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1347500000053

第53章 会议场合怎样说话(2)

有些人胆小,当他们想在众人面前讲话时,舌头就发紧。不要问一些使人难于回答的直接问题使这种人感到难为情。相反,问一些你认为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例如,有关他们的工作、家庭或他们如何处理某一特殊情况的问题。有机会就表扬他们,拍拍他们的肩膀,帮助他们克服发言时的不安心理。

有的人有较好的意见和看法,但因为某种顾虑而沉默不语。对于这种情况,主持人应想办法打消这些人的顾虑,支持他们发言。有的人怕讲不好,被人讥笑,既想讲又不敢讲,会议主持人要寻找机会鼓励他发言,表示出对他的发言很感兴趣,促使他大胆发言。

(2)清高的沉默。

如果是与会人员清高闭守、不肯多言而保持沉默,这一类人往往是阅历较深、比较严谨、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一方面想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副清高不凡的架子。对这类人,主持者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尊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很重要。

(3)无所谓的沉默。

当会议议题与部分人关系不大时,有人会认为议题与己无关,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愿开动脑筋。会议主持者应采取恰当的方法把他们引导到会议议题上来,促使其思考问题。

(4)对立的沉默。

这类人要么是对议题有不同意见不想说,要么是对主持人有意见不愿说,就会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主持人应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不计个人恩怨,主动、热情地引导他们发言,以亲切的感情和语气使他们改变态度,并对他们的发言持重视态度,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对不正确的意见也不要介意。

当然,会议中还有一些出自其他原因的沉默现象。如:有的人不吭声是表示同意,有的暂时不表态是想听别人意见后再说,有的人不表态是没有新的意见等。这些情况均属正常,不必在意。

(5)离题万里的局面。

开会时经常出现离题的现象,甚至最出色的主持人也要想尽办法制止。这种现象出现过多的时候,会议就会脱离轨道,进程很慢。作为主持人,你的职责是善于把会议引上正轨。离题时不可强扭,也不能不扭。强扭会挫伤积极性,不扭就可能开成无效会议。你可以采用下面这几种方法:

接过讨论的某句话,顺势巧妙自然地引回到正题上来。你可以说:“这是个颇有意思的意见。可这对讨论我们的问题适用吗?”这样可能会使别人察觉到他们离题了,使他们回到讨论的议题上;

联系议论的某一层意思,提出新的话题引入到正题中;

用一句风趣的话截住议论而引入正题。

对付离题现象的处理绝对不能简单粗暴,而应尽可能采用不影响情绪和气氛的方式,用礼貌的形式提醒发言者。或者,如果可能的话,逐步把较远的讨论与眼前的问题结合起来,可以把大家引回轨道上来。如果还不行,就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已经说过的内容。这就会调整其方向,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议题上来。

(6)窃窃私语的局面。

当一个人开始与周围的人交谈干扰了会议时,你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不理睬他。总有些人不体谅他人的感受,你不得不容忍他们。

如果交谈达到必须加以制止时,你可以通过直接提问来试着打断交谈者。或者你也可以停止发言,等着他们安静下来。如果这也不管用,你可以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有什么要说的,请大声说出来,好让每个人都能从你们的讨论中获益。”

还有,如果你想制止他们,就请他们总结一下最后几个建议,并估计其可行性。他们在脑子里对这些或许不大清楚,说出来,他们就会注意了。

开会时的介绍技巧

会议开始时的介绍技巧十分重要。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会议开始顺利,则为会议的成功举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议开始时,主席应尽力吸引与会者的兴趣,满足与会者的需求,调动与会人员的积极性。有时会议成员之间并不相识,这将会影响会议的讨论及进行,所以在会议开始时需要做些必要的介绍。常用的介绍方法有:

自我介绍。与会者分别作一下简短的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身份、背景情况等。这种介绍可以是按一定次序进行的,也可以是随意的、无序的。介绍时,通常应起立、脱帽。

互相介绍。这种介绍将自我介绍与他人介绍结合起来,通常按照座位的次序或按事前编排好的次序进行。

主席介绍。由会议主席分别一一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情况,这一方法适用于主席对与会者的姓名、身份比较熟悉的情况。介绍到每一位与会者时,被介绍者应起立、脱帽向大家点头示意,有时也可做必要的补充。

名片介绍。通过与会者相互递交名片进行。名片通常印有姓名、身份等内容,呈长方形,长9~10厘米,宽5~6厘米,男子的可略大些,女子的可略小些。名片的颜色可以是白色、米黄色、浅灰色或浅蓝色,在左上角常用较小的字体写明身份、职务,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印出姓名,左下角和右下角可印出地址、邮编、住址、电话等。

会议主持的技巧

在介绍了与会者的情况之后,应设法使会议进入正题,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比较正式的会议,可以由主席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正式讲话开始;另一种是非正规的、非正式的场合,可由主席用一个与会议主题有关的故事或幽默玩笑引入正题。当然,这个故事或幽默玩笑必须与会场的气氛融洽,最好与会议的主题有联系。

会议是多人进行交际沟通的场合,在开始时即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或适宜的会议氛围对其顺利进展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主席具有较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主持会议经验。具体地,可应用如下技巧:

