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大全集)
1380300000051

第51章 安礼章第六 礼为立身之本(8)

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过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们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弱点,帮助他们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但是,他对您却不那么尊敬啊。”柏拉图说。

“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像柏拉图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一个人,而这正犯了识人的大忌。古人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知人比登天还要艰难。这话固然有些偏颇,但它从侧面说明了人心的隐蔽性。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常常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统一体。因此,要真正识人的内心,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把似是而非的现象辨别清楚后,才可以说知人不难的话。

■ 管理活用 ■

古人云:“立政之要,首在用人;成事之机,亦在用人;争天下者先争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现代的人也讲,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由此可见,用人之举何其重要。有一句老话“知人善任”,知人是善任的前提。由于人的心灵世界极为复杂,所以自知很难,识人亦难。

识人不仅是用人的要点,而且也是用人的难点。古人云:“事之至大,莫若识人;事之至难,莫如以人;相人容易,识人至艰。”因为人性复杂,性情各异,动机多变,导致人心难测。何况,芸芸众生,智有高低,势有不同,心有所想,情有所生,意有所凭,利有所趋,情有所属,导致人们虽然熟知识人方法,但是常常产生错误判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生活中的男男女女,若是识人有误,情非所托,虽然会万般悔恨,痛苦不堪,但那只不过是个人悲剧而已;若是领导者识人有误,用人不当,则会影响整个组织。领导者识别人才,需要在混沌现实环境和混沌思维状态下作出准确判断,需要具有很高的识人能力。领导者识别人才的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与领导者的性格、学识、经验、修养、理想、情操,具有内在的联系。领导者在各种因素造成的混沌心理结构制约下,如果能够作出正确判断,那就意味着其识人之举,已经臻于艺术境界。

隋文帝误识人

隋文帝杨坚,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节俭朴实的君主。南北朝时期,中国战乱不断,人性丑恶不堪。无休无止的战乱,走马灯似的紧紧缠住一个个短命的小王朝。荼毒生灵,杀父弑君,穷奢极欲的现象屡见不鲜。杨坚统一了中国,实属一大功绩。

杨坚的皇后独孤氏,以简朴守志著称,极为厌恶沉溺声色的人。杨坚似乎也很为自己的生活作风自豪。他曾经说过,从前的皇帝姬妾成群,宫中美女如云,所生的儿子血统不同,往往相互残杀,而他的五个儿子都是一奶同胞,绝不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他们夫妻二人都有点不喜欢浮华豪阔而又颇有文人雅趣的太子杨勇,却看不透伪装不喜声色和貌似谦恭有德的儿子杨广的阴险奸诈,反而认为杨广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好孩子。

杨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集人类所有美德于一身。他整整伪装了14年,他的父皇母后竟然毫无觉察。杨广和其他奸佞小人的不同,是他的所有恶行都以庄严崇高、情真意切、宽厚大度、冠冕堂皇的言语和形象表现出来。父皇母后不喜欢奢侈,杨广的衣食住行丝毫也不摆谱,一切都如百姓一般。母后独孤氏厌恶男人亲近女人,杨广就不要姬妾,只有妻子萧氏相伴。母后讨厌音乐、歌舞,杨广家里就从来听不到丝竹琴瑟之声,就连琴架和其他乐器上都落满厚厚的灰尘。父皇母后讨厌兄长杨勇什么,杨广就绝不沾边。父皇母后特重孝道,杨广的孝心就能表现得超过天下所有人孝心的总和。他每次外出执行公务,都在父皇母后面前哭跪不起,哭得父母也跟着伤心落泪。母后喜欢谦虚厚道、重情重义的孩子,杨广就能超水平发挥出这方面的美德。他的哥哥杨勇对于父皇母后派来的太监和宫女,不知道曲意逢迎。杨广却持之以恒地对父母派来的人高接远迎,异常谦恭。于是,大臣、太监、宫女、家仆的颂扬之声,始终不绝于父皇母后的耳朵。

杨广等到时机成熟,就诬陷太子杨勇谋反,并于公元600年夺嫡成功。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床,杨广认为登位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文帝读后大怒,马上宣召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此时,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时无耻地调戏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杨广的蒙骗,拍床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皇后误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到安插在文帝周围的爪牙的密报,忙与大臣杨素商量后,带兵包围了皇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谋杀了文帝。杨广又派人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杨勇还没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就这样,杨广以弑父杀兄的手段夺位,史称炀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大业”。

