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精商三经
1357100000015

第15章 上篇(14)

尽管在1976年6月盖蒂去世后他的子女没能将他的事业发扬光大,但盖蒂生前创下的辉煌足以使他名垂千古。他经商过程中的两次把握机遇大胆投资的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4.先发制人,要准更要快

对每一位经商者来说,机会都是均等的,有眼光是第一步,但出手果断,快字当头却是抓准时机最重要的一步。

美国南北战争快要结束时,市面上的猪肉价格十分昂贵。亚默尔深知,这都是战争造成的,一旦战争结束,肉价就会猛跌。亚默尔有读报的习惯,一天,他拿起一份当天的报纸,看到一则极普通的新闻报道:一个神父在南军李将军的管区遇到一群儿童,他们是李将军下属军官的孩子。孩子们抱怨说:他们已有好些天没有吃到面包了,父亲带回来的马肉很难下咽。亚默尔立即得出如下判断:李将军已到了宰杀战马充饥的境地,战争不会再打下去了。

亚默尔立即与当地销售商签订了以较低的价格售出一批猪肉的销售合同。条件是,付货时间推迟几天。

果然,战争很快结束,猪肉的价格暴跌,亚默尔从这笔交易中轻松地赚了100万美元。

1875年春天的一个周末,亚默尔同夫人商量好外出郊游,突然报纸上一则看来并不重要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消息报道了墨西哥的一种牲畜病例,而那种病好像是由一种瘟疫引起的。当时,亚默尔已开始经营肉类生意。他的目光停留在那条消息上,脑子飞快地转动着。他想,要是墨西哥真的发生了家畜瘟疫,美国邻近的两个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势必将受到传染。而这两个州是美国肉类食品的供应中心,一旦发生瘟疫,整个美国的肉类供应必将严重短缺。经过一番盘算,他一把抓起电话,拨通了家庭医生的号码,问对方想不想去墨西哥做一次旅行。这个突如其来的建议使医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亚默尔不容医生多想,便请医生放下手头的一切,立即赶到他郊外野餐的地点当面商量。医生赶到郊外,亚默尔已经游兴索然,他的整个身心早已被大生意占据了。他请医生立即赶到墨西哥去,实地查明一下那里是不是真的发生了瘟疫。医生第二天到了那里,迅速把所了解的情况告知了亚默尔,证实了他根据报纸的消息作出的判断准确无误。

亚默尔掌握了这一情报后,便快速行动起来,他集中了全部能够动用的资金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抢购了大批肉用牛和生猪,把它们运到美国东部。不久瘟疫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传播开来,美国政府严厉禁止这两个州的一切肉类食品外运,市场上肉类食品紧缺,价格猛涨。而备货充足的亚默尔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赚了600万美元。

可亚默尔不无遗憾地说:“我本想让医生立即动身去墨西哥,他延误一天使我丢掉了100万美元。”

对于商机,准是要求经营者的判断无误,但这还不够,更要快,只有快才能把它抓住。

“快”字能赚大钱,亚默尔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把握机会对于商人成功所具有的意义。该出手时就出手,成功就离你不会太远了。

5.抓住信息,准确把握机遇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而经商实践证明,信息也是金钱。

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我们经商的基础。所以,捕捉信息,就等于捕捉了成功的机遇。

金娜娇,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的传奇人生在于她由一名曾经遁入空门,卧于青灯古佛之旁,皈依释家的尼姑而涉足商界。最后还成了京都龙衣凤裙集团公司总经理,下辖9个实力雄厚的企业,总资产已超过亿元。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才使她能从中国传统古典中寻找到契机;又是她那种“打破砂锅”、孜孜追求的精神才使她抓准了一次又一次创业机遇。

1991年9月,金娜娇代表新街服装集团公司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在返往南昌的回程列车上,她获得了一条不可多得的信息。

在和同车厢乘客的闲聊中,金娜娇无意得知清朝末年一位员外的夫人有一套服装,分别用白色和天蓝色真丝缝制,白色上衣绣了100条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金龙,长裙上绣了100只色彩绚烂、展翅欲飞的凤凰,被称为“龙衣凤裙”。金娜娇听后欣喜若狂,一打听,得知员外夫人依然健在,那套龙衣凤裙仍珍藏在身边。虚心求教一番后,金娜娇得到了“员外夫人”的详细住址。

这个意外的消息对一般人而言,顶多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有谁会想到那件旧衣服还有多大的价值呢?知道那件“龙衣凤裙”的人肯定很多很多,但究竟为什么只有金娜娇才与之有缘呢?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如果没有行动,就不可能赢得任何机会。

