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378100000014

第14章 人脉决定命脉——18岁以后懂点社交心理学(2)

我们对人产生好感甚至喜欢上别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其实,上下学、上下班时,从不相识到面熟的这一过程,都会成为开始喜欢别人的契机。

当我们被问到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人,是什么魅力吸引了你时,一般我们都会列举这个人的相貌、人品为理由。但是,当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也可能会对他抱有好感。我们一般不会注意上下学、上下班时那些面熟的人的相貌和衣着,也看不出他们的行动中有什么醒目的特征,只是看着他们沉默站立的身影。但随着每天的重复、看到对方次数的增多,我们对对方的好感也会增强。这就是“曝光效应”,即仅仅因为与对象人或对象物接触次数的增多,对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的好感也会增强。

因为懂得了这一道理,一位推销团体险的推销员获得了良好的业绩。

谁都知道,如果想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必须先说服公司的领导,不过,这些领导通常都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与人闲聊。因此,一般的推销员,只要遇到某领导有一点空闲时间,便抓住不放。结果,虽然是长谈了,却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导致推销失败。

而这位成功的推销员则不同,他不求与客户一次见面时间长,只求见面次数多。只要见到对方很忙碌,他便迅速地离去。对方心存感谢,对他产生了好感。如此三番五次后,对方被感动了,最终答应投保。

推销员的故事就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增加对方喜欢自己的程度,不妨多制造见面机会。

另外,我们对离自己距离近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心理学称之为“接近性因素”。在单位或者教室里,我们更容易去亲近那些座位离自己近的人。同时,如果对方离自己越近,见面的几率就会越大。因此,曝光效应和接近性因素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关系的。这二者都可以起到缩小心理距离的作用。

美国的心理学家康恩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与异性谈话时,一般人会对多大距离的男女产生好感。

在这项实验中,如果被测试的对象是男性的话,就叫两名女性去跟这名男性进行谈话,其中一名女性坐在距离他五十公分的沙发上,而另一名女性则坐在距离他两公分的椅子上。谈话时,这两名女性的态度完全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男性对坐得离自己较近的女性,更容易产生好感。

同样,实验的对象换成女性时,也是对身旁距离近的男性更易产生好感。

这就是所谓的“接近性因素”的功效。因为,彼此距离缩短的同时,双方的戒备心理也开始放松,而且有产生亲密感的心理倾向。因此,要想缩短与某人的心理距离,可先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

仪表效应:诚心、自信

娜娜长得天生丽质,走在大街上,往往能赢得很高的回头率。娜娜有很多的追求者,但娜娜一直暗恋着的是同事小徐。

一次,长得很帅的小徐主动提出与她约会,娜娜简直是心花怒放。在约会前一天就开始琢磨着怎样打扮自己,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还有是穿有蝴蝶结的鞋子还是穿性感一点的靴子……后来,娜娜听说男人们都喜欢性感“V”字露背装,以及走T台的美眉才穿的狂野高跟鞋,于是,娜娜决定浓妆艳抹,让自己彻底改变一下形象。

一路上,娜娜觉得旁人看自己就像看怪物。准时到了约会的地方,娜娜满脸喜悦地走到小徐的面前时,这位心目中的王子一脸无辜和懵懂,且略带羞涩地冲她说:“sorry,我不需要服务。”

看着王子头也不回地离开,娜娜又生气,又觉得很没面子:“他把我当成什么了?难道他真的没认出我来?”

事后,娜娜总结了经验,她知道小徐对她的爱是纯洁无瑕的,自己也应该以本色对待。在这种场合,越是浓妆艳抹,越表现出自己的不自信,越无法给别人带来好感,更谈不上打动心上人的心了。

很多人会说:我不会以貌取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和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对我们的判断,也许这种判断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无论承认与否,我们都在留给别人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印象,这个印象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生活,甚至对我们的将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英国心理学家米谢尔·阿盖依儿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证明当信号和非言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言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而且非言语交际对交际的影响是语言的43倍。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也发现,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在一次交往所传递的信息中,占到55%,而言语仅占7%。