杨广弑父之后,荒淫无度,穷兵黩武。据说,杨广每次巡游扬州,总有皇家龙舟千艘,纤夫8万余人。他每次出游赏月,总有数千名宫女骑马随行。杨广在扬州的行宫有百处,号称“迷宫”。就是这样一个荒淫无耻的人,在称帝之前极力伪装,骗得信任。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显而易见的差别,比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同样,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和槐树,或寺院和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能看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领导者在识别人才时,之所以感到良莠难分,恰恰是因为很难洞见他人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和长短互见。

16. 有规则有法度才会秩序井然

原文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译文

衣服不提起衣领,那么襟袖倒置无序;行走时只看天上、不看地面,则必有失足之险。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当上而下。

【王氏注】衣无领袖,举不能齐;国无纪纲,法不能正。衣服不提领袖,倒乱难穿;君王不任大臣,纪纲不立,法度不行,何以治国安民?举步先观其地,为事先详其理。行走之时,不看田地高低,必然难行;处事不料理上顺与不顺,事之合与不合;逞自恃之性而为,必有差错之过。

■ 解读 ■

这句采用比喻的说法,暗含的意思是凡事须有主次、先后,合理安排,才能成功。例如就政府的领导人而言,倘若颠三倒四,章法混乱,整个国家也就乱了套;人民大众如果不能安居乐业,整个社会也就动荡不安。事有千头万绪,然而只要提纲挈领,脚踏实地,必然会有理想的结果。

■ 处世活用 ■

人生必须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这是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不知何去何从的人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只小船,看不到目标,随时都会迷失方向。有了生活目标,你的生活才可能有意义,否则你可能劳碌了一辈子,到头来仍是一无所得。有了生活目标,你就会随时随地为将来着想,你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约翰·戈达德的人生规划

有个叫约翰·戈达德的外国人,当他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被称为“生命清单”。在这份排列有序的清单中,他给自己明确了所要攻克的127个具体目标。比如,探索尼罗河、攀登喜马拉雅山、读完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一本书等。在44年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在与命运的艰苦抗争中,终于实现了106个目标,成为一名颇有成就的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得到了让人羡慕的荣誉。

戈达德让人感动之处,不仅仅是因为他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做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那种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那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由“生命清单”而延伸出来的高质量的人生。

懒惰是事业成功的天敌。很多人不懈奋斗一辈子都没有能够完美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更不用说懒惰者了。要想有一个无悔的人生,除了认准目标外,还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在实现人生终极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阻碍或各种诱惑,任何闪失或偏差都会使你远离自己的既定目标。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通往理想的艰难跋涉途中,只有尽可能地少犯错误,才会尽可能地快速实现目标。

■ 职场活用 ■

身处职场,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目标会引导你走向成功的人生。没有目标的人生,如一叶无人驾驶的小舟漫无目的随风漂荡。为什么贫困的人常能白手起家,而继承父母万贯家财的人却常常没落?这就是因为贫困的人有更坚定的人生目标,他们积极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而那些家庭优越的人,因为从小就过着优裕的生活,从而养成了懒惰与奢侈的习性,很容易一事无成。

漫无目的者是不能成功的,他们总是茫然地找个工作,茫然地结婚、生子,然后进了坟墓。他们浪费时间,期望总有一天天上会有馅饼掉下来,心里却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不知道自己对生命渴求的是什么,许多人一辈子糊里糊涂,没有真正的目标,得过且过。

约翰的人生目标

约翰是一个出生在农家的孩子,他和其他一些穷孩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决心成为一家公司的大老板。

约翰在城市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食品连锁商店里做零售店员。他为了了解业务状况,便利用午餐时间到批发部门去工作,他这样做虽然不能得到别人的感谢和额外的薪水,可是当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出现时,老板就想到约翰。