造成“我群感”。这种技巧是从心理上让与会人员对会议有一种认同感。也就是想方设法使与会者有一种对会议群体的强烈归属感。“我群感”对于调动与会者的积极性,承担其职责,增强会议内聚力,实现会议目标很有必要。主席可以在休会期间到与会人员中去,与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主席可以在会议中对此进行有意的强调,比如在讲话中重复使用“我们”、“我们的”、“我们这次会议”等术语,使与会者产生“我们”是一个整体的感觉;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你们”这样的说法称呼会议成员。另外,可以使用特殊的会议标志(如会议代表出席证、会标等),以造成会议群体与非会议群体之间的界限。

对所有与会者参加会议的目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组和归类。主席在掌握会议进程时,要注意这些目的是否达到。只有使会议既达到了组织者的目的,也达到了全体与会者的目的,会议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处理好会议的显在目标与潜在目标的关系,并在会议中尽快实现近期目标和较易达到的目标。会议的显在目标一般是主席在会议开始时明确、清楚地向全体与会者宣布的目标;会议的潜在目标是会议未公开宣布,但在实际上却随着会议的进行而逐渐达到的目标。对此,主席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灵活创造良好的会议气氛。同时,会议的目标有近期的、较易达到的和远期的、较难实现的之分。主席在安排会议时,应使近期的、较易达到的目标尽快实现,这样会使与会者兴趣增加,并激发其信心,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利用与会者的经验、专长。虽然会议开始时,与会者对于会议的情况还不甚了解,但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特殊的学识、文化、阅历和经验。主席应尽力调动这些潜在因素的功能,让与会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当然,提合理化建议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发言,也可以是在意见簿上留言。总之,想方设法使与会人员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

对与会者的错误采取宽容态度。会议成员有时会有不适当的言谈举止。对此,主席不宜采取激烈的批评态度,而应尽量宽容。随着会议的进行,相信他们会有所修正和改进,不适当的批评会破坏会议的气氛,使整个会议中的人际关系紧张,从而不利于会议目标的实现。当然,如果个别与会人员别有目的、蓄意破坏,则必须给予坚决的还击,不容他们的目的达到。

会议进行的技巧

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会议的真正成功需要主席在会议进行中做出不懈的努力,使良好的会议氛围贯穿始终。以下这些方法是会议主席经常使用的。

讨论。这是与会者进行交际沟通的主要形式,主席的基本责任之一就是鼓励和促进讨论。对于要讨论的问题,不要在讨论之前就规定某种答案,应允许各种不同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参加讨论的成员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都应服从于事实或真理。

主席在主持会议时,应注意让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讨论中虽然常有主要发言者,但不能被某几个人垄断;必要时可以限定发言时间。主席还应随时把握讨论的方向,使之不偏离主题。在讨论中,切忌发言之间毫无联系或交流,各唱各的调,问题分散甚至形成小群体。主席在这中间可以通过一些必要的插话、简短的小结使讨论问题集中在某一点上。有时,为了保证参加者都有机会发表意见,可以适当限制参加人数或分成小组讨论。分组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将专业、素质、年龄相近的人分在一起;另一种是将专业、素质、年龄不同的人分在一起。前一种方式有助于使讨论焦点集中,便于形成融洽的关系;后一种方式有助于从各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问题,避免片面性。

提问。主持会议的一项重要技巧是善于提出问题。提问可以吸引全体与会者的注意力,也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提问时,要注意把握时机,问题要明确具体,切忌语言含糊。例如,当讨论已涉及某个问题但焦点又不十分明确时,及时地提出问题,常能使讨论形成高潮。

提出的问题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人将问题分为开放型问题与封闭型问题。前者指没有任何固定答案,由被问者自由回答的问题;而封闭型问题是指提问者已设计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被问者讨论这几种答案的利弊。还有人将之分为全体问题与个人问题。前者指主席对全体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后者指对某一与会者提出的问题。

对不同意见的处理。会议进行中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甚至出现争执,这也是会议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与会者的素质、阅历、观点各不相同,他们对问题的解释也就各不相同。主席在处理不同意见时应把握的原则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引导不同的意见向会议的主题靠拢。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主席对不同的意见进行深思熟虑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在提出之前,必须有足够的把握,让与会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而结束争论;

对争论双方或各方的观点加以澄清;

分析造成分歧的因素;

研究争论双方或各方的观点,了解协调的可能性;

将争论的问题作为会议的主题之一,展开全面的讨论,以便把会议引向深入;

若分歧难以弥合,那就暂时放下,按会议议程进入下一项。

重视主持者的语言技巧

对于拖沓冗长、于解决实际问题毫无帮助的大头会议,人们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一次会议下来,与会者觉得时间没有白费,该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思想上的分歧得到了统一,组织内生动活泼一团和气的局面得以保持甚至有所加强,这样的会议可称得上是成功的会议。领导者主持会议的水平关系到会议的成败。失败的主持就如同一个糊涂的舵手,人们不知道他会将航船引向何方。这样的会议或是人人“金口难开”沉闷乏味,亦或是唇枪舌剑吵作一团,人们的感觉就是“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人进行了一次错误的讨论”,所产生的离心力对组织团结的破坏是巨大的。因此作为会议主持的领导者必须明确开会的目的,把握会议的主题,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成竹在胸。

会议中如何营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