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21

第21章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3)

我是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国家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下的一代。一般社会的观点认为我们这一代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而且我们这一代还被冠以了小皇帝和小公主的名号。的确我们这一代基本上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但我现在却在疑惑这就是幸福吗?幸福就只是这些吗?

分析解答

现代人越来越关注幸福感,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见面后问的常常就是:这些年过得幸福吗?我们都希望获得幸福,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一个创业的人,事业有成就觉得幸福;学者认为能出成果就是幸福;老年人身体没大病、不孤独,就觉得挺幸福。因此,找到自己的幸福,是一门生活的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幸福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首先是满意感:个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无忧。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与西方的享乐主义不同,享乐只追求享乐的过程,缺少更有价值的目标。一个人要想弄清自己的幸福感是强还是弱,可以通过科学的测量来加以考察。

其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感,有人做过一个关于不同人群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发现,在所调查人群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最强,35—45岁的中年人幸福感最弱。因为这部分人群处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最前沿,相对于老年人和青年人来说,他们的学习压力最大,是各种变动的直接冲击对象。在家庭中,他们是顶梁柱。这些都造成中年人的幸福感指数下降。不同职业的人,幸福感也不一样。

再次,财富和幸福没有太大关系。2004年中,芝加哥大学教授奚恺元对中国6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进行了幸福指数测试。测试表明,6城市的幸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但在同一城市里,富人比穷人幸福。经济更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低———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财富对幸福的影响是相对的:只有可以进行直接的比较时,富裕的一方才会表现出更强的幸福感。这说明,幸福与财富的确有关联,但是相关程度比人们想像的要小得多。这样的调查结果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相符的。回想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再看看现在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虽然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的东西也多了,但我们并不觉得比小时候幸福。这与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大、欲望过度扩张、身心失衡有密切关系。

因此,我们要学会追求自己的幸福。要找到自己的幸福,首先要怀着真诚的心,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其次,要建立符合实际的目标和期望标准。人活着要有目标,目标要高于现实,但又不可过高。能够激励自己,而不构成巨大压力的生活目标才是合适的。最后,要有平和的心态,要能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他人。现代社会流动性大,人们的发展目标多元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对此要平心静气地看待,把握好现在,不必去忌妒别人。对一些社会问题,我们也要平和地看待。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腐败、污染等,要理性对待,要认清这些问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来的,也需要靠社会发展来解决。说:“这样,心态才会好,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觉得亮堂,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充满幸福。”

★9.一直因自己的青春经常遇到困境而烦恼

问题困扰

我已经读大学了,回忆自己的青春生活,觉得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特别多的困境,中学时候因身体原因险些辍学,高中时候因学习下降复读了两年,而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大学又要缴纳我无力承受的高额学费,如今有了自己满意的专业想继续考研,又要迫于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不得不提前工作。我常常觉得非常的苦恼,为什么我的生命和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困境呢?

分析解答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安慰别人或得到别人安慰的时候。可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安慰,这是一种心理防卫的方式。“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鲜花坦途,而要常常与不如意之事结伴而行。诸如下岗待业、官职被免、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等,常常会使人忿忿不平,叹息不止。失去平缓的心态容易发生心理扭曲、变态,不但影响学习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

安慰自己,就是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适度的宽容,抚慰自己因失败、挫折、不幸而痛苦不堪的心灵。面对困境,要告诉自己这是合乎自然的事情。困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人人必领的“快餐”,既是困扰自己,也会光顾他人,这才合乎自然。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实际并不存在。这样,在困境面前就不会总让心哭泣,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相信“逆境不久”的真理,相信自己总有路可走,就等于跨出了困境的第一步。

人生不是苦旅,别把境况看得那么坏。习惯于自我惩罚、自我折磨的人,一般视野比较狭窄,思维比较封闭。他们的眼睛只是死死盯在自己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上,结果把困境看得越来越死,以致被困境压得抬不起头来。但若与那些比自己困境更严重的人比较,你会不会一声长叹“何独我哉?”然后你再背上一遍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便会有“冬天逝,春天到”的感觉,就会抹去许多对人世的不平,对人生的哀怨。

自我解嘲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自我解嘲并非逆来顺受,不思进取,而是随遇而安,放弃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重新设计自己,追求新的目标。一个人要做到自我解嘲,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辞劳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0.面对漫长的人生路,该怎样找自己的最佳适合点呢

问题困扰

我已经22岁了,已经到了应该独立思考和面对人生问题的年龄了。可是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总是很疑惑,面对人生路和自己现在的青春,我该怎么去定位自己的人生路线和坐标呢,该怎样才能找准自己的最佳适合点呢?

分析解答

的确,人有个准确定位坐才有安全感,才会有奋斗的目标;继而去寻生命的意义!每个人在社会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坐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坐标的位置上,大家都相信一件事:有个准确定位,自己才知道"我是谁",自己才会知道我要作什么。不过,究竟是哪一个点,你坐在上面才感到最舒服、最愉快,最合适的确不好确定?

有些时候自己的定位并不如表面看来那么安稳舒适和合适。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景况。绝大多数的人面对定位的失误和不当,最后几乎都是陷入挣扎、矛盾、害怕与恐惧。虽然意识到,要更改自己的定位也必须付出的代价,痛苦不堪。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把自己看得太小了,看扁在一个小小的位子上,舍不得离开那个自以为安全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当你把所有的位子搬开,走出这个位子的范围,你发现视野变宽了,空间变大了,自己也许会懊恼不已。

赵本山还是一个农民时,有人说他重活干不成,轻活不愿干,光会耍嘴皮子。他没有放弃,把嘴皮子耍成一门真功夫。篮球飞人乔丹成名前曾尝试转行到一家叫伯明翰?巴伦斯的二流职业棒球队打棒球,只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绩就悻悻而归。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找准最佳适合点。有调查显示,时下大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为: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专业对口,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为了帮助人们找准最佳适合点,现在有很多个性理论及相应的测试工具。一些知名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先要对求职者做一番个性测试。因为人们都知道,一个单位要发展,必须把不同个性的人放在最佳岗位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比如,在电脑行业,就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最好执着一些,出纳最好要谨慎,而软件测试人员则应该挑剔一点,不能太随和。如果你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对于一个保守的传统企业而言,可能是经常批评公司及主管的叛逆分子,令大家头痛不已。但是如果去从事创意方面的学习,就会大受欢迎,因为你总是能提出新的想法,有用不完的点子。   要找准最佳适合点,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自我发现。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25岁红透宝岛,《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在台湾经久不衰;在内地,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可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问题孩子,被许多学校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开始他也像老师们一样认为自己非常笨。十多岁以后才明白,不是笨,是学习障碍。他发现自己天生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图形很敏感。于是他在学校里画,回到家里也画,书上、作业本上,有空白的地方,都画得满满的。在学校里受了哪个老师的打击,一回到家就画他,狠狠地画,让他“死”得非常惨。后来有媒体发现了他,为他开设漫画专栏。因为找准了自己的最佳适合点,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漫画家。

找准最佳适合点,还要学会放弃。文人汪国真的格言诗在中学生读者群中火了一把,当他趁着风头正劲,在电视上客串节目主持人时,却让人大掉胃口……人不是全能奇才,世界上也根本没有这样的奇才,你充其量只能在一两个方面取得成功。在这个物竞天择的年代,你只能聚集全身的能量,朝着最适合你的方向,专注地投入,才能成就一个优秀的你。

※恋爱结婚篇——写给那些为恋爱、结婚烦恼的人

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是美, 才值得颂扬。

-- 柏拉图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伊萨可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