就这样约翰从零售店员升为业务员,然后是部门主管、店面经理。随着岁月的流逝,约翰的职位渐渐显耀了起来。他也不免会有失望和挫折,在某家公司服务多年之后,他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到了尽头,因为总裁在公司里有太多的亲戚。在另一家公司,他发现晋升的根据是年资,他知道他到死都无法成为决策性高级职员。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当他成为“掬子包装公司”的总裁后,终于达到了目标。后来,他又创设了“蓝月乳酪公司”。

这个乡下孩子曾对在那间讨厌的无炊公寓里的室友说:“有一天我要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这句话并不是痴人说梦,他是在肯定自己的内在信念,为自己树立一个方向,藉此鼓舞一生中的每一个行动。为什么约翰会成功呢?他工作努力,可是别人也一样努力。他只在工作闲暇时自修,所以学历也不是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心中的目标——他要成为一家公司的大老板。

■ 管理活用 ■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中,有效管理是必备的基础。无论是一间小公司,还是一个世界级的大企业,最高管理者一定要把统一的管理权紧紧抓在手里,做到全公司管理围绕一个中心,经营围绕一个思路,上上下下同一盘棋。而管理混乱导致经营失败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

“三株”的管理混乱

1994年,在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了一家研制生产保健品的企业:三株公司,其销售的三株口服液,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席卷全国所有农村和城市市场的保健品黑马,当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25亿元,纳税2100多万元。到1996年,销售额飞跃到80亿元以上,利税达到8.2亿。但是1998年年初,三株公司就陷入了危机之中,内部传出消息:三株公司濒临破产边缘。而出现问题的关键则是全国市场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方式,“诸侯”纷起,官僚主义严重。

营销管理方面的混乱是造成破产的主要原因。三株公司在1994年到1996年短短的两三年之间,集中人财物在全国迅速建立了过于庞大的市场营销体系。虽说是体系,却没有系统性和统一性。一方面是市场的急速膨胀,另一方面是公司规模和员工在没有计划规范下的无限扩展。

短期内盲目的大量投入和膨胀,只能是一个后果,即管理失控。三株当时大量增加部门和机构,造成了人浮于事、机构重叠的严重局面,接着就是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决策和管理程序繁复,形成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致命伤,生产和管理效率以及经济效益问题都十分严重。

最为危险的是分公司的性质和地位没有很好定位。当时,三株公司有600多家分公司和2000多家办事处自由度过大。各分公司和办事处权力颇大,自主扩充各类员工,增加新的职能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你争我夺,壁垒森严,内部权力之争也比比皆是。有一些分公司更是自作主张,将三株保健产品的功效随意夸大,并且在广告上表现出来。这种宣传上对顾客的误导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大大损害了三株产品的市场信誉度。

为了迅速生产某种产品并占领市场,两三年内扩充几千人,也并非罕见,关键是三株公司事先没有周密的计划,事后又没有统一有效彻底的控制和管理。由于各分公司职权独立性大,自行招聘了许多员工,没有对他们的素质严格要求,招聘之后,又没有及时加以培训,考核制度的建立和考核工作更是松松散散。这些员工当了干部之后,就流行起官僚主义作风,能上不能下。

诸多的管理混乱,终于导致“三株”破产。

三株的经营活动当初被传为奇迹,可是奇迹却很快以“奇迹”式的速度和方式破灭了,关键就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按程序办事,是遵循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加强管理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17. 人才好比栋梁

原文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译文

房屋梁柱软弱,屋子会倒塌;才力不足的人掌政,国家会倾覆。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才不胜任谓之弱。

【王氏注】屋无坚柱,房宇歪斜;朝无贤相,其国危亡。梁柱朽烂,房屋崩倒;贤臣疏远,家国顷乱。

■ 解读 ■

这句是以柱弱房倒来比喻辅佐朝政的大臣如果软弱无能,国家必将倾覆。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并非何等贤明,只是由于管仲的才干和谋略才使他得以称霸,管仲一死,齐国即乱;伍子胥辅吴,吴国灭越败楚,威震中原,子胥一死,吴国亦亡。这又从反面证明将相乃君王之左膀右臂,将相强则国亦强,将相无能,国何以强?

■ 处世活用 ■

为人处世,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人才。功成名就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那些善于把握机遇,又具备扎实功底和完善人格的人,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伟业,成为国家、社会所敬仰的出类拔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