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巴山寻根
1233400000058

第58章 最后一位点校的乡村教师

2011.5.7 周五 晴

今天上午准备,下午去桥河村开村民大会。天说热就热起来了,穿了衬衣也出汗。会场设在村委会门前的坪坝上,会标和宣传标语悬挂在二楼的窗台下。

太阳晒得睁不开眼,前来开会的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在坪坝的树荫底下侃大山,有的妇女带着孩子相互逗笑。我走访的村民不少认识我,问我上次给他们照的相有没有洗出来。我说,已经给你们张书记了,他没给你们?他们摇头。这时,张支书来了,问起这事,他说,放在包里,忙昏头,忘了。我说,你可得一定要代我送给他们,不然,他们会认为我在骗他们,把我当骗子,我拿你是问。他说,一定。我从包里拿出一摞照片,看这里还有没有桥河的。果真找到几张,大家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赞美照片拍得好。几个村民要我为他们照,一些年轻的媳妇有点羞赧。我说,你们一个一个来,别不好意思。凡是轮上的,都把衣服整一整,尽量做出好的表情和姿势来。

周实现和司机小周帮着村干部把会场布置好了,问我会议是不是开始。我说,可以吧。但不要放在外边,今天来的人也不多,就到二楼挤一下,不然,大家在太阳底下还不晒得冒油,那样的话,效果也不会好。大家听了我的建议,就把村民们邀到二楼会议室。虽然有点挤,但还能坐得下。会议由我宣讲“三万”意义,对走访中大家提出的地质灾害、野猪损害庄稼、断头路等十个问题,一一做了解答。我讲完了,照例由童建新处长宣讲强农惠农政策。最后是张恒伸支书讲话。他作了认真准备,在十六开的本子上写满了两页,讲的都是赞扬工作组的话,语气中充满了真诚。

会议结束后,我请张支书和谭主任留一下,再次征询办实事的意见。我说,局里拿五千是不多,本来考虑给你们买个复印机,还有传真功能,但没有话线,难以发挥作用,况且复印机耗材多,坏了也不好修。张支书说,那就给我们买点除草剂。我说,这个可以考虑。童建新建议说,你们村里缺个像样的会议室。村委会旁边的小学不办了,教室空着,不如整修一下,搞个综合性的会议室,兼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我觉得也有道理,请他们把教室打开看一下。

教室门其实没锁,一根铁丝把门搭子绞着。张支书用手一拨,门就打开了。一股陈腐的气味扑鼻而来。一些桌椅板凳有序地堆放在教室中间。黑板上写满了很工整的粉笔字,有首诗引起了我的注意:

有感1.13放假

参军六年搞工程,教书卅六育后生,站完最后一班岗,下岗正好六十整。

这显然是这个点校在撤销前一位乡村教师的最后留言。这位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锻炼过的复员军人、在偏远山区教书育人的山村教师,在离开他从事了三十六年执教岗位之前,内心将是怎样的波澜翻滚?三十六年,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他在这儿默默地奉献青春,他教出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在北面的墙上,一根斜着靠墙的竹竿顶端缀着一面五星红旗,依然十分鲜艳,这面旗帜曾经每天飘扬在山村的上空,给桥河带来无限的生机。红旗旁边是白底黑字牌子:巴东县清太坪桥河村小学。再看那首告别诗的左侧,这位乡村教师用类似楷书的字体写了《三字经》,《三字经》的下方是寒假作业:1.做好两本刚购买的作业,每天两页;2.背诵语文课后的默读课文;3.用彩笔按填红本绘出笔顺描完1本;4.在新童谣中自选喜欢的5首诗背下来;5.每两天写好一篇日记。用不着作更多的猜测,这是老师给他的学生布置的最后一次作业。他的负责、他的敬业、他的执着用不着更多的文字来描述,都在这最后的作业布置中体现出来了。挂在黑板上方中间的电子钟永远定格在六点上,这可能是这位教师最后撤离的时间。

学校是什么时候撤掉的?我问。张支书回答:就是今年春节前放寒假。为什么要撤呢?没有生源哒,就剩了八个学生,还怎么办啊。我似乎明白了。这个老师叫什么呢,我又问。向真双,现在到清太坪女儿那儿去了。他可是个好教师啊,在这儿几十年呢。我说看得出来。在临窗的墙上有一学生自办的“哇,你真棒”的专栏,两边的对联是:从今往后我要学,自古以来要我学。专栏里边是学生的绘画和作文展。最让人震撼的是教室后边的2006年期末考试成绩表,两边的对联是:参天大树从根长,栋梁之材勤培养。表的下端写有这样的话:同学们,再努力,冲出桥河去!这位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桥河这儿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泥石流、滑坡,道路晴通雨不通,野猪猖獗……然而,学生一批又一批地冲出了桥河,而他却还留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着山里的孩子。付出了多少心血,作出怎样的牺牲,只有大山知道,峡谷里奔腾不息的磨刀河可以作证。

这个小小的教室,到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留下的光辉足迹。黑板旁有一首老师自编的安全顺口溜:为了家和园,事事讲安全;针对小同学,订出制度来;不论哪一条,都要记得牢;遇车先躲让,不坐“三无车”;不爬树和坎,不在路上玩;没有大人陪,不能去河沟;人小不懂电,自觉离远点;如遇暴风雨,先躲等大人;滑山或地震,镇定学自救……这些朗朗上口的安全语,一条条想得细致周到,结合了山区的特点,从点滴抓起,培养了孩子们安全意识。在北面的墙上还有一个图片展,第一幅照片是以桥河为背景的大山悬崖,上边写着:桥河点校——一个老师十个娃。十六帧图片浓缩了这个点校师生教学和课余活动的情景,备、教、辅、改、考,德、智、体、美一应俱全,无一缺漏。最令人感动的是那幅升旗图,白发苍苍的向真双老师前边站着十个七八岁的孩子,五个男生、五个女生,他们面向国旗,排着整齐的队伍,张大嘴巴高声唱《国歌》,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在阳光下格外纯真、无邪、清丽,像鲜花一样盛开着……

“无私奉献偏远地,效力苍生心不移”,这是图片展的结束语。我忽然想到中央台有个“感动中国”的栏目,当我用笨拙的笔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感动中国”的人物中应该有他,我从未谋面但让我由衷敬佩的山村园丁——向真双。我要用一个老兵姿势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