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378100000029

第29章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8岁以后懂点财富心理学(1)

鲶鱼效应:让财富快快增长

从前,挪威人经常从大海里捕捉沙丁鱼。然而由于沙丁鱼是一种不易成活的鱼类,尽管鱼贩们想方设法地让沙丁鱼活着,但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死亡。因此,市面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的沙丁鱼高出几倍。后来,人们发现有一条渔船能够将活鱼带回港。人们调查询问原因,才发现鱼槽内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让人们知道:沙丁鱼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日常生活中的安逸,事业的稳定,满足于现在的财富,会促使产生消极的情绪和不思进取的态度。

在财富的积累上,不能够安于现状,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有时外界的刺激,能促使大脑在紧张的情绪中,保持机体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更好地做事情。如果只想守着现在的财富过一辈子,坐吃山空,往往会在竞争中或社会的进步中慢慢落伍、退步、消失,财富也随之被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之中。

在如今的社会中前行,如同在逆水行舟,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懂得这个道理,在财富的积累上,就更应该学会积极主动。

王泽和王凯是高中同学,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都没能上大学。于是俩人都跑到福州谋生路。最初,两人一起去服装厂给人家打工,挣了一些钱,后来各自开了一间不大不小的普通服装店,算是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王泽循规蹈矩地经营着小店,比起给人家打工,自己干很舒心,而且钱也不少挣。干了几年后,王泽买了一套小型房。总的来说,虽然平时挺累,但有闲钱可以泡泡酒吧,打打牌,生活也算比较滋润。王泽对这种生活很知足。

王凯则不同。他对自己一直销售这种低端货很不知足,一是利润太少,二是这种薄利多销的方式在福州这块地面上已经饱和;另外,产品单一,很容易受市场负面的影响,他看到市场时时存在着危机。于是王凯细心观察市场,多累积人脉,准备逐渐向中高档市场发展。

五年后,王泽因为受市场的影响,产品一直滞销,王泽害怕这样下去钱会越赔越多,于是关门大吉,改行给别人打工。而这时王凯则成了当地众多知名品牌的代理经销商。他已经买了两套房,买了私家车,而且,还准备向房地产行业进军。他与王泽渐渐拉开了差距。

王泽因为安于他自己的“滋润”的生活,被他这种生活消磨掉了斗志,所以生活混得越来越差;王凯看到了潜在的危机,危机刺激他一直寻求突破,最终取得了成功。王泽与王凯的事例说明,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人,注定要被社会所淘汰。

当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将来买房、养孩子的压力会凸现出来,这个时候抱怨、惆怅都于事无补。我们要学会将压力转化成动力,把抱怨用在如何取得财富的心思上。如果面对财富上的成功望而却步,只满足于生活的安逸,最终将导致永远积累不起属于自己的财富。

古人说:“君子爱才,取之有道。”人们喜欢钱本无可非议,但是取得财富,必须要用正当的手段。想不吃苦,就能轻轻松松地挣钱,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蜗居》中的海藻,就是因为看到姐姐奋斗的艰苦便心生畏惧,走上了“第三者”的道路,最终落得一个令人痛心的结局。

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赚了一元钱

赵杰在一家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刚来公司上班的时候,老总非常器重他,对他委以重任,手头有什么事总是交给他去干,并给他充分发挥才干的空间。

有一次,赵杰因为有工作没做完,周末来公司加班。正巧老总也来办公室拿些东西,注意到一些细节:赵杰在随手记录东西的时候,信手从抽屉取出一张A4打印纸,记下寥寥几个字,然后就把这张纸给“报废”了,扔进垃圾桶,而在桌子的一旁,放着成沓的便签纸却不用。

