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19

第19章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1)

★1.根本没有青春可言,到底青春是什么

问题困扰

我是大学一年级的女生。父母是小学老师,所以对我的教育非常严格,从幼时开始就学习算术、音乐等等。因此,自小学时开始,只到高中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虽然我在经历自己的青春,但我却觉得自己的青春是一片空白,而且我多对青春根本是毫无所知。我现在常在想:“为什么我的青春是空白的呢?”。到底什么是青春呢?这是我的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吗?

分析解答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之所以觉得自己的青春空白,完全是因为自己理想的缺失。理想是人生锦缎的图案。青年人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而崇高的理想是长在悬崖上的鲜花。青年朋友,你要义无反顾地去采摘它。一个失去理想的青年就象失去彩屏的凤凰——没有生命花,没有青春蕊。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理想的火炬。没有理想的青春,就象没有太阳的早晨。

但是对于天真烂漫的青少年们来说,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是他们的特点。而由于涉世不深和知识的局限,青少年在设计理想方面也难免存在一些缺陷,一个人的理想构建要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同时又受到个人年龄、阅历、自身的生存条件、思想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怎样才能使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思想的成熟,自觉产生树立理想的愿望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青少年们的理想应摒弃“商品化”,而且不要仅仅将自己完全淹没在学习中,从而使自己的青春在理想的灯塔照耀下变得更加美好。

青少年自身树立正确理想的自觉意识。谈理想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理想。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时而统一,时而分离,社会也就是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人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人只有树立了理想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发展才有动力。

所以我们普遍认为,青少年缺失理想是指青少年没有正确的理想。具体说来青少年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青少年朋友应很好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承认它,接受它。要知道光明的前途中总是布满了坎坷的,人的一生,挫折和冲突是无法回避的。遇到此情此境,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应想到“车到山前必有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坚信胜利总要到来。

(二)要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树立远大的志向。

优秀的小说,人物传记,能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青少年应以古今中外身处逆境而奋斗不息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物为榜样,借以鞭策、勉励自己;把激发进取和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成为有用之才;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以免陷入消极颓废的精神境地。

(三)要做“乐天派”,不做“唉声派”。

乐观是青少年保持情绪健康的金钥匙。乐观,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运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处理问题;乐观,就必须时刻准备迎击困难。正如毛泽东所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青少年朋友们要能在搏击困难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与朋友分享胜利的喜悦。

(四)要自觉地磨练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应能针对自己容易受刺激而发生冲动的特点,学会控制激情,养成按照理性而行动的习惯。个人的欲求是否获得满足,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青少年还要养成对欲求不能满足的耐性。这样,即便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冲突的时候,你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

总之,青少年必须要树立正确理想和信念。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青年学生前进和创新的动力,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作为青少年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理想并有一份坚定的信念,这样遇有迷惑就不会轻易动摇,遇挫折也不会再盲目悲观。这样,虽然不能保证他们最后都能取得辉煌的成就,但至少他们在理想的灯光照射下的青春之花会绽放的更加绚烂和更加美丽。这样,自然不会再感觉到自己的青春是一片空白了。

★2.常听到实现自我价值,该如何看待自我价值呢

问题困扰

经常听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述很多关于实现自我价值的话,从小的教科书上也不知道多少次的重复这个名词,起初我由于年少更本不知道其中含义,也还没有达到会思考和产生疑问的程度,只是将它作为一个褒义词来记记,但现在我已经渐渐有了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了,可是我对这个词还是不知道其确切含义,到底该怎样看待实现自我价值呢?

