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史译丛(第四辑)
1222200000061

第61章 西方研究中国基督教历史的新方向

□李榭熙

基督教来华一直是中西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以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最受学者关注。近年来许多海外学者利用中外官方档案、传教机构档案、地方史料和田野调查,借鉴人类学研究方法,试图将研究的重点从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反教士绅转移到入教的平民身上,借此了解民间社会芸芸众生的生活历程和入教经过。正如裴士丹(DanielH.Bays)所说,“这种微观式的社会历史研究,反映出学者对中国社会基督教群体和中文官方档案及民间原始史料的重视”。就学术理论来说,学者试图打破“西方中心论”、“帝国主义侵华论”、“中西文化冲突”和“挑战与回应”等理论架构,重建吉尔兹(CliffordGeertz)提倡的“地方观点”和建立一个以中国基督教群体为中心的历史观。就研究方法来看,学者以区域史和社区史研究的方法,把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建立的教会村落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考察,探讨基督教群体的兴起和发展,并了解基督教与中国社会互动时出现的协调和冲突。最终目的是要写一部以基督教群体为中心的社会历史。

19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三个共同的研究旨趣:突出“本土化”强调研究中国传教信徒群体;突出“地方化”发掘教会和地方社会关系;突出“网络化”研究跨国跨地区的传教活动。从地方社会的角度研究基督教在华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冲突这样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从多个方面改变了史学界对中国基督教历史的理解和看法。首先,就研究范式而言,新的研究取向抛弃了传统教会史研究以西方传教士为中心、以中国官方或精英反教话语为出发点的研究框架,90年代以来的研究尝试把传教活动和反教活动放置在一个中国化的、地方社会化的具体环境之内,来研讨中国基督教群体在面对国家正统文化变迁和地方社会内部危机时,如何利用基督教来重整地方上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并以新的面貌进入地方社会和国家政治范围,巩固基督教群体的既得利益。

另外,新的研究成果还在史料运用方面做出了大胆和开创性的尝试,因为这一时期审视中国基督教历史的视角已经发生变化,并从自上而下和中外之分的传统研究模式中脱离出来,新的研究更强调利用地方史料和田野调查,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地方社会上不同类型基督教群体的组织和内部联系,及他们跟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跨学科的研究取向和史料运用的多样性也是这一代学术成果的特点。人类学、社会学、区域研究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都被广泛地借鉴到中国基督教历史研究之中,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本土化的基督教教会历史和中国地方社会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易琮摘自《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二期,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