在一间办公室,老总发现灯还亮着,而当天正是晴空万里,室内的光线非常充足,根本不用开灯;办公室的窗子开了一个十几公分的缝隙,空调却在运行着……

看到这些,老总很生气,当面责怪赵杰不懂得节约。赵杰听了,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本来自己加班加点地干活,应该受到表扬才对,老总不应该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指责他。不就是一张纸、一度电嘛,何必小题大做?再说了,用干净的A4纸记录东西也是为了工作,开灯只是大家忘了关开关而已,窗户开条缝隙也有利于空气对流呀,有必要管得这么严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看重的是财富的创造,对于节俭似乎注意不够,有时甚至认为这是小家子气。所以,我们上班时不会珍惜几度电、几张纸,在家不会珍惜锅碗瓢盆,买东西也不会计较几块钱。殊不知,节俭也是理财的一部分。学会了节俭每一分不必花费的钱,你也就学会了对财富的运用和创造。

有台湾“经营之神”、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之称的台塑总裁王永庆先生生前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他的这一思想被台塑集团员工奉为经典,并被岛内外企业管理者称为“王永庆法则”。其实,不仅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也应该把这条法则贯穿到我们生活中,作为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赚钱要依赖别人,节省只取决于自己。获得财富,不仅要靠自身努力创造出经济价值,还要做到节约,珍惜每一分钱,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吝啬鬼”。我们都知道犹太人能赚钱,因为犹太人在看到地上即使只有一分钱的时候,也会捡起来,而多数人这时是不屑于弯腰的。

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致找不到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盖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说“我来付”。盖茨还是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贵客车位要多付12美元停车费,盖茨认为那是“超值收费”。作为一位天才的商人,盖茨认为:花钱像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哪怕只是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有一年夏天,32位世界级企业家(总资产超过英国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举办了一次“夏日派对”,盖茨应邀出席这个盛会。身穿的一套服装,是他在泰国菩提岛休假时花了不到10美元买的,还抵不上“歌星”、“影星”干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钱。盖茨说,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长期以来,比尔·盖茨的个人资产在富豪榜上都占据第一的位置,但在个人生活上,一直很简朴。在与员工平时相处中,比尔·盖茨从不像是个有钱人。他很少去一些豪华的餐馆就餐,喜欢买打折的产品。可以说,比尔·盖茨有点吝啬,可他自己知道,他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是他的血汗钱,所以不应该乱花,应花在刀刃上。

当然,比尔·盖茨也有慷慨的时候,他和妻子设立了自己的基金会,每年给慈善事业进行捐助,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地区,这是他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他带来了好的名声。

许多人知道“吝啬”可以增加你的财富,但是很少有人能把“吝啬”当成一种习惯。如果你现在还在为看不到自己财富的增加而忧心忡忡,那么就应该马上开始培养自己的节俭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你的财富就在这一点一滴中慢慢增加了。

卡奴:切不可透支将来

小王的第一张信用卡是2008年5月在招商银行办的,额度5000元。卡刚到手时,家人一直反对,在他们的观念中,有钱多花没钱少花,借钱花是坚决不允许的。当时一种非常强劲的“我不会成为卡奴,我有分寸”的想法占据着大脑,小王完全听不进家人的话。

有了第一张卡以后,小王渐渐“牛”了起来,花钱变得大手大脚。外出逛街时,朋友们见他总是轻松刷卡,很羡慕。这种不用掏钱包的便利和朋友羡慕的眼神,令小王感觉很爽。刚开始的三四个月,小王每月将工资和做兼职的3000元收入存到卡里,然后继续刷。后来,小王的电脑坏了想换台新的,可老觉得钱不够,就申请了第二张信用卡。小王透支了10000元的额度,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此后,小王好像上了瘾,只要见到办信用卡的,肯定会办一张。就这样,小王先后拥有了招商、建设、民生等8家银行的信用卡。

信用卡多了,小王花钱更加离谱了。刷卡让小王忘记了消费数额的概念,也没有心疼的感觉。当不断有银行的催款电话打来,小王才意识到短短一年时间,小王总共欠了银行52500元。祸不单行,今年6月,小王被老板炒了。之后的3个月,小王惶惶不可终日,一有催款电话就编造各种理由,说自己暂时没钱。直到9月份的一天,一家银行找到家里追债,父母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无奈之下,父母东拼西凑帮小王还清所有的债务,小王才终于摆脱了“卡奴”的噩梦。

如今在生活中,像小王一样的持卡一族是越来越多。有人拥有不止一张信用卡。信用卡带来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但这种不用现金交易的方式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引发财务危机。很多人因此沦为了“卡奴”。

