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盛顿传
1259600000074

第74章 里士满遭劫(1)

南方的战事牵挂着华盛顿的心,使他日夜寝食难安。他在给富兰克林的信中,倾诉了自己苦闷的心情。他在信中表达了对法国第二批援军的不满,原本以为美国可以仰仗法国海军的力量将整个战争形势扭转,结果法国海军却没有履行联盟的约定,使美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地步。由于英美两军在海军力量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目前美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批批的英国军队从纽约出发向南方战场开进。12月20日,最后一批援军又从纽约出发,但是目的地并不是卡罗莱纳,而是莫里斯顿。这批援军是莱斯利将军手下的士兵,由英国兵、德国兵组成,总共有1700多人。援军的指挥官不是别人,正是阿诺德,他现在的头衔是准将。然而亨利爵士却不太相信他的人品,没有将部队完全交给他,而是同时任命其他两位有经验的将军邓达斯和西姆一同前往莫里斯顿。他给阿诺德下达了指示,如果遇到重大问题无法决策,他首先要征求这两位将军的意见之后才能定夺。他目前的任务就是要入侵弗吉尼亚州,摧毁美军在这里的物资弹药仓库,重新集合亲英分子,并做好随时接应康沃利斯将军的准备。阿诺德的心中充满了对美国的愤恨,他这次到来抱定了“不打败美国佬,誓不回师”的决心。看到一拨又一拨的敌军向南方战场开进,华盛顿不由得心急如焚,目前部队面临着兵力以及经费严重缺乏的困难,这大大阻碍了华盛顿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实施。为了能够尽快地筹集经费,华盛顿向大陆会议提出了申请海外贷款的建议。在他再三的努力下,大陆会议终于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12月28日,大陆会议委任约翰·劳伦斯为特派专员,奔赴法国申请贷款。身为华盛顿总司令的警卫员,劳伦斯对目前部队面临的困难非常了解,也理解华盛顿急切的心情。华盛顿在他出发之前,就一些细节问题给他做了必要的交代。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写了一封信交到劳伦斯的手中,让他在必要的时候打开看看。在信中,华盛顿指示他要尽一切所能申请一大笔贷款帮助部队渡过难关,以及帮助国民重塑信心;除了经费之外,华盛顿还要求他向法国申请援军。总之,美国目前面临的经费以及兵力不足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就要看他此行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了。还没等劳伦斯出发,战场上传来的消息使他更加感觉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有多么的重大。

