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1238000000104

第104章 《历代赋评注》后记(2)

2004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第六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上,不少学者要求在兰州召开第七届年会。学会副会长、我校伏俊琏教授电话上征求我的意见,我欣然表示同意。此前中国诗经学会、中国楚辞学会曾几次提出在兰州召开会议,我都未敢答应,因为办会议很麻烦,1984年我参与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筹备及承担会议中一些具体工作,已十分领教。这次的具体事情由伏俊琏负责,能办一次国际赋学会自然是大好事。由此,我又想到《历代赋评注》的事,当时我主编的《先秦文论全编要诠》刚完稿,因而一方面考虑修订《历代赋评注》,一方面联系出版单位。2006年,我同巴蜀书社周田青先生商议《历代赋评注》出版事宜,周田青先生同巴蜀书社领导均表示愿意承担。于是,我们马上铺开增订工作。在《历代赋评注》书稿被搁置的这十多年中已经出了几种篇幅较大的赋的注本,主要有毕万忱、罗忼烈、何沛雄、洪顺隆、胡楚生、李炳海、毕庶春、史实等先生合作完成的《中国历代赋选》(共四册: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唐宋卷(附金元部分)、明清卷),当时见到这套书的明清卷,35万字,则四卷大约180万字。所选大都是名篇,作者介绍很详尽,注释也多精到,每篇之末有《主旨与批评》,分析细致,论述颇有自己的心得。但所收篇目较我们的少得多。此外还见到两种篇幅较大的选注本,但首先是篇目选定上缺点较多。有新注别集可参考的作家,作品选得多,而无新注可参考之作家则选得很少,或竟往往付之阙如。所选时代比例也失衡。我们这套书虽然放了十多年,开创意义大大地打了折扣。但无论在选目上还是注评方面都有我们自己的特色,还是有它的学术价值。这十多年中赋学研究也有较大发展,大陆方面又出版了不少赋学研究的著作,同时,也见到了一些台湾学者的有关论著。1996年到台湾去参加第三届国际赋学学术研讨会,台湾著名赋学家简宗梧先生赠送了他的《汉赋史论》(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赋与骈文》(台湾书店1998年),老朋友、台湾文化大学洪顺隆先生此前赠送《谢宣城集校注》,台湾相见,又多所题赠。韩国学者李国文博士也以他的《庾信后期文学中乡关之思研究》一书相赠。港台学者有关论著,还有简宗梧先生的《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何沛雄先生的《汉魏六朝赋家论略》(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我们也还收集到一些其他研究论著。所以,我决定在对旧稿作进一步加工的同时,也作较大的增订。

这次修改与增订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加先秦卷。十多年来我对先秦时代赋形成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作了点研究,1998年我院伏俊琏同志在我处攻读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即是《唐前俗赋研究》,我们也曾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关于先秦赋的形成发展与大体状况,我们基本上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看法。1998年入学的硕士生延娟芹,我让她作《〈晏子春秋〉艺术研究》,也是考虑到俳优同俗赋的关系。

(二)调整已成各卷的篇目。魏晋以后各卷中,删去不以”赋“为题的篇目。这样,删去约十分之一,一般新增约十分之二。”魏晋南北朝卷“增加篇幅较多,分为”魏晋卷“与”南北朝卷“。这样,大约每卷40-60万字,根据各个时期的创作情况不等。

(三)对旧稿进行修订。

先秦卷由我同马世年副教授承担。唐五代卷仍由尹占华、杨晓霭教授承担。其他五卷参与人数稍多。因为以前参与主编或参与编写工作的老师,有的已经退休,甚至也常不在学校,有的已调出,当时不在国内。而书稿的修改、按新定体例进行处理的工作量也很大。还要一一输入电脑,制出电子版(这是同出版社协商中作出的承诺)。仅校对的工作量就很大,而旧稿和新稿都有一个审阅的问题。所以,又请了韩高年、杨晓斌、李占鹏三位同志参加主编的工作。

汉代、魏晋、南北朝卷几位已经退休,身体状况欠佳或不在学校的同志的书稿的技术性处理和输入、校对,新注篇目的初步统稿工作,汉代卷由韩高年同志承担。魏晋卷和南北朝卷都由杨晓斌同志负责。然后由我审阅,对部分书稿进行必要的增、删、修改,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再由韩高年、杨晓斌同志处理,由我负责定稿。

宋金元卷由于霍旭东教授身体方面的原因,对原稿修改后的统稿和新增篇目评注的统稿工作主要由李占鹏同志承担,霍旭东先生翻阅书稿,提出一些意见,具体工作由李占鹏同志完成。

