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美哉,中国女人
1234200000017

第17章 刀光·一片痴心

“社会学院这一次的‘读活社会’活动,办得真是刮刮叫!”凡参加这一活动的人,包括江枫在内,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翘起大拇指赞叹。可是,有谁知道主持人林荫在这里头洒下多少心血和汗水呢!这,恐怕连江枫也说不清楚。

其实,早在活动举办前一个月,林荫已经在悄悄地准备了。那么多精彩的材料,几乎全是她一个一个审定落实下来;发言的先后次序,也根据内容发展的需要靠她精心安排。除了孔祥炫在半腰里杀出个程咬金,弄得她险些儿措手不及以外,整整两个小时的活动,可以说每一个环节,她都精心设计,胸有成竹。《儿啊,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这篇文章是她从《现代快报》上找来的;读到这篇文章,她如获至宝,对于如何在活动中掀起高潮,她心里一下子有了底。以后,她又在《报刊文摘》上读到《向狗致敬》,更是喜不自禁。她马上去拜访社会学院广播站的站长兼广播员孟超,央求他在会上朗读这篇文章。在这同时,她从江枫那儿弄来了他和他妹妹抱着小狗花花的合影,恳求艺术学院的年青油画家钟少春依据合影,创作一幅油画送给江枫。她前前后后请小钟吃了两次饭,还要将一个三星牌手机送给小钟,小钟说什么也不肯收,她这才作罢。这一切,她全瞒着江枫,为的是要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当一个人为了一个“爱”字而投入工作时,其热情之高、潜力之大、效果之好,是常人难以估量的。在大学里,“师生恋”并不稀奇,但是像林荫对江枫这样的“痴情”,却颇为罕见!

细细考校起来,林荫对江枫萌生爱意,还是在五年之前,其时她才十八足岁,刚高中毕业,真正是豆蔻年华,是一位放飞梦想、激情似潮的妙龄女郎。这样的女孩,是一块最纯净的海绵,不仅贪婪地渴求知识,也贪婪地渴求爱情。就是在这个时刻,她无可避免地碰上了比她大了九岁的江枫。

那时,江枫在林帆门下攻文学博士研究生早已毕业,刚被文学院提升为副教授,每当假日,常到恩师家里走动。林帆从文学院调出后,把社会学院一手创办起来,也正在招兵买马,动员江枫到社会学院来当他的接班人。因此,师生间往来愈加热切。十八岁的大姑娘见爸爸的学生长得高大俊伟,十分帅气,本来就心存好感;再加上父亲平日里对江枫赞赏有加,她便愈加对这位大哥哥刮目相看。江枫呢,则一向把林荫当作小妹妹,从未有过任何非分之想。如果不是林荫在高考之前的一次“登门求教”,林荫也许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坠入情网。

那年五月,离高考还只有个把月光景。一天黄昏,林荫一吃过晚饭就来到江枫家里,说是要请教高考的作文如何应对。对于师妹的突然登门,江枫颇有些意外,但他还是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她,甚至拿出了不久前从芬兰带回的巧克力。几块巧克力下肚,林荫本来因初次登门而带来的一点儿矜持早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我爸爸说,当年你的高考作文得了个满分。我爸爸为你写了评语,给你到处宣扬,记者还把你的作文拿去登上了报纸,有这事吧?”林荫掀开迷人的酒窝,望着灯下神采焕发的江枫狡黠地笑道。

“有这事。”江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是你爸爸抬举我的。”

“这篇作文,我已经读了好多遍了,写得确实好,不仅立意新,文笔也好极了,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改动!连我爸爸都佩服你,说你怪有才气。”

“是吗?”江枫喝着自己泡的铁观音,忍不住笑起来。

“在一个小时内,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不是天才也是天才!”

“其实,你爸爸是上了当,受了骗。”江枫认真地说道。

“你说什么?”林荫一下子懵了。

“你仔细想想,在一个小时之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吗,而且没有一个字可以改动?”

“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我只恨自己不是天才,在一个钟头之内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因此,我对你……对你特别崇拜……”她的脸突然胀得绯红。

“那末现在,我要破除你这种崇拜,不,破除你这种迷信。我要告诉你,所谓天才,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勤奋。”江枫望着这位因涉世未深而单纯得近乎幼稚的少女,不由得哈哈大笑,“在这里,我要对你说真话,我写这篇文章,足足花了三天时间!”

“哎呀我的妈,写了三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林荫的漂亮的杏眼瞪得老大;其时,她还未想到涂眼影、装假睫毛。

“先是酝酿半天,主要是猜题目,确定中心思想,查有关资料;接着花一天时间起草,写出一千五百多字的初稿;然后用半天时间修改,特别注意精炼,将废话统统删去,把水分完全挤掉,使稿子从一千五百字变成一千字;最后花一天时间,将稿子细细打磨一遍,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仔细推敲,直到完全满意为止。那次在高考之前,我猜了三个题目,写了三篇文章,花了九天时间。至于别人的那些满分作文,其实跟我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它们的作者也许到死也不会说真话,承认是预先写好的。为什么?因为当‘天才’、被人追捧的感觉实在太好了!我甚至认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也是王勃先生经过反复修改后写出来的。”

“啊,原来如此!”林荫惊奇得张大了嘴巴,一叠声地说,“想不到想不到想不到……”