宾夕法尼亚的部队此时正驻扎在莫里斯顿附近,这支部队有6个团,指挥官是韦恩将军。此时部队正遭受着寒冷天气的严峻考验,士兵们没有过冬的棉衣,也没有棉鞋,他们穿着单薄的军装,三人共用一条毛毯,在瑟瑟的寒风中发抖。部队已经一年没有发军饷了,在这一年里,艰苦的条件无时无刻不在磨蚀着士兵们的斗志,使他们渐渐失去战斗的热情和力量。韦恩将军看着这一切,感到无比的痛心。虽然他身为指挥官,他的生活条件也比普通士兵好不到哪里去。为了鼓励大家,他甚至将自己的衣物拿出来分给大家,而自己则陪着士兵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坚持训练。许多士兵的服役期满,他们纷纷要求退伍回家。然而部队拖欠的军饷迟迟无法下放,这更加引起了士兵们的不满。转眼新的一年到来了,1780年1月1日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日子。在这天晚上,一帮士兵们秘密集会,商量要去费城催讨军饷的事情。得知这一消息,韦恩竭尽全力劝阻他们不要贸然行事,然而他的劝说也只是徒劳。无奈之下,韦恩只好拿出了自己的手枪,警告他们谁敢去费城他就会毙了谁,然而那些造反的士兵却用刺刀抵住了他的喉咙,他们大声地朝韦恩吼叫,叫他不要阻拦他们。他们发誓不会投敌,但是一定会去费城为自己讨回公道。这件事情之后,部队里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几起流血事件,全部都跟追讨军饷的事情有关。在流血冲突中,一名上尉被杀害。随着事件的升级,造反势力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强迫一些不愿造反的人一起参与进来,否则就要砍掉他们的脑袋。造反的人数目前已经达到了1300多人,他们抢了六枚野战炮,正准备向费城进发。由于担心这些造反派会被敌人利用,韦恩急忙派新泽西的一支部队开往查塔姆,并且命令当地的民兵协助这支部队。警报拉响了,全国都进入了紧急戒备的状态。面临如此混乱的形势,韦恩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他密切地观察着形势的发展,对其做出准确的预期判断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韦恩首先派遣了两名军官快马加鞭地赶到费城,告知大陆会议造反军即将到达,让他们做好戒备的准备。同时他也派人给华盛顿送了一封急件,告知了这里的情况。之后,他便翻身上马,在两名军官巴特勒和斯图尔特的陪同下,前往追赶造反部队。他希望自己能够劝说造反部队放弃向费城请愿的念头,即使不能完全成功也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华盛顿于1月3日在纽温莎收到了韦恩的信,他看完信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向他派遣援军。不过等他冷静下来,他又觉得此时出兵镇压造反派实在不妥。等他的援军赶到,这些造反兵要么已经返回了军营,要么已经在大陆会议的控制之下了。同那些造反兵相比,他自己的士兵的情况又能好得到哪里去呢?除此之外,哈德逊的防线已经是非常空虚了,如果西点的防御稍有松弛,英军就会趁虚而入。综合考虑这些情况之后,他决定还是留在纽温莎。他派人送了一封信给韦恩,安慰他处事要冷静,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他极力地反对用武力的方式镇压造反派,因为这么做只会导致士兵们向敌军靠拢,他建议韦恩立即赶赴特拉华,如果能够将造反部队拦截在那里,一定要同组织者进行谈判,尽量答应他们要求补偿的条件。他同时派遣诺克斯将军前往东部各州的省府,告知宾夕法尼亚士兵造反的事情,并要求他们尽快地筹集资金、衣物和食物分发到各个部队去。

与此同时,正如华盛顿所料,亨利爵士听说了美军造反的消息,并积极地筹划着一个阴谋,企图坐收渔翁之利。1月4日,尽管天下着瓢泼大雨,一支英军的舰队在亨利爵士的指挥下直逼斯塔滕岛。他们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向新泽西的安博伊进军,企图撺掇造反兵投敌;另外一个目的则是向西点进军,准备趁华盛顿不在西点,将其一举拿下。韦恩将军于1月3日将造反部队拦截在了米德尔布鲁克。这支造反部队的头子曾经是英军的逃兵,他通过暗号来指挥整个部队。通过韦恩将军的一番劝说,一些人对赔偿的条件比较满意,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坚持要造反,他们决定第二天就向普林斯顿进军。韦恩将军内心希望他们能够向特拉华方向前进,这样他们就可以摆脱敌军的干扰。然而造反头子却倾向于走普林斯顿这条道路,这样他们就可以沿途召集更多的响应者。第二天,部队又开始按照既定的计划行军了。这样一来,韦恩将军只好跟在他们的队伍后面。他在部队里的地位显得非常滑稽,身为指挥官却没有任何的指挥权。这些造反兵只听命于造反头子,根本不把韦恩放在眼里。

宾夕法尼亚地方军造反的消息令大陆会议感到十分震惊。大陆会议任命了一个委员会由里德任委员长专门同造反派进行交涉。里德的骑兵部队在特伦顿停留下来,他派人给韦恩送了一封信,请他于当日下午4点钟在距离普林斯顿四英里外的地方见面。并且他还请韦恩转告造反部队,如果造反兵愿意见他,他将答应他们所有的条件。韦恩当众宣读了里德将军的信,这封信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安抚作用。许多士兵感动于州长在信中提到的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他宁愿冒丢掉头上乌纱帽的风险的话,这些感人肺腑的语言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心中的思乡情感。他们围住了信使,向他打听州长为人如何,对待士兵是否如同他所说的那般的爱护。韦恩答应同州长于7日见面,但是他不敢确定到时候造反派是否会放他走,因为他目前的形势其实就是被囚禁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