仪表是个人、组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适当的仪表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提升人的涵养,增进了解沟通,细微之处显真情。对内可融洽关系,对外可树立形象,是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仪表,尤其是服装和表情,不仅关系着别人对你的认识,而且对你本身的性格及心理状况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比如,在服装上,蓝色的衣服能对人起到一个平静心理的作用,有效地削弱烦乱的情绪;红色的衣服能煽动人的热烈情绪;黄色衣服显得高贵有气质;黑色衣服则显庄重……

心理学家指出,对于不善交际者而言,一般都是在非言语交际上存在着障碍:一是对非言语信号的译码差,即不能灵敏地感受到或了解对方非言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二是对非言语信号的编码差,即不能用非言语信号(如眼神、躯体语言等)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会用非言语信号来辅助言语交际。

阿成是一个很诚恳的人,熟悉他的人都夸他老实、、直肠子、好心眼。他与朋友合伙做生意,从来不会因为钱的事跟朋友闹矛盾。

不过,阿成也有苦恼的时候。前些天,他和朋友一起到外地旅游。途经某地时,朋友约他去见一个重要人物,据说这个人物对他们的生意很有帮助。

朋友知道阿成不修边幅,见面之前,特意嘱咐阿成,注意一下自己的行头。不说西装革履,至少穿着得体大方。可是见面时,阿成的装束让朋友大跌眼镜:依然穿着一条不知从哪里淘来的蜡笔小新大裤衩,一件黑色的T恤,脚上穿了一双运动鞋,还有那刚在旅途中被风沙骚扰过的头发……朋友赶紧要求他换一身行头,至少把头发洗洗吹吹,再把那蜡笔小新的大裤衩给换了。可阿成就是不在意。

结果那个传说中的重要人物是一个很注重仪表的人,见阿成第一眼,他就没有谈下去的念头,他认为阿成很不重视这次谈话。

本来就对阿成没好感,可阿成仿佛没觉察似的 ,开门见山就直奔谈话的主题。整个谈话,简直就是阿成一个人的独白。幸好朋友在一边偶尔插上几句,尽力挽回了点面子。对方看看时间,推说临时有事,就把他们俩送出来了。

这次糟糕透顶的谈话让俩人很丧气。阿成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和别人谈话的时候没有像今天这样无厘头呢?

场合不同,对象不同,我们对自己打扮的要求也不相同。当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不会太注重仪表;当见面的对象是陌生的重要人物时,仪表当然应该注意一点,至少要穿着得体,看上去干净利落,这表示对一个人起码的尊重。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曾有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适度原则:对朋友也要把握分寸

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深受世人敬仰。并且他还是一个颇具智慧的人。

一天,富兰克林和一名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看到前面不远处正走着一位妙龄女郎。富兰克林认出她是政府的一位职员,平时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总是修饰得大方得体、光彩照人。突然,那位女郎脚下一个趔趄,身体失去平衡,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助手要大步上前去扶她,富兰克林却示意他暂时回避。于是,两人暂时躲避在一拐角处,悄悄地注视着那位女职员。只见那位女职员站起来,环顾四周,掸去身上的尘土,很快恢复了常态,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等那位女职员渐行渐远,助手迷惑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富兰克林淡淡一笑,反问道:“年轻人,你难道就愿意让人看到自己摔跤时的窘迫样子?”助手恍然大悟。

在人生的旅途上,谁没有“摔跤”的时候呢?摔跤时,人们会备感尴尬、狼狈、脆弱和痛楚。此时,人们最需要拥有一个抚平创伤、恢复自尊的时间和空间。

朋友有困难时,我们为朋友会两肋插刀,会义不容辞地帮忙。总之,我们对朋友有着无尽的关爱。但是,这种关爱有时会成为朋友的一种负担。

对于朋友,我们只能建议,只能提供我们的想法让他参考,但无权替他作出任何的决定。凡事皆有度,过分强为,是不明智的。客观地来讲,我们只是朋友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感同身受者,所以,我们劝告的出发点并不一定适合于他,或是并不符合他实际的生活状况,只能由他自主选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把握“适度原则”,“适度”就是指跟某个人交往不过于亲密也不过于疏远。“适度原则”不仅适用于同普通人的接触,也适用于朋友。不要认为是好朋友就可以“随便”,朋友之间也是要把握分寸的。