明清卷原由乔先之、龚喜平二位主编,主要由乔先之教授同我协商定篇目,乔先之教授负责排除注评工作中的难点,龚喜平同志协助组织与统稿。此次增订中的统稿工作全部由龚喜平教授承担。乔先之先生提携后进,提出主编只署龚喜平教授一人之名。今尊重乔先生意见,并对他在20世纪90年代原编书稿主编工作中付出的劳动表示感谢。

前后十多年中,参加全书編纂工作的老、中、青学者共40人,名单如下(按所完成字数的多少为序,二人合署者,各记一半。全书及各卷主编统稿工作不计在内):

赵逵夫、尹占华、杜志强、杨晓霭、

杨晓斌、孙京荣、马世年、刘志伟、

赵红岩、周玉秀、霍旭东、贾海生、

郭令原、龚喜平、延娟芹、范三畏、

郭锋、汤斌、李占鹏、张兵、

杨玲、漆子扬、赵茂林、韩高年、

乔先之、邱林山、李润强、姜朝晖、

张克锋、李华、冉耀斌、王忠禄、

单芳、张桂莲、党万生、雷恩海、

王富鹏、查紫阳、康宁、吴永萍。

全书参加评注的学者,除四位是本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两名为本校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硕士(一名为本校教辅人员,一名在外校工作),三名已调出外,其余全为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专业教师。此书的完成,既体现了我校古代文学学科的实力,也体现了我们学科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可贵的协作精神。书稿从拟定体例正式铺开干,到此次出书写此后记之时,前后十六年时间,时间不可谓短,但总算是完成了。希望得到学界朋友的指正。从全国首届赋学研讨会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二十年来,我对辞赋研究一直抱着较大的热情。《楚辞》中所包括作品总共不多的几十篇,而从古到今的注本很多,所以我着重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解决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相关论文,有的已收入《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2002年10月第2版)、《屈骚探幽》(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巴蜀书社2004年4月修订本),还有些拟收入《楚辞锥指》,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关于赋的作品很多,前人所编《历代赋汇》《赋海大观》等,远不是全部。而二十多年中,扎实而有相当学术价值的论著产生了不少,但篇幅较大、选录精当的注本太少,所以我将精力放在作品的评注方面。当然,我也进行过一些文献学或史学方面的研究,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过几篇论文。但更多地是希望能通过评注反映近二十年赋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并推动赋的普及与研究。在我们于1995年编定了《汉赋评注》等五部”赋评注“之后赋学界出版的著作,如毕庶春先生的《辞赋新探》(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郭维森、许结先生的《中国辞赋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郭建勋先生的《汉魏六朝辞赋文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先唐辞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王琳先生的《六朝辞赋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曹明纲先生的《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于浴贤先生的《六朝赋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詹杭伦先生的《清代律赋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唐宋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程章灿先生的《赋学论丛》、许结先生的《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均中华书局2005年)、孙晶先生的《汉代辞赋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等,都给我们的评注工作以帮助。此外还有池万兴同志的《魏晋南北朝小赋概论》和伏俊琏同志的有关论著。可能还有的书我未见到,但参加评注工作的其他同志参阅了。尤其郭维森先生和许结先生的《中国辞赋发展史》,同马积高先生的《赋史》都是赋的通史性著作,在对赋发展的总体把握和对一些重要作家、重要作品的评述上,都既带有总结性,又显出独到的眼光,给我们在篇目的增删修订方面很大的帮助。这些,我们都表示真诚的感谢!

今年8月,第七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在兰州召开。全国辞赋学会会长龚克昌先生,副会长万光治、许结、郭建勋、高光复、于浴贤先生,及一些著名学者与赋的专家光临大会,发表论文。大陆方面如曹明纲、程章灿、曹虹、鲁洪生、何新文、赵辉、曲冠杰、戴伟华、刘培、徐宗文、张新科、张树国、罗时进、冷卫国、高华平、王晓卫、王德华、莫道才、汤漳平、宗明华、毕庶春、孙继纲、吴广平等先生,还有台湾、香港以及日本、韩国的一些学者,我校校友张廷银、池万兴、罗家湘、张侃、葛刚岩等及一些出版界朋友也参加了这次盛会。参加本项目的同志除个别不在兰州者外,全部参加了会议。有不少学者关心我们这部书的出版。在这次会上,我和费振刚先生被选为学会顾问。在此也对赋学界朋友对我们这部书编注、出版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学界朋友们和广大读者对本书的选目、注释、评析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有机会对它进行修订,使之成为一部比较理想的辞赋阅读选本。

赵逵夫

2007年12月31日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