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俏公主
1247200000082

第82章 风云涌动

众将散去后,凤家所有暗处的势力都动了起来,遍散岐阳各街头巷尾,到处流窜,所经之处,渐渐的传起了一种极隐秘晦涩的说法。

传言说:岐阳的官仓出了问题,凤家购粮被拒,如今已经断粮了,凤家军便是再勇猛,怕也是抵挡不下去了,这岐阳多半是守不住了!

随着传言流出,城中气氛顿时低迷,人人都陷于万一城破,自己等人将会被如何对待的惶恐不安中。

很多拥护爱戴凤家军的庶民,都蜂拥着去堵各大粮商的门,尤其是昌记这第一粮行前面堵得人更多!

众人呼喊着让众粮商将粮卖给凤家以度危难,唾弃着这些发战争难财的奸商们,一时弄得粮商们连门都不敢出。

本来凤家的允诺就极有诱惑力,门前又遭受了人们的围堵,又想到万一城真的破了,只怕自己这些人的身家也无法幸免,一些本就有些犹豫不定的粮商便想干脆就答应凤家算了。

这个时候,昌记给各大粮商送来了信,信上说,传出流言的一定是凤家,这么做就是想逼迫粮商们赊粮给他们!

还说首祸是凤家,便是城破了,倒霉的也只是凤家,没了共同的仇恨目标,叛军便是一盘散沙,岐阳的世家豪贵又这么多,只要托庇其下,也不是不能自保的!待帝都的援兵一到,危难即解,根本不为惧!

又说,若是真将粮赊给凤家,万一还是城破,不是血本无归?便是城守住了,凤家被治罪,还不上钱,粮行的地位被其他粮商趁机取代不说,万一卷入官仓事件被拖累治罪,才是得不偿失!

粮商们拿着信左思右想,一时又拿不定主意了。

另一边,昌记派出人在庶民集结的人群中叫嚷着,他们没有不肯卖粮给凤家,危难当前,他们也愿意出自己的一份力,只是要凤家拿银子来买!说到底,他们也是有家有口的,底下有一堆的人要养。

一席话说的庶民们暗暗点头,觉得昌记说得有理。

这些庶民都是早晚耕作只求斗米养家的,自然不知道要购买足够多的,可供凤家军将士食用的粮食,要花费的银钱数目大到什么程度!

只想着凤家这么大的世家,不至于连买粮的钱都拿不出才对。这般想着又值昌记喊罢一番话后便要散米以证明立场,于是一溜烟的全部涌上前哄抢去了。

更多的庶民得了消息以后纷纷也赶过来,昌记在人群中中喊的话也随之散了出去。

待拿出的米粮散尽后,庶民们也差不多都知道了粮商们是愿意卖粮给凤家的,纷纷散了回家,一番哄闹围堵消于无形。

正当周义昌和他幕后的人认为凤家煽动庶民,以言论相逼已是无计可施时,在岐阳的各个阴暗角落,众多惯行阴暗事,无所事事长年游荡的混混地痞们聚拢在了一起。

原来,这些早在围城之初就打过浑水摸鱼的主意,却被凤家严格狠辣打杀不少随即沉寂下去的各方势力,在听闻凤家军缺粮,可能难以支撑守城的消息后,心思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与庶民们不同,他们这些行惯了阴暗事,在三教九流中摸滚打爬惯了的人,自是不担心城破以后自己会如何如何的。

于是,便有人提议道,既然凤家军正勉力支撑守城,定是无余力维护城中治安了!不如趁此机会大干一场?以后人人都做富家翁!

这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众人的拥护,不过凤家军的威名太甚,还是有人不免担心万一猜测错误,遭到围杀怎么办?

一时众人噤声,沉默中,有人灵机一动,出主意道,反正世家豪贵都有私军护卫,凭他们是动不了的,商人富家才是最好的下手对象,不如就选粮商下手!反正他们和凤家之间有嫌隙,凤家军不出动还好,若是出动,到时咱们就大喊凤家来抢粮,趁机会一哄而散就是了!

众人大喜,各势力头脑碰头商议后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一个个忙碌着开始布置计划,昌记作为东都第一粮行,又有适才的出头散米之举,立时成为这些人的主要目标。

贪多不烂,各势力决定先拿昌记来试手,看看凤家反应,是否真的已无余力。

是夜,月明星稀,昌记的伙计们正清点着店铺内的米粮数量。

因为下午散米之时引起了不小的哄抢,虽然立时被控制住,还是有人趁机多抢带了许多米粮走,有的价格不一的米粮更因此被撒得混在了一起,使得清点的工作颇为不顺。

好容易清点完毕,核对了损失的数量还有今日盈利耗损后,众伙计着才擦着汗各自散去,留下管事的锁门。

谁知,他们才刚走不久,也就是一条街的距离,就听见粮行方向隐隐的传来管事大声喝问的声音,随即一声惨叫凄厉的响了起来。

“啊!”

