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378100000002

第2章 心理学入门——18岁以后必知心理学常识(1)

人格的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2008年7月1日,北京籍男子杨佳带着一把20多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闯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用刀连续袭击9名警察和1名保安,导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而后被制服。

被擒后,他没说一句话,只是不断喘粗气,喉咙里发出“嗬嗬”的低吼声,双眼通红,手上粘满鲜血,白色T恤的左半部已被鲜血浸湿。脚底下,是那把20多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带着血。

在紧急支援的持枪特警出现之前,被多位民警制服的杨佳暂时被反铐在办公室内。一支枪对准了杨佳。他终于开口:“你开枪把我打死吧,我已经够本了。”没有任何忏悔的意思。

一位权威人士透露,在一度拒绝配合警方录口供之后,杨佳首度解释犯案动机的第一句话赫然是: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人们在感到震惊之余,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根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评定,杨佳并不存在精神问题,也不是精神分裂,意识也很清醒。从目前情况看,很有可能是人格上有问题。据此,心理专家分析,杨佳可能是偏执性人格和攻击性人格的结合体。

专家所说的“杨佳可能是偏执性人格和攻击性人格的结合体”,意思是说,他的人格出了问题,有了障碍。人格有障碍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骂人的话也常常与“人格”搭上边,如:“你的人格不健全!”“人格有缺陷!”“你有人格障碍!”

如果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这样的评论,我们会不假思索,本能地反击过去——“你的人格才不健全呢!”“你的人格才有问题呢!”很显然,他人说我们人格有缺陷,并不是什么好事,也是我们极力否认的;而当我们听到他人赞扬我们有“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欣然接受,并高兴不已。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通俗被称为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也会根据在戏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而戴上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摘掉面具后才是真实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才智、价值观、期望、感情、仇恨以及习惯构成,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人格不仅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这也决定了你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和将来都是什么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是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它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满足自己。

“超我”与“本我”相反,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它就像一个执法机关,随时监督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

“自我”则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一个人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对自身与社会的理智的认识。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它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欲望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比如,抑制自己的欲望。虽然饿,但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都是“自我”的控制和压制。

然而,“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是不稳定的,有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产生人格问题。

刘薇今年25岁了,至今还没有男朋友。主要是因为她家教比较严,父母亲不让她在外面胡乱认识男人,他们说,碰到合适的会给她介绍。在他们看来,主动地去找男朋友的女孩都比较轻浮。刘薇也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于是刘薇将那些追求者全部打入冷宫,不再来往。

但在生活中,刘薇很想引起男性的注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网友,每天他都准时上网。她感觉和这个朋友聊天很放松,生活中遇到的事都给他说,有的时候甚至想打电话。刘薇自己有时候也纳闷:我一面排斥男人一面又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是不是我有什么毛病?

当然了,刘薇没有什么毛病。这只是她在人格上的一种冲突。一方面,她觉得应该听父母的话,自己要做个守规矩的女孩,不能在外面瞎谈朋友,不能影响了自己的名誉;另一方面,她希望被异性欣赏与接纳,所以在与男性电话聊天时满足了心理需要,所以她就会出现一方面拒绝男性的追求,一方面又想打电话给他。这就是她的“本我”与“超我”在不断地斗争。

刘薇需要做的是逐步改正自己的观念,毕竟现在不是封建社会,女孩子也可以有正常的男女交往;另外,交往中也要自重,避免轻浮。总之,要协调好“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尤其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乔韩窗口理论:帮助你认识自我

苏格拉底晚年的时候,很想点化一下学得很不错但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个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来将我的学说传承下去。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能帮我找找吗?”助手说:“好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

果然,这位助手一诺千金,他不辞劳苦地寻找着苏格拉底事业的接班人,可是他找来的人都一一被苏格拉底婉言谢绝了。有一天,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已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点化他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都远不如你……”可助手仍然不明白,只是向老师保证:“我一定加倍努力,就是找遍天涯海也角要把最优秀的人给您找出来。”半年后,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找到。助手非常惭愧,流着泪对老师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伤心地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了……其实,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未说完,一代伟大的哲人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助手始终没有参透苏格拉底的话,他不知道也不敢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最优秀的人,不禁令人感到惋惜。那么,你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有没有同样的困境呢?

