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巴山寻根
1233400000087

第87章 后记——光荣的代表队

张达华

7月14日下午,在洪山礼堂,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当我们捧回那金光闪闪的奖牌时,我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愫。我掂出了这奖牌的厚重和分量。

今年三月初,副局长陆令寿转业至我局报到还未满一个月,局党组决定让他带队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三万”工作组。在领受任务时,令寿同志以特有的军人气质和坚毅向局党组表态:一定要当好旅游局的代表队!带着这样的承诺,带着全体旅游人对山区人民的深情厚谊,令寿同志率领我局“三万”工作组在巴东县清太坪镇和沿渡河镇扎扎实实地推进“三万”工作。三月“三万”,“三万”三月,令寿同志像一名忠于职守的士兵,带领他的队员们始终坚守在“三万”工作的高地,其间他放弃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境考察的机会,连清明和“五一”也没有休一天,以满腔的热情谱写了一曲知民爱民亲民的篇章,以生动的实践诠释了党在新时期的群众路线。令寿同志和他的队友们,没有辜负局党组的期望,没有辜负全省旅游人的期望,他们不愧是光荣的代表队!

他们光荣就光荣在在使命面前敢于担当。诚如令寿同志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负命而来。记得在我办公室征求令寿同志的意见,问他搞“三万”有没有困难时,他二话没说,回答我:局长您放心,没什么大困难,小困难我们自己克服。您要我们争当先进,我不敢拍胸脯保证,但我们会全力去争取!看着他十分自信的样子,我从内心赞叹:不愧是当兵的出身。工组四个成员,从五○、六○、七○到八○后,呈明显的梯次结构,有三人是从部队转业的。搞“三农”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课题。他们把学“三农”、懂“三农”、爱“三农”、干“三农”,当作必修课来用心践履,把省委省政府“两个全覆盖”的规定动作作为“铁的任务”来完成,足迹布满了巴山深处的千沟万壑,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送到了1104户山民家中。在“望得到屋走得哭”的大山里,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当我随省党政代表团考察归来,马不停蹄地审完八大本厚厚的“四签字”(被访者、走访人、组长、单位一把手)台账,在申报表上郑重地签上我这个“一把手”的名字时,我感到了手中笔的沉重。这厚厚的台账里,是令寿同志和他的队员们“脚印农家”的见证,是他们非同寻常的对于使命的勇敢和出色担当!

他们光荣就光荣在带着真情走近百姓。“三万”工作是我省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伟大创举。情是“三万”工作的灵魂。与百姓打交道,不仅要面对面,更要心贴心。正像令寿同志日记中写的:许多时候,群众并不需要我们给多少钱多少物,而需要与他们真正想到一起,说到一起,乐到一起,干到一起。工作组从入驻清太坪镇的第一天起,令寿和他的队员们就主动放下架子当“学徒”,学会用农家的语言与农民打交道。走村入户,他们与群众坐的是同一条凳,吃的是同一锅饭,抡的是同一把锄。4月中旬,我率机关的部分同志去驻点村慰问村民和工作组的同志,亲眼看到当地群众拉着令寿同志的手亲切交谈、热泪盈眶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血浓于水”。如果没有他们在大山里的真情付出,没有他们与老百姓心连心的交往,靠一时的做秀是做不出来的。无怪乎群众交口称赞工作组是“共产党派来的好干部”,“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他们光荣就光荣在群众利益至上。在省直单位中,旅游局在人财物的支配上不是强势部门。工作组坚信:四两可以拨千斤!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急山区人民之所急,想山区人民之所想,结合旅游部门的职责,想方设法帮助山区群众开发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找到脱贫致富的新路。工作组帮当地找到了15个旅游景点,完成了两个旅游调研报告,启动了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除此之外,还大力发展驻点村的村办文化,建立村级广播站和特色村民文艺小分队,既活跃了乡村文化氛围,又占领乡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了主旋律。我去驻点村调研时,白沙坪村支书陈发宇告诉我:过去村民们空下来就去摸牌搓麻,现在有了广播,他们能听到党中央的声音,文艺演出也引导了村民健康的情趣,把山歌唱起来,把民族舞蹈跳起来,把锣鼓敲起来,把图书看起来,把球儿打起来,村民们比过去开心多了,我们村干部的工作也好做多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三农”工作,关键是要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真正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从长远得实惠,“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组”。事实再次证明,只有群众利益至上,知民才有新视角,爱民才有新境界,亲民才有新举措。

他们光荣就光荣在舍得吃苦奉献。驻点村山高坡陡,行驶在松软的沙石路上,车轮经常打滑,险象环生,好多通组的路车很难开进。工作组在令寿同志的带领下,跑坏了轮胎磨破了鞋,靠两条腿走进了千家万户。在野外考察旅游景点时,穿山过涧,披荆斩棘,在悬崖峭壁上攀登,摔倒了爬起来再干。宣传强农惠农政策,他们讲得口干舌燥、喉咙嘶哑,积极为群众释疑解惑。他们的苦没有白吃,不仅造福于百姓,也砥砺了人生,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他们光荣就光荣在具有坚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工作组把局党组提出的“争创先进、从严要求、带好队伍”精神贯穿始终,以一流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三万”工作。工作组成员年龄相差较大,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在“三万”中的默契。年过半百的令寿同志,与大家同甘共苦,处处率先垂范,成了工作组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人到中年的童建新同志把“三万”当事业干,发扬旅游经验丰富之长处,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成了工作组的好参谋、好帮手;刚刚从部队转业的钱松华同志,一心一意搞“三万”,照顾了山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成了“留守儿童”;年龄最小的周实现,吃大苦耐大劳,为了完成交给的任务,有时候通宵达旦,连爷爷去世也没能在家为疼爱他的老人守灵送终。他们的团队精神感召了局机关。全局同志自发地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表真情”活动,每人都为山区群众捐款,局机关不少同志还到驻点村送温暖、结穷亲,参加义务劳动,密切了旅游人与山区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了旅游人崭新的形象。

令寿同志民情日记出版,令我十分欣慰,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幸事,也是我们全体旅游人的一件喜事。古训:力行而后知之真。相信令寿同志饱蘸心血写成的民情日记,会启迪我们更多的思考。

(作者系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