分析解答

尽管正面看待自己只是意识到自我价值前提,我们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对青少年而言的确有必要集中,专门的加以讨论。由于父母纠正子女的经常方式和教师往往强调做错了什么,许多人都是在没有明确意识到个人价值的情况下进入成年期的。他们对自身缺点有很深 的认识,他们紧记着自己犯过的所有错误,他们对自己过去经历的窘迫和羞辱记忆犹新,但却认为正面和积极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是的它们确实都发生过,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但这又怎么样?”这似乎成为许多人所持的人生态度。现在,是你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时候了。

当你安静地独处片刻时,问自己吧,“我为何具有自我价值?”检查一下内心的想法。我们的研究对象经常提的是“因为我是好人”、“因为上帝爱我”、“因为我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或“我一生中做了许多好事”。你回答可能也很有特点。因此,默想这个问题,慢慢地多次自问,直到获得满意的答案。如果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一个或更多的自己可能接受或对其感到满意的答案。

在仍然得不到任何满意答案的情况下,可以构想一个有充分根据的答案,例如,“因为我才智出众”、“因为我是个活生生的人”或与之类似的答案。设法使答案更适合自己,带着它进入你的内心,让内心世界提供一些答案,这些答案经常都与构想的答案相关。例如,一位在这个“心理练习中遇到困难的高级行政人员发现,他在回答何为自我价值的问题时说:”因为我热爱大自然,并尽我所能去加以保护。”他在生态学上的兴趣使他意识到了自我价值。

★3.想让自己充满爱心,如何培养爱的感觉

问题困扰

我很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但我努力过去对自己的家人表示自己的关心,尝试过对自己的朋友委曲求全,也尝试过作义务劳动,还为灾区的儿童捐出了自己唯一的积蓄,但我还是不知道自己爱心的感觉,甚至觉得的自己这种爱所谓的爱心有些勉强和虚伪。

分析解答

奥斯卡?威尔德说过:“爱自己是浪漫人生的起点。”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长辈和老师可能曾经告诉过你,爱自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他们甚至可能还会告诉你,这种自私可能会使你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将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这是受文化局限的产物,它使你看不到自己拥有的巨大潜能。我们这里所说的爱并不是虚荣、贪婪、傲慢、自命不凡,而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情感,是对自己的无条件接受。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自尊心的综合体,如果你能够注意养生。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你就已经学会爱自己了。如果你拥有了这种爱,那你也就可以把它奉献给别人了。

还有一个误区,认为爱必须作用于某个对象上。实际上。爱非常像花散出的香气.无论有没有人去闻它,香气都是存在的。那些有爱的天性的人们,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辐射出爱。而且。他们把爱撒播给别人并不是通过压制自己的欲望、牺牲个人的需要来实现的。而是由于他们十分充实地享受生活,所以非常希望别人也能分享这种快乐。他们在友善地对待他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能够获得一个愉悦的心情,这种愉悦正是他们的爱产生的源泉。

在你比较轻松、事情比较少的日子里,专门选择出一天时间。在这一天中,做你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满怀感情地对待自己,为自己祝福,将自己泡在充满泡沫的浴缸中,放声歌唱。为自己做一顿最爱吃的饭菜,慢慢地享用。用一整天的时间来爱自己。

通过友善地对待自己、你会逐渐地觉得自己的状态开始好转。觉得生活是美好的。而且你还会对自己的身体和思想产生感激之情。如果你能够时不时地用爱来滋养自己,你很自然地就会更加爱别人。

★4.觉得自己的青春因繁重的学习而变得苍白

问题困扰

自己的青春很不愉快,苍白而没有活力,我觉得这全是应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所致。各门各课的作业和教课书的预习基本上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成了学校和家两点之间的一个浮动点了,难道所谓美丽的青春就是这样的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

分析解答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习中将一项任务一拖再拖,直到有人给你下了最后期限。然后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地把这项任务完成。有时你还会突然发现你对这项工作的抵触情绪不见了,而且觉得这项任务比你原来想像的要有意思得多。

其实,使你生活变得有趣的最好办法,就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所从事的工作和任务上。对人生说“是”是一种最基本的催化剂,它可以唤起你的注意力和热情。这种接受态度可以帮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使你从容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任务、责任,甚至是灾难。是释放自己的能量、使自己变得更有活力的最好方法。

(一)对你必须要做的事说“是”