美国心理学家乔(Jone)和韩瑞(Hary)对于“自我认识”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提出关于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

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这部分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秘密的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部分;未知的自我,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苏格拉底临终时说的话,为我们揭示出了一种深层次的人生真谛:人,不能没有自信。因为缺乏自信,助手没能完成苏格拉底的未竟之业,让自己的恩师遗憾而终;这则故事另外一层更重要的意义是:人,更难做到的是认识自己。

有些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些人则正好相反: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既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优点又能清楚自己缺点不足的人,就是最具有智慧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像苏格拉底一样聪明有智慧。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将自己置于局外人的地位客观地观察自己。我们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感到迷惑,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这样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因此智慧的古希腊人就会有这样一句古老的格言:认识你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呢?下面这则故事或许能够给朋友们一些启发:

一个替人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这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打扫干净。”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挂了电话。孩子的哥哥在一旁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故事中的孩子十分聪明,因为他学会用旁敲侧击的办法来认识自己,更因为他敢于尝试去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关于认识自我,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三种渠道:

1. 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

与他人的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镜我”,是根据他人的判断而反映出的自我概念。从幼年到成年,我们从简单的家庭关系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会到复杂的人际关系。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

2.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成就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优点。

3. 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这一点看似容易,其实做到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试着认识自己:

第一,自己眼中的我。指个人眼中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第二,别人眼中的我。指在与别人交往时,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情感反应而感觉到的我。不同关系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是不同的,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认识;

第三,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我。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这三个“我”的比较分析来全面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己。

何谓性格:你是怎样对待生活的

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声音嘹亮。天亮后,被主人捉来杀了。

第二天,又有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后,又被主人捉来杀了。

邻居感到很疑惑,问到:“这些公鸡每天报晓都挺准时的,你为什么要杀他们?”

那人说:“早晨我喜欢晚起,它们叫得太早了。”

邻居说:“这不是它们的过错,公鸡报晓是天生的,你难道不能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吗?”

“这个很难,”那人说,“我曾想割掉它们的嗓子,后来又想扎上它们的嘴,可这样太麻烦,而杀掉它们却很省事。”

“那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睡觉的习惯呢?”邻居疑惑地问。

“改变我的生活习惯,这怎么可能呢!我是主人,它们应该按照我的要求。”那人说。

于是那人一直保持着杀鸡的习惯。

公鸡很可悲,竟然遇到了一个愚蠢的主人;这个主人更可悲,因为他总期待外在事物都能按自己的需求而改变,愚蠢而不自知。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挫折与麻烦。如何解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都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性格。有许多人遇到麻烦就怨天尤人,总是寄希望于外在的事物发生改变来使事情变得顺利。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幻想一切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意,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学会从自己开始作出变化,才能使人生变得顺利。

我们常听人说:性格决定命运。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皆源于我们的性格。性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众多方面,因而我们在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时候,要首先要去认识自己的性格。然而,什么是性格?

翻翻心理学教科书,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定义: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拿一个男人来说,他对信仰忠诚、热爱,对学习工作认真踏实,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表现出和蔼可亲,对自己始终谦虚谨慎。像这种对事业、对学习、对朋友和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如果经常贯穿在他的行为的全部过程中,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构成了这个男人的性格特征。至于那些偶尔表现出来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和一时一事的举动,就不能构成他的行为特征。仍以此人为例,他本是一个勇敢的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一丝犹豫和震惊,但不能因此就说他是个性懦弱者。

反过来说,一个总是畏首畏尾的人,在激怒的情况下,也可能做出冒失的举动,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他是个勇敢的人。

性格在其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等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而性格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性格左右着兴趣的发展方向,也制约着能力的发展方向,也制约着能力的发展水准。

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它是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渐发展起来。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自我调整而发展改造的。因此,性格具有可塑性。

晓晶,22岁的漂亮女孩,正在读大三。晓晶最近很苦恼,绝大部分苦恼来自人际关系。

准确地说,晓晶的人际关系问题,恰恰在于几乎没有人际关系。例如,她的宿舍里一共有六个女生,刚来的时候大家互不相识,个个奉行“等距离外交”政策。时过不久,另外的五个女生就扎成了堆儿,晓晶成为孤家寡人。经常的情形是,那五个女生一起去上自习、逛街、看电影,晓晶则一个人呆在宿舍里。那五个女生不是有意拒绝晓晶,而是忘记了她、忽略了她,仿佛她是寝室里可有可无的人。

韦老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决定与晓晶进行一次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晓晶眼睛不看韦老师,就那样一字一句地说着,仿佛是对着墙壁说话,也好像她的心理咨询老师如空气似的。由此,韦老师就断定:这个女孩正处在严重的心理危机之中。

韦老师根据掌握的情况,决定对晓晶进行心理引导,以期达到性格塑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