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38

第38章 宝宝带来的烦恼(2)

那么如何怎样克服喜怒无常呢?首先你要明白:情绪波动是妇女在怀孕期间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几乎所有的母亲都曾经经历过,所以不要怕,也不用担心。知道这一点,也许就不再为自己情绪的喜怒无常而烦恼了。其次要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爱人,只要你们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未来属于勤劳善良、积极上进的人。

如果你确实很难受,简直无法自拔,我建议你出来走走,或者向亲人、朋友倾诉,特别是那些有过生育经验的人会给你很好的建议。其实,很多事情一旦说出来,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或者邀个朋友一起看场电影什么的,不要老是一个人闷在家里,单跟自己过不去。改变一下环境,情绪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6.我怀孕后,老公明显瘦了

问题困扰

从医生说我怀孕的那一刻起,老公就兴奋得不行了,而且从那一天开始,他就把我当成宝贝一样,什么家务都不让我干了,生怕我累着。即使在公司时,他也会抽空往家里打电话问寒问暖,问要想吃什么。有时我心里烦的时候就冲他发脾气,他就一个劲地哄我开心。被他这么惯着,我心里挺满足的。可前几天,看着睡在身边的老公,我看到他明显消瘦了。心里有些心痛,觉得自己有些任性,可我现在怀着孩子呢,我该怎么照顾老公呢?

分析解答

妇女怀孕后,腹中孕育着新的生命,身心负担明显加重,不仅要多吃苦、多受累,还要承担风险,理应受到丈夫的保护和照料。因此,都会产生对丈夫的依赖心理。不过,如果孕妇心中只想到自己,认为丈夫就应该完全为自己效力,那可错了。因为当自己怀孕之后,丈夫在欣喜的同时,也和妻子一样增添许多心理负担。调查和研究资料表明,妻子怀孕后男子汉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负担加重,产生紧张感

一般情况下,妻子怀孕后丈夫的家务劳作负担加重,尤其是那些平时很少作家务的丈夫,开始时会感到不适应和紧迫感。如果遇到妊娠反应严重或好挑剔、难侍候的妻子,丈夫的精神紧张程度还会加剧。

(二)忧虑与担心

出于对妻子的关切和缺乏对妊娠的正确认识,多数丈夫在得知妻子怀孕后,心中都产生程度不同的忧虑与担心。特别是妻子不想怀孕或对妊娠持消极态度,丈夫还会产生内疚甚至出现“负罪感”,觉得自己对不住妻子,精神负担较重。

(三)性心理障碍发生率增高

由于早孕及妊娠晚期妻子性欲降低和担心性生活可能危害胎儿,夫妻性生活显著减少,这对一些青壮年男子会引起程度不同的性心理障碍。他们开始时会感到不适、头痛、腹痛,继而出现性情改变----易怒、疲惫感,甚至血压还会轻度增高。

上述孕期丈夫们的种种身心异常表现,医学上称为“丈夫妊娠反应”。可惜的是,这种现象很少被人所认识,大多数孕妇更没有想到自己怀孕,丈夫还会出现“妊娠反应”。不要轻视男子汉的这些身心异常表现,它不仅会影响甚至损害健康,基程度严重又得不到正确对待,还会影响夫妻感情。因此,每位孕妇都应该认真对待这个实际问题。

首先,当确定妊娠后,你不仅要想到自己,关心自己身体的变化,与此同时,也要想到你的丈夫,要了解他的心态,多关心多体贴,夫妻间要经常谈心,相互勉励,增强信心,共同承担重担。

其次,对妊娠要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必须明确妊娠不是病,而是人类正常的生育过程。孕妇更不是病人,任何一个健康发育正常的妇女都可以顺利地度过孕期,顺利地分娩,在妊娠期间要尽力发挥孕妇自己的能动作用,过度地依赖丈夫,对孕妇身体和腹中的胎儿反而不利。

最后,要科学地对待性生活。首先要明确,早孕及妊娠最后两个月,性生活对孕妇不利,容易引起流产、早产和子宫内感染。因此,早孕阶段与临产前1-2个月,应对性生活严格限制,这一点要反复、耐心地对丈夫讲明白,求得丈夫的体谅。同时,也应明确,妊娠中期是可以过性生活的,只要不过频,动作不粗暴,姿势适当,一般对胎儿无大的妨碍。因此,专家们建议,孕期应该对性生活采取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一律排斥。实践证明,孕期适宜的性生活对夫妻的身心健康和感情的深化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7.老婆怀孕了,我该如何照料她啊

问题困扰

老婆终于怀孕了,我心里真是既喜又忧啊,喜当然是因为我快要做爸爸了嘛,忧的是我对照顾孕妇可真是一窍不通啊,我该如何做才能既照顾好老婆,又让她为我生出一个健康活泼的宝宝呢?

