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1380200000057

第57章 仪式 展会礼仪(2)

的汽车、火车或地铁列车。在车头之上,一般应系上红花。在车身两侧,则可酌情插上彩旗,系上彩带,并且悬挂上醒目的大幅宣传性标语。

通车仪式的主要程序一般共有六项。第一项,仪式宣布开始,介绍来宾,全体起立。第二项,奏国歌。第三项,主人致辞。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即将通车的新线路、新桥梁或新隧道的基本情况,并向有关方面谨致谢意。第四项,来宾代表致词祝贺。第五项,正式剪彩。第六项,首次正式通行车辆。届时,宾主及群众代表应一起登车而行。有时,往往还须由主人所乘坐的车辆行进在最前方开路。

通航仪式

开业仪式的常见形式之八,是通航仪式。通航仪式,又称首航仪式。它所指的是飞机或轮船在正式开通某一条新航线之际,所正式举行的庆祝性活动。一般而言,通航仪式除去主要的角色为飞机或轮船之外,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具体程序的操作上,往往与通车仪式大同小异。因此,对其将不再赘述。对其进行实际操作时,一般均可参照通车仪式的具体做法进行。

(第4节商务剪彩礼仪

商务剪彩仪式的渊源

很久以前,在美国的一个乡间小镇上,一家商店即将开业,店主为了阻止蜂拥而至的顾客在正式营业前闯入店内,将用以优惠顾客的便宜货争购一空,而使守时而来的人们得不到公平的待遇,便随便找来一条布带子拴在门框上。谁曾料到这项临时性的措施竟然更加激发起7挤在店门之外的人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想早一点进入店内。

事也凑巧,正当店门之外的人们的好奇心上升到极点,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的时候,店主的小女儿牵着一条小狗突然从店里跑了出来。那条“不谙世事”的可爱小狗若无其事地将拴在店门上的布带子碰落在地。店外不明真相的人们误以为这是该店为了开张志喜所搞的“新把戏”,于是立即一拥而入,大肆抢购。让店主转怒为喜的是,他的这家小店在开业之日的生意居然红火得令人难以想象。

向来有些迷信的他便追根溯源地对此进行了一番“反思”,最后他认定,自己的好运气全是由那条被小女儿的小狗碰落在地的布带子所带来的。因此,此后在他旗下的几家“连锁店”陆续开业时,他便将错就错地如法加以炮制。久而久之,他的小女儿和小狗无意之中的“发明创造”,经过他和后人不断“提炼升华”,逐渐成为一整套仪式。它先是在全美,后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开来。在流传的过程中,这个仪式也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剪彩。

剪彩,在从一次偶发的“事故”发展为一项重要的活动程序,再进而演化为一项隆重而热烈的仪式的过程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例如,剪彩者先是由专人牵着一条小狗来充当,让小狗故意去碰落店门上所拴着的布带子。后来,改由儿童担任,让他单独去撞断门上所拴着的一条丝线。再后来,剪彩者又变成了妙龄少女。她的标准动作,就是要勇往直前地去当众撞落拴在门口上的大红缎带。到了最后,也就是现在,剪彩则定型为邀请社会贤达和本地官员,接剪刀剪断礼仪小姐手中所持的大红缎带。

商务剪彩仪式所需用品

剪彩仪式上所需使用某些特殊用具,仪式的主办方应仔细地进行选择与准备。

红色缎带。即剪彩仪式之中的“彩”。作为主角,它自然是万众瞩目之处。按照传统做法,它应当由一整匹未曾使用过的红色绸缎,在中间结成数朵花团而成。目前,有些公司为了厉行节约,而代之以长度为两米左右的细窄的红色缎带,或者以红布条、红线绳、红纸条作为其变通,也是可行的。一般来说,红色缎带上所结的花团,不仅要生动、硕大、醒目,而且其具体数目往往还同现场剪彩者的人数直接相关。循例,红色缎带上所结的花团的具体数目有两类模式可依。其一,是花团的数目较现场剪彩者的人数多一个;其二,是花团的数目较现场剪彩者的人数少一个。前者可使每位剪彩者总是处于两朵花团之间,尤显正式;后者则不同常规,亦有新意。

新剪刀。是专供剪彩者在剪彩仪式上正式剪彩时所使用的。它必须是每位现场剪彩者人手一把,而且必须崭新、锋利而顺手。事先,一定要逐把检查一下将被用以剪彩的剪刀是否已经开刃,好不好用。务必要确保剪彩者在正式剪彩时,可以“手起刀落”,一举成功,而切勿一再补刀,在剪彩仪式结束后,主办方可将每位剪彩者所使用的剪刀经过包装之后,送给对方作为纪念。