伙计们面面相觑了一眼,随即从街道两旁拾了些棍棒扫帚的拿在手里,大着胆子往粮行的方向回走。

有立功心切,胆气大的冲在前面,在靠近粮行数十步远的距离,便借着夜色,看见粮行的门大开着,一旁的青石台阶上,管事偏头倒在上面,身边也没血,不知是死是活。

那人没见着旁的人影,还以为是有下午领了粮食的庶民不满足,铤而走险的上门偷粮,当下眼睛一转,等后面的伙计们跟上来后,提着嗓子举着手里的棍子猛然就冲了上去,嘴里嚷嚷道:“哪里的小贼!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敢来偷粮,看我不打死你!”

一众伙计不明所以,还以为他看见人了,忙跟在其身后也冲了上去,这可是立大功的好机会啊!

可就在一群人刚刚冲到离粮行大门不足数步距离的地方,呼啦啦一下从四周冒出来一群持着明晃利刃的人,二话不说提刀就砍杀。

还有人在一旁呼喝:“快快!杀完好抓紧时间搬粮!”

“交代来交代去,他娘的刚刚谁干的?杀个人都不利索,还让声音传了出去?”

伙计中有人认出了那声音,借着月光一看,惊叫出声道:“刘老三!是你!”

那人的话刚叫到这里,脖子就被一把横切过来的大刀给削飞了出去。

“奶奶的!没想到老子这么出名?!杀!全杀了!”

面对虎狼一样狞笑着扑上来的人,伙计们没抵抗两下就被人杀了个干净。

连兵器上的血都没拭去,一群人便弃了满地的尸体回去搬粮了。

距离不远的一个角落处,一个跑动中不知怎么就绊了一跤,崴了腿落在后面的伙计颤抖着看着这一切,哆嗦了半天才撑起软瘫的双腿,捂着嘴飞快的跑开了。

他刚刚转身离去,之前所待的角落就出现了几个隐在暗处看不清面目的人,领头的那人低声交代道:“跟着他,保证消息传到周义昌的耳朵里!还有,别让人来得太快,首领说了,今晚的事要闹得越大越好!粮也要越多越好!这可是无本买卖!”

“是!”

“那边也派人协助下,周义昌一定会向白家求助,不要让那边太不堪一击,这样起不到威慑的目的。小心不要被人看出端倪!”

“是。”

随后这几人很快又消失了。

很快的,周义昌就得到了幸存的伙计报来的消息,在听到有人抢粮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认为一定是凤家军忍不住了,准备强行抢粮,顿时高兴得眉飞色舞。

然而这份高兴劲才刚刚起头,就被伙计的话给打灭了!

“什么?刘老三?!你听清楚了?!”他蹭的一下冲到了报信的伙计面前,只差没将他拎起来喝问。

那刘老三是岐阳有名的地痞无赖,行的龌蹉肮脏事多得很,可是他行事谨慎,又有豪气,便是不小心事发也有人顶罪,一直都活的潇洒滋润。

一听不是凤家军,周义昌可是真急了。

伙计点头如捣蒜,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道:“掌柜的,李哥他们死得好惨,你快带人去看看吧!给他们报仇啊!”

周义昌将他往地上一丢,急急喝叫着奔出屋外:“快快!召集护卫去粮行!”

昌记粮行的几个大仓库内,无数的人影正忙碌而兴奋的搬动着一袋一袋的粮食,一个个乐得都合不拢嘴。

直到将几个仓库的粮都搬掉近半了,这个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以及响亮的呼喝声。

“快快!就在前面!他们在里面搬粮!杀进去!”

刘老三一挥刀,对左右和他站在一起的几名势力头脑道:“粮食弄得也够了,昌记的人马来了,杀出去吧!”

“行。”

几人答应着就指挥各自的人马,纷纷的从仓库里撤了出来,往早已选定的路线退去。

刚刚走了一会,昌记的护卫人马就追上来了,双方打成一团。

也不知道是不是粮食在手,激励得刘老三那群人不要命的猛打,很快昌记的人马就不支了。

眼看粮食就要被人带走,拦又拦不下,周义昌急得直跳脚,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吩咐身边的人道:“快!你们去凤家,找凤家军出兵啊!有人当众劫掠啊!他凤家敢不管?!”

结果领命的人转了一圈回来,带回来的消息几令周义昌吐血。

“凤家军说,他们要应付城外敌人的进攻,多余的人手都优先派去保护那些忠义的,支持凤家军的商家了!现在腾不出人手,让我们自己先顶着。”

周义昌哪里听不出来这话里的意思,但是偏偏这话说的又不是没理,咬了咬牙,他又派人去向白家求援。

白家被凤薇设计了一把,实力折损了不少,而且白泽和白浩现在面和心不合,谁也不愿动用自己的人手。

这样一来,便只有本家派出了一些人马,最终没能堵截住刘老三他们,让后者跑了不说,粮食也没了影!

另一边,刘老三等人拼命掩护着,让其先行撤走的运粮车队,却是被一群黑衣蒙面,浑身萦绕着血煞之气,光站着那迫人的气势便沉沉压来的人给截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