分析解答

要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妻子怀孕以后固然应注意采取优生优育的各项措施。付出极多的辛劳和代价。但生男育女并不单纯是妻子的义务,作为丈夫也有重要的责任,而且与保证优生优育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妻子怀孕以后,丈夫应做好什么工作呢?

(一)节制房事

妻子怀孕以后必须节制房事,这一点丈夫一定要体谅、理解,尽量减少同房。特别是在妊娠初期1-3个月与妊娠后期7个月以后,更要避免性生活。

(二)戒除烟酒

多数人认为孕妇嗜好烟酒会祸及胎儿,丈夫吸烟喝酒没关系,这种认识是极错误的,殊不知丈夫嗜烟酒其危害更大。首先丈夫大量吸烟,其精子活动度明显下降。因此,为了优生优育戒掉烟酒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

(三)关注妻子的情绪变化

妻子妊娠以后由于早孕反应和中晚孕的负担,孕妇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不小变化,往往感情脆弱,爱生气,或为一些小事哭闹,因此丈夫应该对妻子有更多的体贴和关怀,使孕妇的情绪保持安定、宁静和乐观。研究发现,当孕妇精神愉快安定时,胎儿的活动便有一定的规律性。怀孕期,若孕妇情绪长期不稳定,胎儿降生后,其体重均较正常胎儿轻,而且爱哭闹,身体瘦弱,智力差。因此,在妻子妊娠期,丈夫一定要替妻子排忧解悉,多在一起谈心和娱乐、散步,使妻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这既有利于优生,又能增进夫妻感情。

(四)主动承担家务

妻子怀孕以后一定要做到“行缓”和“居安”。虽然孕妇应适当劳作和运动,但不能操劳过度,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和小产。

(五)保证妻子的营养

在妊娠期间因要保证胎儿发育和母亲健康,这就需要足够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脂肪、维生素、钙质和各种微量元素等。因此丈夫应努力保证孕妇的营养,不但应主动去买、而且应亲自变花样地做。并要注意色香味,让孕妇吃饱吃好。劝其不要偏食和暴食。除鱼肉蛋白外,应让孕妇多吃水果和蔬菜。

(六)配合胎教

胎教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和智力发展。孩子出生后说话早、反应灵敏、记忆力强。聪明的父母不应该忽视胎教。实验证明,环境幽雅、丈夫经常给孕妇听轻快柔和的音乐,胎动则是规律而协调的。总之胎教有助于孩子成材。

(七)做好妻子的保健工作

妻子怀孕,丈夫应当好义务保健员。孕妇衣服应宽大,冷暖适度。不宜穿紧身裤,这不利于胎儿发育,不要让妻子乱服药物,不用浓香型化妆口,因有的药物和化妆品会对孕妇造成危害;搞好家庭和个人卫生,让妻勤洗澡勤换衣;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预防流感等病毒疾病发生(因为有的病毒可使胎儿致畸)。

★8.产后,我变得十分忧郁

问题困扰

我产下婴儿之后,始终被一种难以排遣的烦闷忧郁折磨着。本来,已近三十的我好不容易生下孩子当是幸事,但欣喜过后,我觉得身边的人注目而喜欢的是孩子,却冷落了我;丈夫在做了父亲之后丧失了以前的幽默轻松,而变得疲惫庸常而乏味;更难以忍受的是新生儿动不动就打针吃药,我从此变得抑郁寡欢,身体也很快瘦弱下来,还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现在我的眼圈始终是黑黑的,一天下来说不上五六句话,还经常没来由地哭哭笑笑。我以前可是一个很开朗的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分析解答

像这种产后忧郁的情况已是目前产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况,但还不能算作是一种疾病,但如果未能加以控制调适,就极有可能发展成产后忧郁症。一般说来,产后忧郁症是指因生育及产后精神刺激而引起的精神病,它以病态的情绪低落、自责自罪、焦虑不安或反应迟钝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症状,有自发缓解或复发倾向。