“你知道我在高考作文的一个钟头里做些什么?”江枫说,“第一,我将预先写好、背熟的的三篇文章与高考试题一一对照,把题意最接近的哪一篇确定下来;第二,将文章里某些段落稍作修改,与高考试题尽可能沾上边、挂上钩;第三,将最后确定的文章一字不漏地抄上试卷,如此而已。这个诀窍,是我前一届高考作文得了满分的一位知心朋友教给我的。”

“太好了!太好了!我这次高考一定要如法炮制!”林荫拍着手说,“我也要花九天时间写三篇文章。”她想了想,忽又撒娇说“不过,你要帮我猜题目,还要帮我改稿子。”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江枫笑道,“这文章嘛,全得靠你自己写。”

“不嘛,不嘛,我写好了,你至少要帮我修改。否则,我不依你!”她翘起了嘴巴。

“好,好,到时候再说好吗?”江枫爽快地说,“不过,一想到这个诀窍,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为什么?”林荫大惑不解。

“千百年来,我们的考试制度害了多少真正的天才啊!”江枫若有所思地感叹说。

“你能说些例子给我听听吗?”

“好啊,就从唐朝说起吧。”江枫说,“你知道贾岛吗?”

“谁不知道?不就是那个写过‘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大诗人吗?”

“对,就是他,他是唐朝大名鼎鼎的‘苦吟诗人’,不仅‘推敲’的典故出在他身上,‘十年磨一剑’的名言也出在他的诗里。他还说过这样的话:‘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可见他写文章是多么刻苦!但是,像他这样的大才子却偏偏‘屡试不第’,以至于心灰意冷,遁入空门,做了和尚。我想,他一定是吃了写文章太慢的亏。要是他也能掌握这个诀窍,先把题目猜一猜,多做几篇,做好了,到考场里抄一遍,不是也能稳稳录取吗?”

“这个人太老实了!”林荫感叹说。

“像贾岛这样被埋没的大才子太多了!”江枫说,“吟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样的好诗的孟浩然是个落榜生,写出《西游记》这样的好小说的吴承恩也是个落榜生。还有一个我最佩服的作家蒲松龄,也是落榜生。”

“就是那个写《聊斋》的?他也落了榜?你还最佩服他?”林荫不胜惊讶。

“是的,我最佩服他。他的《聊斋志异》被后世称为文言文小说中‘空前绝后的巨著’,我到现在已经读过五遍了。他的文笔之美,可谓一唱三叹,而他的骈文,更是超群绝伦!可是,他多次参加省试,每次都是眼巴巴地看着文章写得不如他的人登上金榜,而他却始终榜上无名。直到七十一岁,他才得了个‘贡生’的虚名。我想,若不是历次的考试官统统都是‘有眼无珠’,那就是他写文章太慢了,无法适应高考的要求,要不然就是他有心理障碍,一进考场,就神经紧张,方寸大乱,那满腹经纶,像茶壶里的饺子,再也倒不出来了。”

“嘻嘻嘻,你真幽默!”林荫笑得捧住了脸。

“我说的全是真话。”江枫一本正经地说,“应试教育就是这么埋没人才,误人子弟!有真才实学而文思迟缓的人,除非碰到好运气,才不至于被埋没。这样的情况,也是极个别的。”

“也有运气好的人?能说给我听听吗?”林荫一半是好奇,一半是想考考这位博闻强记的老大哥,看他是不是真有本事。

“哈哈,你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看来,我不讲也得讲了!”江枫爱怜地望着这位有几分调皮的小妹妹,笑着说,“据文献记载,康熙丁丑年间有个叫李蟠的考生,写字、写文章都特别慢。在殿试时,他带了三十六个馒头,决心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天黑了,别的考生都交了卷,可是他才开了个头。监考官催他交卷,他急得汗如雨下,苦苦哀求考官能否发发善心,让他把文章写完。监考官动了恻隐之心,就发给他几支蜡烛。他边啃馒头,边写文章,一直写到半夜,馒头吃完了,他的文章也总算交了卷。这事传到康熙皇帝的耳朵里,康熙竟被他的苦学精神感动了,不仅不怪罪他,还破格钦点他当了状元。”

“啊,太有意思了!我今天才知道,你是这样的坦率,又是这样的渊博,而且还是这样的风趣幽默。跟你在一起 简直是一种……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林荫在出门之前,飞红了脸,鼓足了勇气对江枫说。

“哈哈,享受还有高级的?”江枫一边笑着,一边站起身来送她下楼。

走到门口,林荫忽然站住了,她回转身来,欢欣雀跃地说:“你知道吗?我现在好开心,好感动!今晚我的收获太大了!”

“那你说说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知道,我们这些中学生,除了追星,就是崇拜天才,但是我们又恨自己不是天才,恨爹妈没给我们一个好脑袋,我们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怎么也挣脱不了,痛苦死了!今天,你给我讲了真话,破了对天才的迷信,帮我解下了紧箍咒,我真正得到解放啦!这可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啊!我要永远记住今天这个好日子。从此,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奋,勤奋,再勤奋!我的好大哥,你是我人生路上最好的启蒙老师。为了感谢你——”她突然踮起脚尖,凑到江枫的耳朵边,神秘地轻声说,“我要奖励你一个最最纯洁的kiss!”还没有等江枫反应过来,她闪电般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接着,一扭头,冲出门去,一溜烟消失在昏暗的夜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