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俏公主
1247200000186

第186章 不顺

那两封信很快就被派了出去。

对于凤薇的决定,方阁老欣慰中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忧虑,欣慰的是长公主心慈仁厚,心系凤国百姓,日后即位必是一位名主;忧的是这么一来,凤家连同自家的底蕴可能都要耗尽,到时陛下若是还一意孤行,不肯放权给殿下,又怎么能够再与其力争?

殿下她……明年四月,就要及笄了啊!

一旦及笄,就代表着可以名正言顺的登临皇太女,可以参与政事。

可是,到那个时候,真的能够如此顺利吗?怕只怕,变数众多,防不胜防啊!

可纵使是担忧,纵使是放心不下,方阁老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

就像凤薇说的,别无选择,若是不知道便罢了,现在明明知道了这一场雪的害处,难道还真的能够漠视无数百姓的生死?

如果他真能做到那样,他方安也不会在宁国无道,皇子争权的乱世,不顾自己身前身后名的堵了三皇子的府邸,也就不会有现在凤国三朝元老的方阁老了!

方阁老很快的召集了方家众人,告诉他们落雪极有可能成灾,让他们多加防范,将家族的余钱都拿出来,在青魏两国大量的收购柴禾和粮食,同时派人随时关注着这场雪覆盖范围内,各地的情况。

方家只能做到这里,不能做更多了。

毕竟,在这么一个喜庆的时刻,他可以奏请凤帝警惕雪灾危害,但在事情还未明朗之前,他不能凭着臆测就越俎代庖,拂了凤帝的颜面!

索性凤帝已经发了话,答应开仓济民,供给衣食,其他的,便只能在之后再慢慢筹谋了。

方阁老到底不是像凤薇那样,是在前世活了一回的,知道这一场雪灾的残酷和严重性,他还想着等过几天雪没停,再慢慢的说服凤帝,让朝廷拿出主意和法度来,可是凤薇却知道,此刻是在争一分一秒,每一瞬都不能放过!要真的等到凤帝他们意识到这场雪不是祥瑞而是灾难时,只怕已是为时过晚了!

到时,凤国的百姓就算不会落到前世那般凄惨,可也不会好到哪里!

就是因为现在还没有预兆,才好占得先机行事!不然等到青魏两国都看出凤国的困顿,那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借粮?卖柴?对不起,我们也不富裕啊!

那个时候,不付出高额的代价,谁会松口的?

前世,凤魏还是盟友,凤国购得粮食还是拿土地来换的!两城啊!通州和并州都被魏国收入了囊中!失去了扼守咽喉之地的通州和可据以长河天险防守的并州,凤国对魏国来说,就像是敞开了边境的大门,一旦到了时机,就可以长驱直入!

不然,魏子腾怎么能够在率军亲征凤国时,一出手就打下了凤国半壁江山?除了得了她名号的缘故,便是凤国对魏国,已是无险可防,只能硬拼抵挡!

青国那时亦出了兵,两相夹击之下,凤国才会败得这么快!当然,也跟容妃的昏苛挥霍,不得民心,自毁长城有关!

容妃拥子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坐镇青凤边陲的何如峰安了个罪名,要卸他的职顺便问罪,最后何如峰起兵反叛,被青国的摄政王抓住机会布了个局一举歼灭击杀!至于镇守凤魏边境咽喉之地通州的张金义,在凤帝将通州和并州割给魏国以换取渡饥荒粮食时,百般劝谏不能令凤帝改变主意,最后心灰意冷的归隐了山林。

武烈公主麾下三大将,先是没了凤君卓,而后张金义也隐去,最后何如峰也死了!整个凤国破败如斯,还有谁可砥柱?!

凤薇其实到死都很明白,不管魏子腾攻不攻得下乌陵,杀不杀得了容妃,她的凤国,都已经彻底的消失不在了!从她如丧家之犬一般逃亡出凤国开始,凤国就已经消亡了!

一个在容妃的统治下于青魏两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的国家,不管其中会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它最终都会化作胜利者的一郡之地!从此,天下,再无凤国!

凤薇想,她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但也不想臣服于谁的脚下为奴为婢!她只要自己的亲人好友属下都好好的,凤国的父老也好好的,别的,她不想管太多,但谁要来招惹她,打凤国的主意,就别怪她亮出爪子,狠辣无情!