据专家介绍,在城市妇女中,这几年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除去上述的产妇本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家人的理解关怀、产后的生活负担和人际环境等问题之外,来自社会的因素也不容忽略。城市产妇大多是职业女性,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上能有进步,不少人还是单位里的骨干。因生育以及随之而来的较长时间的哺乳期,不仅彻底打乱了原先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还可能因生育而失去原本发挥较好的职位和工作。祛除产后忧郁症、尽快恢复正常心态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医学上医治忧郁症可使用抗焦虑忧郁药物、电休克疗法等手段,但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显然更重要、更有效。

学会自我调适是最主要的预防和控制手段。

要树立克服生活困难的信心,也要尽量培养适应新的生活状态的能力。要明白作为母亲的不可推卸的职责,也应深刻体会自己付出母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保持心理平衡。产后忧郁症类似于女性的经期反应,生理上的不适容易导致烦躁易怒悲观失望。一旦掌握了它的规律、做好对它的主动排解,产后忧郁症便不攻自溃。

家人的理解和关心是减轻和消除忧郁症的有效方法。家人,特别是最亲近的、正在照料着母子的父母、公婆和丈夫等,更加应该理解她所承受的产后痛苦和烦恼。每当分娩完毕,家人最关心的都是有关婴儿性别、体重什么的,很少过问产妇的健康状况。另外,提倡母乳喂养本身是件好事,可有的长辈拼命催产妇吃“能发奶”的食物,好像产妇只是喂养婴儿的工具,也会使产妇的身心受到某种伤害。

增强产妇的体质也是避免和消除产后忧郁症的必要途径。

许多产妇是遇到种种生活上的烦恼而引发此症的,而不少烦恼,都是因为体力不支、能力不够、奶水不足、睡眠紊乱等身体上的因素所造成。经过生育,不少原本身体不佳的产妇更是落下一身毛病,导致忧郁症的发生。加强身体锻炼、产前必要的体能适应,这对于抵抗各种疾病、避免产后忧郁症的发生肯定有着巨大的益处。

★9.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意见无法统一

问题困扰

前天,小美有点不舒服,没按时间早起,被母亲叫醒,催她上电视课。小美不肯,被母亲骂了以后,就哭起来。我看了心疼,就向太太说不要折磨女儿。结果太太就发脾气,说:“你做爸爸的,只会偏袒女儿,却不会替女儿的将来着想”。我听了,有点火,就大声批评她说:“你根本不像是个妈妈,只像是个又严又凶的老师”。结果,我们两人就这样当着女儿面前一口骂、一嘴回,吵起架来,把小美吓得没去上学。

这样的情形先后曾发生了几次,小美每次就闹情绪或身体不适,没办法上课。我和太太到底谁的看法对呢?

分析解答

夫妻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出现分歧是很经常的现象。下面的原因可能导致夫妻双方在教育自己方面出现冲突:一是夫妻双方的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不同,由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自己可能采取相似方式教育子女;二是由于知识经验和阅历的不同导致双方对该如何教育子女方面观念不同;三是亲子之间性别差异影响,夫妻可能对教育同性别子女有经验而对教育异性子女缺乏深刻认识,可能出现严格要求同性子女而对异性子女不加管教,因而出现双方在教育子女上的分歧。

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方式有不同的意见是常见的事,可是为了孩子的管教而导致夫妻产生矛盾是不寻常的。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常常跟自己小时被管教的模式有关,也跟自己的内心情结有连带关系。最主要的,不能为了自己的私人情结,而左右管教孩子的方式,要以孩子需要怎样的养育而考虑管教的方式;而且,需要随着孩子的发展阶段而做必需的调节。

做父母的,不宜经由自己的孩子来弥补自己过去遗留下来的情结,更不可藉子女来完成自己过去未完成的愿望。要把孩子的人生当作是他们自己的生涯,不是弥补父母愿望的代用品。养育子女是父母双方的共同职责,虽然父母可能有不同的管教意见,要想办法能相互协商,有个共同的认识与了解,以共同的方针来进行。否则,会给孩子带来混乱的感觉,不知所从,失掉效果或有不良的后果。至于父母实际的管教方式,不一定会完全一模一样,只要方针与原则一致就可。假如有若干差异,可是有相补的作用,就可以。但是,假如是全然的不同,有如天与地,甚至是矛盾的情况,就得慎重检讨。

夫妇之间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不同的意见,最好私下去讨论与协商,不要当着孩子面前,跟妻子吵闹,影响孩子的心思与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