白色薄纱手套。是专为剪彩者所准备的。在正式的剪彩仪式上,剪彩者剪彩时最好每人戴上一副白色薄纱手套,以示郑重其事。在准备白色薄纱手套时,除了要确保其数量充足之外,还须使之大小适度、崭新平整、洁白无瑕。但有时也可不准备白色薄纱手套。

托盘。在剪彩仪式上是托在礼仪小姐手中,用作盛放红色缎带、剪刀、白色薄纱手套的。在剪彩仪式上所使用的托盘,最好是崭新的、洁净的。它通常首选银色的不锈钢制品。为了显示正规,可在使用时上面铺上红色绒布或绸布。就其数量而论,在剪彩时,可以一只托盘依次向各位剪彩者提供剪刀与手套,并同时盛放红色缎带;也可以为每一位剪彩者配置一只专为其服务的托盘,同时使红色缎带专由一只托盘盛放。后一种方法显得更加正式一些。

红色地毯。主要用于铺设在剪彩者正式剪彩时的站立之处。其长度可视剪彩人数的多寡而定,其宽度则不应少于1米。在剪彩现场铺设红色地毯,主要是为了提升其档次,并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

剪彩中应注意的礼仪

剪彩仪式的程序安排和注意事项大致如下。

首先,请客人人座。仪式开始时,按照事先在请柬上的说明,由工作人员引领参加仪式的客人人座。

其次,剪彩仪式开始。先由主持人宣布开始,并鼓掌向与会者表示谢意,然后介绍重要来宾。

再次,安排简短发言,发言代表一般由举办展览、展销会的人担任,发言内容以介绍此次展览、展销的宗旨、意义为主,并对有关的事项进行汇报。然后安排来宾代表致祝词。

最后,进行剪彩。剪彩前先宣布剪彩人,剪彩人一般由来宾担任,或请上级领导,或请政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或是请某一方面的知名人士。剪彩人进行剪彩时,主席台上的人员一般应尾随其后1—2米处,剪彩用的剪刀由工作人员用托盘呈上,剪断后群众鼓掌致意。

对于剪彩者的礼仪亦有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1.服装整洁、大方、合体,给人以稳重、精干、可以信赖的印象。

2.举止大方、有礼。走向剪彩的绸带时,应面带微笑,落落大方,不得左顾右盼。

剪彩时,先向左右两边持彩带的工作人员微笑致意,然后集中注意力,把彩带一刀剪断。

3.剪彩完毕,向四周的人鼓掌致意,与主人进行礼节性谈话,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是不合礼仪的。

(第5节务交接礼仪

交接仪式,在商界一般是指施工单位依照合同将已经建设、安装完成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如厂房、商厦、宾馆、办公楼、机场、码头、车站或飞机、轮船、火车、机械、物资等,经验收合格后正式移交给使用单位之时,所举行的庆祝典礼。

举行交接仪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既是商务伙伴们对所进行过的成功合作的庆贺,是对给予过自己关怀、支持、帮助和理解的社会各界的答谢,又是接收单位与施工、安装单位巧妙地利用时机,为双方各自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进行的一种公开的宣传活动。

交接的礼仪,一般是指在举行交接仪式时所须遵守的有关规范。通常,它包括交接仪式的准备、交接仪式的程序、交接仪式的参加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下分别对其加以介绍。

商务交接仪式的准备

准备商务交接仪式,主要要关注下列三件事,即来宾的邀约、现场的布置和物品的预备。

来宾的邀请。一般应由交接仪式的东道主——施工、安装单位负责。在具体拟订来宾名单时,施工、安装单位亦应主动征求自己的合作伙伴——接收单位的意见。接收单位对于施工、安装单位所草拟的名单不宜过于挑剔,不过可以酌情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建议。

在一般情况下,参加交接仪式的人数自然越多越好。如果参加者太少,难免会使仪式显得冷冷清清。但是,在宏观上确定参加者的总人数时,必须兼顾场地条件与接待能力,切忌贪多。

从原则上来讲,交接仪式的出席人员应当包括施工、安装单位的有关人员,接收单位的有关人员,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当地政府的有关人员,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的有关人员,各界知名人士,新闻界人士以及协作单位的有关人员等。

在上述人员之中,除施工、安装单位与接收单位的有关人员之外,对于其他所有的人员,均应提前送达或寄达正式的书面邀请,以示对对方的尊重之意。

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行业组织的有关人员时。虽不必勉强对方,但却必须努力争取,要表现得心诚意切。因为利用举行交接仪式这一良机,使施工、安装单位及接收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行业组织进行多方接触,不仅可以宣传自己的工作成绩,而且也有助于有关各方之间进一步地实现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

若非涉密或暂且不宜广而告之,在举行交接仪式时,东道主既要争取多邀请新闻界的人士参加,并且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便利。对于不邀而至的新闻界人士,亦应尽量来者不拒。至于邀请海外的媒体参加交接仪式的问题,则必须认真遵守有关的外事规则与外事纪律,事先履行必要的报批手续。

