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写作技法大全
1344900000016

第16章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1)

§§§第一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及作用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就是人们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为指导,根据地区、企业部门或某一经济领域的计划指标、统计资料、会计核算、审计材料以及其他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文件。它通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揭示趋向规律,为生产和工作提供可靠决策依据。它是用来记载和描述经济活动和成果的书面材料,是经济管理部门经常使用的一种专业应用文。它可以是对涉及整个国民经济问题的分析,如《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可以是对某一行业的问题分析,如《中国客车市场分析》;也可以是对某一地区、某一企业,甚至是对企业内某一部门的某项经济指标的分析,如《红星集团2003年度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总之,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适用范围很广泛。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已成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是各基层单位领导企业、指挥生产、制定决策的依据,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生产、经营、管理问题,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企业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企业要在管理上狠下工夫,向管理要效益。

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必须用经济的办法、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经济活动分析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比会计管理、统计、计划管理更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所以它有利于各级领导全面地、及时地指导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能准确、及时、系统地反映企业的基本经济状况,并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对会计、统计、核算提供的资料,经过分析而写出的书面材料,它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和总结。因此,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能从总体上、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测和监督,使其经济活动正常运转,并能检查企业的各项政策方针的实施,考核经济效益,检查和揭露存在问题,不断促进企业向前发展。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能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所谓决策,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通过预测、分析、比较和判断,在两个以上可以相互替代的不同方案中选择最好的一个方案;简而言之,就是做出选择性决定。企业的发展决定于管理,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中心在于决策。正确的战略性决策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转危为安,兴旺发达;错误的决策可以使企业一败涂地,破产倒闭。可见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确决策有赖于充分、可靠的信息资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信息来源之一。企业领导掌握这部分信息,有利于指挥生产、制定方针政策,减少生产、经营、管理的失误。

§§§第二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及特点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而分为不同的种类。按分析内容类别分为:财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报告、业务分析报告、产品或商品库存结构分析报告等。按分析对象活动时期长短分为:年度、季度、月、旬、日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按分析对象活动过程先后顺序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分析报告。按分析报告内容与文字简繁程度分为:详尽分析报告和简单分析报告;按涉及内容、范围大小划分为: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进度分析报告。其中涉及内容、范围这种类型的经济分析报告,因经常使用,故作如下具体介绍:

◆综合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报告又称全面分析报告。这种分析报告,一般是从经济活动的全局出发,把某一部门、某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而写成的分析报告。它要求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抓住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带有关键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考核,研究经济活动的效果。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从经济效益入手,因为经济效益反映了一个企业总体综合情况,所以这种分析报告所写出的企业分析内容全面,有一定深度,对指导企业改进生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专题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报告又称专项分析报告。它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企业中某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以后写出的一种书面报告。它的内容,多数为结合中心工作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专门分析。例如,扭亏增盈中对亏损原因的分析,增产节约中对降低流通费用的分析,清仓中对库存结构的分析,原材料涨价中对企业消化能力的分析等。有的是直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产品质量分析、降低产品成本分析、记件工资问题分析等。有的是对重大经济改革、实施情况的分析,例如,粮食调价后,粮食市场问题分析;关于企业扩大自主权问题的分析等。这类报告内容单一,一般为一事一议,反映问题迅速、及时,分析问题深入、透彻,形式灵活,实用价值较高。

◆进度分析报告

进度分析报告多在旬、季、年末结合报表编写。报表为进度分析报告提供数字依据,进度分析报告为报表提供情况和文字说明。进度分析报告有具体反映某项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有短期经营、生产进度分析,资金运用、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分析。这种分析内容更为单一、具体,反映问题快;写作过程多用实际资料反映具体情况,分析评议极少。因此,实际部门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大多采用简报形式。

二、经济活动报告分析的特点

◆专业性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专用于经济领域,涉及工、农、商、金融、财政、税务等不同部门的各种专业问题。如工业经济活动中的产销、成本、质量等问题,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购销、库存、劳动效率等问题。它甚至还涉及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专门问题,如物价、消费等。因此,它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定量性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非常注重以数据作为分析和立论的依据。在内容的表述上,定量性的数字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对事理的分析往往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或与数据密切相关,其常用的比较、平衡、因素、动态等几种分析法,也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例如,对比分析法,就是将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等多种相对应的数字进行单向对比或综合对比。

◆检验性

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分析,检查经济部门和企业单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路线及有关财经制度、财经纪律的各项指标完成的情况,考核经济活动的成效,并对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影响其各项指标执行结果的各种因素。正因为如此,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检验性在具体的对比分析中就显得十分突出。

◆指导性

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与意义,就是通过分析总结,找到影响计划指标完成或未完成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总体经济效益的薄弱环节,进而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举措,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它对经济部门和企业的发展规划、工作重点与计划的制订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技巧及范例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概述、正文、结尾等几部分。

(一)标题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单从形式上看,狭义的理解可视其为经济文书的一个文种,即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广义理解,它则是某类文章的总称,即凡是对经济活动予以分析研究的文章,都可以视为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据此,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主要有两种: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

公文式标题。一般由单位、分析内容和文种组成,其文种常冠以“报告”。如《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二○○五年度营销业绩分析报告》、《市第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我市人才市场供求分析报告》等。

文章式标题。这类标题丰富多彩,没有固定的格式,通常是围绕文章的主题内容,充分彰显文章的理性与个性。单标题的如《网上开店:路宽灯绿没“警察”》、《外资并购在风险与利润的碰撞中提速》、《港人理财“四部曲”》等;双标题的如《是“清嘴”,还是“亲嘴”——清嘴广告玩悬念》、《物流人才急缺,业界着急——国际物流认证能否挺进中国》等。

(二)导语

导语即概述。一般包括市场目标现状、资料的来源、分析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等。要求言简意明。

(三)正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市场现状、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三部分组成。

◆市场现状

主要是陈述分析对象的发展概貌和现实状况,重点突出分析对象的规模、特点和主要数据,揭示对象的主要矛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为分析研究提供基础。

◆分析研究

这是写作的核心部分。根据调查、搜集得来的资料和数据,运用多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逻辑论证,进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部分的写作结构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并列式结构,即将数据和资料根据其内在的联系分门别类,继而对这些不同类别的资料逐一分析,然后根据经验和逻辑做出判断。这种结构适合于对宏观事物的定性分析。二是推导式结构,即将数据的资料按照其因果关系进行排列,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显示出事物发展的具体程度,这种结构适合于对微观事物做定量的分析。三是综合式结构,即将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研究结合运用,对分析对象既做定性的分析,也做定量的分析,以求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宏观的结论,主要描述事物的“可能性”和“趋势导向性”;另一种是微观的结论,主要是通过具体、精确的数学描述,判断事物量的变化以及由量的渐变而导致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