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佛堂春色
1265500000133

第133章 回京途中遇故人(1)

柳姨娘到二门才知道宋绥已回来了,就急忙往回走,隔得老远就看到了宋绥,喊道:“老爷老爷。”

男人是感观动物,柳姨娘被禁足多日,今天下午纪芸叫得急,她没来得及梳妆打扮。她本就比宋绥大两岁,已年过四旬,脸上少了胭脂香粉的遮掩,眼皮浮肿,皱纹明显。

宋绥看到这样的柳姨娘,眼中闪过一丝嫌恶,“有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老爷,您去见见大姑娘吧,大姑娘有话要跟您说。”柳姨娘喘着气道。

“她要说什么我都知道,不用见了。你去告诉她,这桩亲事,是我亲定,绝无更改,若是她再吵闹,就休怪我请家法教训她。”宋绥疾步离去。

“老爷,老爷,您不能这样呀!老爷……老……”柳姨娘跟在后面追,脚下一滑,叭唧摔倒地上,等她爬起,前面的人早就走得没有踪影,宋绥的书房她是不敢去的,呆站在路上,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一个小婢女提着扫帚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姨娘,你站在这里做什么?”

柳姨娘目光发直,怔怔地看着她。

“姨娘,你还是赶紧回去收拾东西,老爷要回京述职了。”那小婢女笑道。

回京!柳姨娘黯淡的眼睛一亮,回京可以请老太太作主,解除这门亲事,老太太是老爷的嫡母,老爷不敢不听老太太的话,欣喜若狂地往宋箬湖的院子跑去,“姑娘,姑娘。”

“父亲来了!”宋箬湖以为宋绥来了,面带喜色的迎了出去,却只看到柳姨娘,脸色一沉,“父亲呢?”

“姑娘,老爷不肯解除这门亲事。”宋箬湖身子晃了晃,柳姨娘扶住她,“姑娘,老爷要回京述职,我们可以请老太太作主解除这门亲事,再结一门好亲。”

“老太太会这么做吗?”宋箬湖离京时已有十一岁,她和宋老太太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老太太一向不喜欢太太,只要你说这门亲事是太太定的,老太太一定会搅黄。”柳姨娘原是宋老太太身边的婢女,在纪芸怀孕时,老太太逼着宋绥的生母马太姨娘,把她送给宋绥。

“真的吗?”宋箬湖不敢相信。

“姨娘几时骗过你?”柳姨娘阴阴的冷笑,“到时候,老太太一定会给姑娘寻一门好亲事,让姑娘风风光光的出嫁,气死那个女人。”

宋箬湖对生母的话还是信服的,松了口气,道:“姨娘,我们收拾东西回京。”

宋绥要回京述职,他在衙门忙着交接。

纪芸忙着清理人,来广陵带了十八户世仆,以及十六个婢女,其他的下人都是在广陵府买的。五年内,十八户世仆里,已经有七户坏了事,都卖了出去,那十六婢女也只有剩下十个了,大都配了人。

这十一户世仆和十个婢女是要随宋家人回京的,其余的纪芸打算挑些忠厚老实的带回去,剩下送去城外的庄子里。快过年了,她不忍心让这些伺候了她几年的人无着无落。

离任官员把下人卖给人牙子,就一走了之,生死不管,纪芸这样的安排,令那些没能跟着回京的人非常的感激,再加上纪芸还把过年的红包提前发给了他们。传扬开来,人人皆赞宋夫人是活菩萨。

在父母各忙各的事时,宋箬溪也没清闲,抱着暖手炉站在房子里指挥婢女们装箱,“早知道在这里就住两三个月,我就不把东西拿出来了,现在到方便了。”

“世间要有早知道就好了!”蚕娘笑,从杂物房把那个巨大的木箱搬了来,“姑娘,这箱子这回派上用场,可装好多东西。”

宋箬溪轻嗤一声,“是啊是啊,他好有先见之明。”

香绣把一些杂物往箱子里装。

宋箬溪叹道:“全是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要是装一箱子金子那该有多好啊!”

“没想到清雅脱俗的溪儿姐姐原来是个财迷!”易友德的戏谑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宋箬溪一愣,笑着迎了出去,“德儿妹妹,你怎么来了?”

“不止她来了,我们也来了。”张宛眉的身后还跟着好几位姑娘,都是这两三个月与宋箬溪交好的,她们来给宋箬溪送行。

“哎,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请你们坐下奉茶的地方都没有,真是太失礼。”宋箬溪不好意思地道。

“溪儿妹妹,快别讲这客气了,改明儿,我们去京城,你再招呼我们吧!”易友贞笑道。

几个姑娘都知道宋箬溪忙,也不耽误她的时间,站在房里闲聊了几句,就放下东西告辞离去。

另一边,纪芸与易大夫人说好,易家两兄弟进京参加秋试时,可到宋家或者纪家住,两家一定帮着打点。

易大夫人再三言谢,送上了一份厚礼。

腊月初九,大吉,宜出行,宋家人启程回京。

马车在宽敞的官道之上走了两日,雨雪忽大忽小的下着,天气愈加寒冷,马车内却是十分的温暖,三张小榻都铺着厚厚的棉褥子,在小榻的中间放着铜制镂空暖炉,丝丝火光透出来,烤得身上暖洋洋的,上面罩张小木桌,桌上刻有凹槽,摆放茶壶、茶杯和两碟点心。

纪芸坐在中间的榻上打盹,福茶拿着美人棰在给她棰腿;宋箬溪看了两天外面单调的景色,不想再看,盘腿坐着,双眼微阖,右手上捏诀,左手握着念珠,默念心经。

荞荣、香绣和薄荷坐在对面,手里都做着绣活。宋箬溪劝过她们,说马车颠簸的厉害,做绣活会弄坏眼睛,这些东西又不急着要,等回京再慢慢做也不迟。

三人笑应着,可就是不改,宋箬溪劝了两三回,见她们不听,也只好作罢,随她们去了。

时近年关,路上有不少来往的客商,还有和宋绥一样回京城述职的官员及其家属随从们,因此宋家这一行近百人的队伍倒也不太惹人注意。

冬季天黑得早,不过申时正,天就渐渐的黑了下来,车队晃晃悠悠地往前面的小镇驶去,进了城门,隐隐约约听到哭泣声,宋箬溪撩开窗帘向外看去,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小幼童在路边守着两个竹筐,那小女孩在小声地哭泣,老妇人一脸的无奈,低声哄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