用一整天的时间,去做那些通常要做的事——学习、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告诉自己你要用全部的心思和精力完成每一项需要完成的学习。在开始进行每一项新任务之前,都要默默地向自己重复几遍这句话。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不要退缩。当你履行日常的责任时,要集中起自己所有的能量和创造潜能。干起来的时候速度可以慢一些。但一定要保持高效率,就好像你做的每件事都是世界上头等重要的大事一样。将你个人的好恶放在一边,全心地接受每一项任务。让你的决心取代你对这项任务的评价。在这天晚上你上床睡觉时,注意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克服了长期以来困扰你的抵触情绪?你是感觉精疲力尽了呢?还是感觉虽然很累但很充实?度过了这样的一天,你觉得自己的精力水平和自我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对自己所完成的任务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些任务比以前有趣多了?你与别人的关系是不是也融洽了?

(二)对快乐说“是”

选择比较轻松的一天,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里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去做那些能带给你欢乐的事吧:对所有的欢乐和你一直想做的休闲运动说“是”。聚集起你所有的能量和兴致、痛痛快快地过一天。但有一条限制,在这一天里,你不能糟践自己。把自己沉浸在酒精、毒品、香烟和暴饮暴食中。到了晚上,评价一下自己的感觉,向自己提出和前一种方法中一样的问题。

(三)将前两者结合起来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既安排一些欢乐,也安排一些责任。试着以相同的欢迎态度和相同的积极情感来面对它们,认可并接受它们。对人生说“是”可以使你发现自己拥有的精力完全超乎你的想象。它所产生的积极能量很快就会使你总的能量水平产生一个很大的飞跃。如果你能充满热情地、情绪高涨地面对每一天,那你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很充实。

★5.常觉得学习和生活好累,怎样才能使青春充满快乐呢

问题困扰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因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残酷而被学校和家长施加了很多的压力。我常常觉得在繁重的学习认为和紧张的生活中自己活的好累,觉得自己所谓美好的青春没有我所期望和梦想的那么美好,而且常觉得自己的青春里缺少了青春应有的快乐,我该怎样使自己的青春多一些快乐呢?

分析解答

我们对于快乐的看法可能本末倒置了。我们常说,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只要我们对人好,只要我们取得了成功,我们就会快乐,而更接近事实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快乐,我们就可以做的好,我们就可以更成功、健康,可以对别人更加仁慈”。快乐不是赚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快乐不是成功或道德的副产品,就象血液循环不是道德或成功的副产品一样。但是,血液循环与快乐两者却都是健康与生存的必需品。快乐只是我们思想愉悦时候的一种心理状态。亚伯拉罕.林肯说:“人只要心里决定要快乐,大多数都能如愿以偿。”心理学家马修.杰波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个人的观念、思想和态度。”所以说,人们的快乐跟任何外在的东西都没有关系,它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的决定,但是一个快乐的人却可以给周围的许多人带来光彩,让别人也更容易快乐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快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态,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因而便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三句看似很简单的话,曾经帮助很多人找到并体验了人生的快乐。这里,把这“三句话”送给你,只要经常使用它,你便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这三句话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帮你!”

乐观的人常说“太好了!”这句看似不起眼的话反映的是一个人遭遇挫折还能带着微笑的心理品质。一起做同样作业的两个同学,开始时进度、质量都差不多,做了近一半的时候,一个说:“哇,太好了,作业已完成一半了。”而另一个同学则说:“太糟了,做了这么久,才做了一半。”结果一个带着愉快心情完成作业,不但速度快,而且还轻松地记住了作业中需要巩固的内容。另一个则在烦躁心情的影响下,思路不开,计算出错,越慢越急,越急越慢,最终作业的质量大受影响。

自信的人爱说:“我能行!”“不能行”和“我不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而“我不行”则正是失败者的主要原因———失却了自信。

快乐的人常说:“我帮你”。烦恼的人爱说:“你帮我”。助人为乐,不只是个词语,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为人的原则。如果你能真心,无私地帮助别人,你就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在帮助他的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有一种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