凤薇要手下所有分派出去的人都放下手中的事,在民间奔走,召集和动员农工,趁着田间道路的积雪还未太厚,每日都进行清理。

同时,她也要求凤家将所有明处暗处的人手都动起来,用尽手头一切的资源购进所需的东西,务必在极短的时间内尽量的收集到更多的物资。

接到她的信,凤君卓没有任何犹豫,调动凤家所有的力量,开始一批一批的从魏国往凤国运粮食。

乌陵的雪一直下着就没停过。

一开始,四五天后雪没停,众人还不以为意,认为大概再下了两三天会停,可是七八天过去了,雪一直还在下,沸沸扬扬的像是一场天地的盛宴,飞舞的雪花便是缤纷的舞蹈,一直跳着都不觉得厌倦!

一直不将凤薇的话放在眼里,不将方阁老的奏折当一回事的凤帝也觉着有些不对了。

他开始派人出去打探,在从各方面得到确切的,这场雪只怕还会持续很久的结果后,凤帝的脸色终于变了,变得阴沉又难看。

记录着凤家和方家一系列的举动的信报被摆在他的案前,那一行行的字,一排排整齐列在其上的各项事迹动作,就像张着大大的嘴在嘲笑着他一般。

凤帝扫了一眼这些堆叠的信报,蓦地伸手一拂,通通的给扫落在地,重重的,他一脚踏了上去,狠狠的碾压着,面色狰狞又气急败坏!

而这个时候,因为大雪耽搁了行程的魏国使团,终于赶在年三十的早上,抵达了凤帝乌陵。

使节来访这样的大事,尤其还关系着凤魏可能结盟的大事,包括凤帝在内,朝中上下都是极为重视。

在得到使团确切的抵达时间后,在凤帝的命令下,一众臣工早早的便冒着雪候在了乌陵城门千米之外的空地上,翘首以待着魏国使团的到来。

凤薇作为长公主,同样也到了场,只是她一无官职,二不用代表凤帝,便也不用像那样官员一样等在雪中,她是坐在马车中,朝着众人视线汇聚的官道上看去。

纷扬的白色雪花阻挡了人们更远的视线,至多看出几米的距离,后面的景象就变得模糊而迷蒙了起来。

凤薇也不急,倚着车壁拿出一本杂记慢慢的翻看起来,她的车门是开着的,卿墨转头便看见她悠闲自在的动作,见她低着头没有注意到自己,便多看了两眼,然后赶在凤薇感受到之前移开了目光。

从那日凤薇从西山送了他回府邸后,两个人就再没见过面了。

两人都在刻意的避免着和对方相见。

卿墨是因为要宽府中众属下的心,同时也是因为躲开那夜不欢而散的尴尬;凤薇则是在那日和李老一番谈话后,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卿墨,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开口,也不知道自己的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她下意识的在逃避,正好雪灾的事赶了上来,她便顺势忙了起来,每日的赶着马车出城去查看农田和积雪的情况,她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思考自己心中的那些纠结。

所谓天灾人祸,在上天的威能之下,苍生何其渺小?

清理积雪的工作并不顺利,没有官府的诏令和动员,只凭着小股人的奔走,又正值一年忙到头后难得有休憩闲暇时光的年关,许多的农户对凤薇派出去游说的人的说法都很不以为然。

铲雪?铲什么?雪还不是水做的,落在地里就落着吧,等开年暖和了,变成水还能灌溉土地呢!过年,还是好好的歇一歇吧!

很少有人动弹,不想做白费力气的无用功,偶尔有人家听了劝说觉得有道理动起来的,也会在同村人看笑话的眼神和议论中坚持不了多久。

没有人会想到这场雪会一直持续很久,久到变成一场灾难。

想到这些糟心的事,凤薇哪还有什么悠闲看书的心情,不过是拿着做样子罢了,脑中思来想去的都是要怎么办。

说到底,还是自己派出去的人说的话没有公信力,百姓们将信将疑之下,自然只当做热闹来听。凤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无意识的胡乱翻动着手中的杂记。

要不要……再让阁老上奏父皇一次?

过了这么多天,父皇也该觉出不对了吧?若是再让阁老奏请一次,这次朝廷总该有动作了。

如果是这样,凤家也不用再做这个出头鸟,平白惹得父皇猜忌,还以为自己是即将及笄,这么一番动作是为了攫取民心呢!

事实上,凤薇不知道,凤帝已经这么想了。

越是老谋深算,多阴谋的人,就越容易将别人做的事阴暗化,凤帝此刻已经将凤家看作心头大患,后者的每一个举动对他来说都是别有意图的,就连凤薇,他都没有一刻放心过,随着她及笄之日的临近,让他不多想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