信用卡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透支。当我们用现金购物时,紧随其后的付款动作抵消了购物的快乐。而在信用卡消费中,实际的现金支付远在物品入囊之后,从而削弱甚至麻痹了金钱减少的痛苦。

盲目透支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财务危机。“卡奴”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持卡人自控能力差、理财能力差、消费不够理性有关。

首先,因为这些人往往误把信用额度当成消费实力。信用卡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代替你已拥有的金钱,也就是一种辅助的支付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持卡人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收入,以为自己未来几十年中收入都会维持在同样的水平,这么做,就会糊里糊涂地透支自我的经济实力,将来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时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其次,消费时心理账户作祟。说起消费,专家们发现你会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账户,另一个则是心理账户。经济账户就是实际金钱的进出状况。而在“心理账户”中,你对每一块钱并非一视同仁,会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会依据不同来源、不同去处,采取不同的态度及做法。这两方面的原因,致使“卡奴”的队伍不断壮大。

另外,银行的盲目发卡,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前两年,银行为了圈占市场,赚取利息、滞纳金、手续费等大肆发卡,不仅办卡门槛低而且透支额度高。这大大增加了持卡人消费的随意性,同时也增加了银行呆账死账的风险,甚至引起了信用卡犯罪案件的多发。

小刘在银行工作,利用职务之便,曾先后拥有10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小刘并不敢使用信用卡,害怕自己透支后还不了。但后来看同事们都办卡,自己于是也就办了一张,额度是25000元。当时,这个额度比小刘的部门主任的卡的额度还高,小刘和同事们都觉得很意外,但不管怎么说,这张卡确实是办下来了。

2008年5月,小刘换工作,进入到一个从事炒金业务的盈福通投资公司。在公司经理花言巧语的诱惑下,小刘先后从信用卡上透支出14万多元,参与网上炒金业务。没想到,这家公司竟是一个骗子公司,小刘与另外数十位客户的近500万元钱一起打了水漂。警方介入调查后,两位公司高层落网,但被骗的钱却是很难追回来了。

小刘说,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信用卡,他是不会有胆量拿出十几万进行投资的。等把欠银行的钱还清了,小刘决定把所有的信用卡退掉,再也不碰了。

信用卡消费,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就很容易引发信用危机。有些人往往在刷卡时痛快潇洒,还款时却痛心疾首。

如果你不想陷入被动,直接的方法,就是换个心理账户:直接使用现金。这么一来,就会对自己所支付的花费有更真实的感受和估量,消费也就能更加理智。

如果实在舍不得扔掉你的信用卡,那么在刷卡购物前,先暂停一下,在心中默默计算一下,自己即将入手的宝贝,究竟要花你多少钱。同时,也请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你需要为此掏出多少张大钞。那么当你再次入手时,就能对消费有更精准的判断了。

掌握信用卡消费的心理密码,你就能摆脱当“卡奴”的尴尬,理智消费。

马太效应:财富的积累需要基石

《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样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圣经》中“马太福音”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从前,有个人要出门远行,临行前把三个仆人叫来,分别给了他们五千、两千、一千银子。第一个仆人把钱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银子;第二个仆人,也照样赚了两千。第三个仆人,找了个安全的地方,把主人的银子埋到土地里。

等主人远行回来,几个仆人分别前来报告。第一个仆人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第二个仆人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两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两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第三个仆人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夺过他的银两,给了那个有一万银子的仆人。”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通俗点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马太效应普遍存在。例如,在某个领域内,若一家公司树立品牌的知名度愈高甚至取得垄断地位,那它能获得的市场份额与利润也就愈高;反之,那些没有率先树立起知名度的小企业,就不得不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得到市场认可的难度也就更大。

当我们注意财富分配现象的时候,这一现象不难理解:因为富人能够投资于创建财富的新来源,因此,富人越富,他就赚得越多。这一过程将不停重复,富人将变得越来越富,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这一过程。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一个开创事业的人来说,要使自己不被“马太效应”所抛弃,积累必要的资本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有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