小李刚毕业没多久,怀着十二万分的感恩之心到新单位报到。当她的很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的时候,她已经安然坐在这家跨国公司的某个小方格里开始她的职业生涯,这让她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也让她对自己的顶头上司王女士的力荐心存感激。小李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干。”

小李工作很认真,对同事很热情,相应地,大家对她的评价也不错。渐渐地,小李把大家当成了亲人和朋友。小李心里想:外企并不像他们说得那么复杂呀,起码我在的这个部门人情味还挺重的。因为觉得同事们都很好,小李也尽力帮助别人,比如说帮张姐复印资料,每次可都是一大沓,起码半小时;帮王女士修改计划书,她总能在其中发现不少的语法错误,王女士总是懒得自己动手去改。每当别人说“谢谢”的时候,小李心里都很美。

到后来,因为顺路,小李主动提出帮王女士买早餐。“王女士对自己挺不错的,作为一个朋友,偶尔买次早餐也是应该的。”小李这样对自己说。直到有一天,小李无意中听到别的部门的人说到自己:“那个新来的小李呀,一看就比较小家子气,做个助手应该还不错,成不了大事。”“你觉不觉得她挺爱巴结人的?”听完这些闲言闲语,小李感到自己很委屈。

别人有困难,作为一个朋友帮忙是应该的。但平时也主动地献殷勤,这就有些谄媚的成分。小李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和朋友相处的这个“度”。

朋友之交在于信、在于义,但是之所以为朋友,在于保持适度的距离,不要以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就是唯一。我们有义务为朋友提供帮助,但是,我们没有权力要求朋友一定得服从我们的意见而强人所难,这是谁也不愿接受的。适可而止,是维系友谊以至于一切社会关系的艺术。凡事总有一定限度,朋友之谊、同事之道,取决于我们的真诚胸襟。

人们都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都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都有自己的主见。朋友只是相互勉励,坚定其志向,并不是相互依从与服从的关系。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谁也不能代替别人思考,谁也不能代替别人选择什么!我们只要将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委婉地告诉朋友,至于是否听取,取决于他自己,应当由他自主决定。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替他人设计。任何人都是独立的,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其对生活的感受都是独特的。

竞争优势效应:我+我们=完整的我

一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不料,飞来了一只鹬鸟,伸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两张壳,紧紧地钳住鹬鸟的嘴巴。

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

河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鹬鸟。”

两个谁也不肯松口。这时,一个渔夫看见了这种情景,便走过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一起捉走了。

还有这样一个笑话: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邻居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

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

前两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上帝满足了他,然后询问他第三个愿望。

这个人想了想说:“请你把我打个半死吧!”

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的事情,常常会发生。它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多么强烈,不惜害己,也要损人;拼着自己与对手同归于尽,也不想给对方让步。

第二个笑话经常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一个妻子因为丈夫出轨提出离婚。根据法官的判决,妻子应该把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丈夫,因此,妻子开始出售自己的车、房,甚至将自己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车子和房子以十美元的“天价”贱价出售,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丈夫得到这笔财产。

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当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时,人们必然会奋力争取,就算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即便是在双方拥有共同的利益时,人们也往往因为优先权而竞争,而非选择有利于双方的“双赢合作”。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竞争优势效应”。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心理实验:让参加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不能商量,分别在纸上写下自己想得到的钱数。要是两人的钱数之和恰好等于或小于100,那他们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若两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例如是120,那两人就要给心理学家60元。结果怎么样呢?基本上没有一组学生所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要付钱给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指出,因为缺乏沟通,人们在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依旧会选择竞争。不过,要是双方事先已商讨过利益分配问题,达成了共识,双赢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在该实验中,倘若允许参与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的话,那么结果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想消除“竞争优势效应”的消极作用,就一定要推崇“双赢理论”。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世上不存在绝对的我,惟有融入“我们”的“我”才是“完整的我”。

下面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