金娜娇得到这条信息后心更明眼更亮了,她马上改变返程的主意,马不停蹄地找到那位年近百岁的员外夫人。对于服装有潜心研究的她看到那套色泽艳丽、精工绣制的龙衣凤裙时,也被惊呆了。她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款式的服装大有潜力可挖。

于是,金娜娇来了个“海底捞月”,毫不犹豫地以5万元的高价买下这套稀世罕见的衣裙。机会抓到了一半,开端比较运气、比较顺利。

当然,到现在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机遇一个偶然,如何才能使其变为现实呢?回到厂里,她立即选取上等丝绸面料,聘请苏绣、湘绣工人,在那套龙衣凤裙的款式上融进现代时装的风韵。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设计试制成当代的“龙衣凤裙”,一款新式服装给开发出来了。

在广交会的时装展览会上,“龙衣凤裙”一炮打响,国内外客商潮水般涌来订货,订货额高达1亿元。

就这样,金娜娇从“海底”捞起一轮“月亮”,她成功了!从中国古典服装出发,开发出现代型新式服装,最终把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变成一个广阔的市场。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成功的机会在于挖掘,即使是一条不起眼的信息,也可能蕴含无限的商机。

6.瞅准行业趋势,用变化的眼光看市场

墨守成规的思维阻碍人的观察力,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市场也一样。只有用变化的眼光才能紧随变化无常的市场,洞悉行业发展趋势,抓准深藏在市场中的机遇。

经验对于商人而言是十分宝贵的。一个人从对经商一窍不通到对商务很有阅历,那可是极不容易的。他那一脑袋经验知识都是金钱和心血换来的呀!所以,一般资深的商人是极看重自己的经验。遇上什么难题时,总习惯于用以前曾经成功的方法来解决。如果行市没有大的变化,他那些方法常常成功。

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情况瞬息万变,新招怪招层出不穷。如果思想僵化,固守以往的经验,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把自己的公司引入绝境。

在大公司,一个经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以把他换下来,另请高明,另用新法,问题总还可以解决。小商小店就不同了,生意人总不能自己炒自己的鱿鱼。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观念。但话是这么说,真正做起来又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经验在大脑里越积越多,甚至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时,他是很难用新眼光来看问题的,总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模式来评判情况。这就叫做墨守成规,叫做思想僵化。越是成功的商人,就越容易陷入这样的困境,就越难适应新的环境。特别是当他有了一定的家产,就越趋向于保守。他得守住这来之不易的财产。经验告诉他,不能标新立异,还是经验可靠。外边新的东西对他来说是可怕的和充满风险的。

曾有记者问过皮尔·卡丹是如何越过那些事业发展中的绊脚石而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问题。他毫无保留地说:“思维创新!然后为之付出实践,再不断地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皮尔·卡丹先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都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

在设计女性时装上的成功,并没有让皮尔·卡丹停止创新的步伐。酷爱钻研、敢于创新的他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时装作为人类点缀世界的装饰物,不应该仅仅为女性所独有;男人也需要装扮自己,忽视了男性,就等于放弃了50%的市场。皮尔·卡丹决心要打破女装一统天下的格局。

在当时的法国时装界,有一种沿袭多年的传统,认为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只能问鼎女装,设计男装会被人们指责为离经叛道。对于这一点,已在巴黎时装界闯荡多年的皮尔·卡丹当然不会不知道。但是,强烈的创新欲望,促使他大胆地涉足男装领域。不久,他设计的系列男装便问世了。

1959年,皮尔·卡丹又一次在巴黎举办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既有女装,也有男装。他的这一举动在巴黎时装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业界人士纷纷指责他的这种“离经叛道”。一时间,皮尔·卡丹成为众矢之的,在名誉上和经济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但是,皮尔·卡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不断地反问自己:“男人怎么了?难道男人就不配穿自己喜欢的各种款式的衣服吗?”他继续设计男装,并坚持聘请时装模特做表演,而且规模比以前更大。他坚信:男装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果然,没过几年,皮尔·卡丹便迎来了男装市场的春天。他设计的系列男装很快占领了法国男装市场的半壁江山。

皮尔·卡丹是一个非常富有创造性的人,他具有独特的商业眼光,加之他的锐意进取精神,不久就打开了时装业的新天地。在法国,时装业本来是一个限制极严、顾客有限的特殊行业。巴黎时装店虽多,但够得上“高级时装”水平的服装企业也只有23家。皮尔·卡丹首先意识到,高级时装只有在群众中开辟市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1953年,由于他改变了时装经营的方式,把量体裁衣、个别定做改成小批量生产成衣,并不断地更新款式。这样做,事实证明是非常正确的,给他的服装业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小批量投放市场的时装,既不落套,又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这无异于给他自己的设计做广告。而喜欢他作品的女子都有可能穿上他设计的长裙,这又打破了服装的阶层局限,可以说是服装业的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