐母的笔迹,诓骗徐庶来到曹营,但徐庶的心始终不在曹操这里,于是就出现了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样的局面。

二离间,在对方阵营内施离间术,使对方的主与这个人才产生矛盾,最终排挤该人才,甚至处死这个人才。举《三国演义》的故事为例说,周瑜施反间计,诱使蒋干上当,蒋干盗得假书回到曹营后,又使曹操上当,曹营中的水军人才蔡瑁、张允两人就这样地被周瑜方施间,借曹操的刀把他们俩除掉了,虽然曹操很快醒悟,但为时已晚。在本故事中,秦王对对方的贤人采取的是明与之深交,暗中控制的办法,不让对方的贤人有作为,就是一种离间术。

人才立国、人才治国、人才强国,人才是重要的,我们必须善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