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美哉,中国女人
1234200000001

第1章 刀光·教授的乐园

这里是喧嚣都市里的一片绿洲。

这里是纷扰尘世中的一方乐土。

据有识之士观察,时至公元二千零九年,普天之下,恐怕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清净、更高雅的风水宝地了。

作为著名高等学府江城大学的“后花园”,它坐落在一座并不显眼的小小山冈上。原来高低不平的山头,在一番改造之后,变成了一座八亩地大小的平台。就在这平台上,学校一下子盖起了五幢清一色的公寓大楼,让二百多名教授住了进去。从此,“学者的天堂”、“教授的乐园”,便成了这院落的代名词。

论环境的恬静和风光的幽美,这儿可以称得上得天独厚。从学校后门的小山坡北侧往上爬,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来到教授大院的平台前,迎面就是一座陡峭的石砌阶梯;手扶栏杆,拾级而上,共有三十六个台阶。上得平台,纵目骋望,顿觉天高地宽,耳目一新。

站在平台的南端向东南眺望,江城市中心步行街距此不过五六里光景,那森林般密集的高楼在蓝天下显出巍峨壮美的轮廓;到了晚间,那五彩斑斓的霓虹灯闪烁喷射,光冲牛斗,烧得夜空一片通红。如此繁华的现代文明,从这高高的平台上望去,简直洞若观火!

然而,当你转过身来朝西南方向望去,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派赏心悦目的田野风光。平台西边,沿着小山坡一路向西,不到一箭之地,就有一道横亘南北的城墙,顺着山势,蜿蜒起伏,穿林而过。这城墙据说筑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来荒颓已久,如今一经修葺,显得雄伟而挺拔。古城历史上颇有名气的“西水关”也就在这里。滔滔扬子江从西边奔腾而来,到了五、六里外的石鼓山前,被拦腰挡住,由此拐向北面,滚滚东去,在其身后留下一大片滩地。滩地沿岸,杨柳依依;滩地中间,阡陌如画。春天,滩地里麦苗青青,菜花金黄;夏日,池塘里莲花盛开,荷香四溢;秋冬,低洼处水如明镜,芦花似雪。

大环境是如此优美,小环境岂能不与之相匹?有道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五幢教授楼落成不久,校方就聘请本地林业大学的园艺专家与本校艺术学院的教授一起勘察设计,制订了教授大院的绿化规划。遵循“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古训,院内的林木,让凤尾竹唱了主角。两年之后,楼前屋后,小径两旁,一丛丛枝叶舒展的秀竹,纷披挺立,随风摇曳,宛如一簇簇绿色的喷泉。楼间的围墙,也配上竹节图案的花窗。葳蕤的竹子涌出墙头,犹如一排排扑过堤岸的碧海绿浪!绿竹之外,再配上棕榈、芭蕉、雪松,就使这绿色更富有层次;而在春夏之间怒放的紫薇和石榴花,恰似红色的烟火,在绿色的天幕上缤纷绽开。

园艺专家们最得意的作品,莫过于在平台四周种植的迎春花。在平时,那柔软纷披的枝条从四面倾泻下来,不啻是绿色的飞瀑;到了春天,迎春花开了,偌大的平台四边,便全披上了金黄的流苏,整个教授大院仿佛拦腰镶上了一圈金边!

置身于教授公寓,没有比登上阳台眺望长江更富有诗意的了。在云海苍茫的天宇下,远处的风帆在江面上缓缓地移动,飘渺得如同鸥鸟的翅膀。“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想到这千古名词,那些教授学者、文人雅士谁又能不情思绵绵,诗兴大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