举行交接仪式的现场。亦称交接仪式的会场。在对其进行选择时,通常应视交接仪式的重要程度、全体出席者的具体人数、交接仪式的具体程序与内容,以及是否要求对其进行保密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而定。

根据常规,一般可将交接仪式的举行地点安排在已经建设、安装完成并已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所在地的现场。有时,亦可将其酌情安排在东道主单位本部的会议厅,或者由施工、安装单位与接收单位双方共同认可的其他场所。

将交接仪式安排在业已建设、安装完成并已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所在地的现场举行,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使全体出席仪式的人员身临其境,获得对被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直观而形象的了解,并能掌握较为充分的第一手贤料。倘若在交接仪式举行之后安排来宾进行参观,则更方便。不过,若是在现场举行交接仪式,往往进行准备的工作量较大。另外,由于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归接收单位所有,故此东道主事先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将交接仪式安排在东道主单位本部的会议厅举行,可免除大量的接待工作,会场的布置也十分便利。特别是在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不宜为外人参观,或者暂时不方便外人参观的情况下,以东道主单位本部的会议厅作为举行交接仪式的现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是,此种选择的主要缺憾是东道主单位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全体来宾对于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缺乏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如果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现场条件欠佳,或是出于东道主单位的本部不在当地以及将要出席仪式的人员较多等其他原因,经施工、安装单位提议,并经接收单位同意之后,交接仪式亦可在其他场所举行。例如,宾馆的多功能厅、外单位出租的礼堂或大厅等处,都可用来举行交接仪式。在其他场所举行交接仪式,尽管开支较高,但可省去大量的安排、布置工作,而且还可以提升仪式的档次。

物品预备。在交接仪式上,有不少需要使用的物品,应由东道主一方提前进行准备。首先,必不可少的,是作为交接象征之物的有关物品,如验收文件、一览表、钥匙等。验收文件,此处是指已经公证的由交接双方正式签署的接收证明性文件。一览表,是指交付给接收单位的全部物资、设备或其他物品的名称、数量明细表。钥匙,则是指用来开启被交接的建筑物或机械设备的钥匙。在一般情况下,因其具有象征性意味,故预备一把即可。

除此之外,主办交接仪式的单位,还需为交接仪式的现场准备一些用以烘托喜庆气氛的物品,并应为来宾备一份薄礼。

在交接仪式的现场,可临时搭建一处主席台。必要时,应在其上铺设一块红地毯。

至少,也要预备足量的桌椅。在主席台上方,应悬挂一条红色巨型横幅,上书交接仪式的具体名称,如“某某工程交接仪式”,或“热烈庆祝某某工程正式交付使用”。

在举行交接仪式的现场四周,尤其是在正门入口之处、干道两侧、交接物四周,可酌情悬挂一定数量的彩带、彩旗、彩球,并放置一些色泽艳丽、花朵硕大的盆花,用以美化环境。

若来宾所赠送的祝贺性花篮较多,可依照约定俗成的顺序,如“先来后到”、“不排名次”等,将其呈一列摆放在主席台正前方,或是分成两行摆放在现场人口处门外的两侧。在此两处同时摆放,也是可以的。不过,若是来宾所赠的花篮甚少,则不必将其公开陈列在外。

在交接仪式上用以赠送给来宾的礼品,应突出其纪念性、宣传性。被交接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的微缩模型,或以其为主角的画册、明信片、纪念章、领带针、钥匙扣等,皆为上佳之选。

商务交接仪式的程序

从总体上来讲,几乎所有的商务交接仪式都少不了下述五项基本程序。

1.主持人宣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此刻,全体与会者应当进行较长时间的鼓掌,以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对东道主的祝贺之意。在此之前,主持人应邀请有关各方人士在主席台上就座,并以适当的方式暗示全体人员保持安静。

2.奏国歌,并演奏东道主单位的标志性歌曲。此时,全体与会者必须肃立。该项程序,有时亦可略去。不过若能安排这一程序,往往会使交接仪式显得更为庄严而隆重。

3.由施工、安装单位与接收单位正式进行有关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交接。具体的做法,主要是由施工、安装单位的代表,将有关工程项目、大型设备的验收文件、一览表或钥匙等象征性物品,正式递交给接收单位的代表。此时,双方应面带微笑,双手递交、接收有关物品。在此之后,还应热烈握手。至此,标志着有关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已经被正式地移交给了接收单位。假如条件允许,在该项程序进行的过程之中,可在现场演奏或播放节奏欢快的喜庆歌曲。

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热烈而隆重的气氛,这一程序亦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的负责人为有关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的启用用剪彩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