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办事心经(大全集)
1380500000061

第61章 赢得他人的赞同

老狐狸说

人人都有自我意识,假如一个人在办事时,总是一副“我是这样的,我是那样的”的语气,大概绝大部分人都会反感:“他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们。”听众就会在心底筑起一道“自我之墙”从而漠视他。

把“我的”说成“我们的”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福布斯》杂志上曾登过一篇“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其中有几点值得借鉴:

语言中最重要的5个字是:“我以你为荣!”

语言中最重要的4个字是:“您怎么看?”

语言中最重要的3个字是:“麻烦您!”

语言中最重要的2个字是:“谢谢!”

语言中最重要的1个字是:“你!”

那么,语言中最次要的一个字是什么呢?是“我”。

农夫甲和农夫乙忙完了田里的工作,一起回家。他们走在路上,农夫甲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把斧头,就跑过去捡起那把斧头。他说:“我们发现的这把斧头还挺新啊!”就想带回家占为己有。农夫乙看到这把斧头是农夫甲发现的,应该归他所有,就对农夫甲说:“你刚才说错了,你不应该说‘我们发现’。因为这是你先看见,所以你应该改口说‘我发现了一把斧头’才对。”

他们两个继续往前走,农夫甲的手上仍然拿着那把斧头。过了一会儿,遗失这把斧头的人走了过来,远远地看见农夫甲的手上拿着他的斧头,就匆匆忙忙地追上来,眼看对方就要追上来了。这时候农夫甲很紧张地看农夫乙一眼,然后说:“怎么办?这下子我们就要被他捉到了。”

农夫乙听他这么一说,知道甲想把责任归咎到两个人的身上。于是农夫乙就很严肃地对农夫甲说:“你说错了,刚才你说斧头是你发现的,现在人家追来了,你就应该说‘我快被他捉到了’,而不是说‘我们快被他捉到了’。”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

因此,关注攻心的人,在语言交流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

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与自己毫无相关的事情,大多数人觉得索然无味,对于你表现最大兴趣的事情,常常不仅很难引起别人的同情,而且别人还觉得好笑。年轻的母亲会热情地对人说:“我们的宝宝会叫‘妈妈’了。”她这时的心情是高兴的,可是旁人听了会和她一样地高兴吗?不一定。谁家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呢?你可不要为此而大惊小怪!这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不会叫妈妈的孩子才是怪事呢。所以,你看来是充满了喜悦,别人不一定有同感,这是人之常情。

竭力忘记你自己,不要总是谈你个人的事情,你的孩子,你的生活。人人喜欢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明白别人的弱点,而尽量去引导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这是使对方高兴最好的方法。你以充满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叙述,你一定会给对方以最佳的印象,并且对方会热情欢迎你,热情接待你。

多谈对方的得意之事

无论是与朋友还是客户交谈,多谈一谈对方的得意之事,这样容易赢得对方的赞同。如果恰到好处,他肯定会高兴,并对你心存好感。

美国著名的柯达公司创始人伊斯曼,捐赠巨款在罗彻斯特建造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为承接这批建筑物内的坐椅,许多制造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找伊斯曼谈生意的商人无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一无所获。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优美座位公司”的经理亚当森,前来会见伊斯曼,希望能够得到这笔价值9万美元的生意。

伊斯曼的秘书在引见亚当森前,就对亚当森说:“我知道您急于想得到这批订货,但我现在可以告诉您,如果您占用了伊斯曼先生5分钟以上的时间,您就完了。他是一个很严厉的大忙人,所以您进去后要快快地讲。”亚当森微笑着点头称是。

亚当森被引进伊斯曼的办公室后,看见伊斯曼正埋头于桌上的一堆文件,于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仔细地打量起这间办公室来。

过了一会儿,伊斯曼抬起头来,发现了亚当森,便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秘书把亚当森作了简单的介绍后,便退了出去。这时,亚当森没有谈生意,而是说:“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您这间办公室。我本人长期从事室内的木工装修,但从来没见过装修得这么精致的办公室。”

伊期曼回答说:“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记了的事情。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当初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个星期我都没有机会仔细欣赏一下这个房间。”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说:“我想这是英国橡木,是不是?意大利的橡木质地不是这样的。”

“是的”,伊斯曼高兴得站起身来回答说:“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专门研究室内橡木的朋友专程去英国为我订的货。”

伊斯曼心情极好,便带着亚当森仔细地参观起办公室来了。

他把办公室内所有的装饰一件件向亚当森作介绍,从木质谈到比例,又从比例扯到颜色,从手艺谈到价格,然后又详细介绍了他设计的经过。

此时,亚当森微笑着聆听,饶有兴致。他看到伊斯曼谈兴正浓,便好奇地询问起他的经历。伊斯曼便向他讲述了自己苦难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母子俩如何在贫困中挣扎的情景,自己发明柯达相机的经过,以及自己打算为社会所作的巨额的捐赠……亚当森由衷地赞扬他的功德心。

本来秘书警告过亚当森,谈话不要超过5分钟。结果,亚当森和伊斯曼谈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一直谈到中午。

最后伊斯曼对亚当森说:“上次我在日本买了几张椅子,放在我家的走廊里,由于日晒,都脱了漆。昨天我上街买了油漆,打算由我自己把它们重新油好。您有兴趣看看我的油漆表演吗?好了,到我家里和我一起吃午饭,再看看我的手艺。”

午饭以后,伊斯曼便动手,把椅子一一漆好,并深感自豪。直到亚当森告别的时候,两人都未谈及生意。最后,亚当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订单,而且和伊斯曼结下了终身的友谊。

为什么伊斯曼把这笔大生意给了亚当森,而没给别人?这与亚当森的口才很有关系。如果他一进办公室就谈生意,十有八九要被赶出来。亚当森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了解攻心对象。他从伊斯曼的办公室入手,巧妙地赞扬了伊斯曼的成就,谈得更多的是伊斯曼的得意之事,这样,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把他视为知己。这笔生意当然非亚当森莫属了。

有过失时立刻道歉

“对不起!”这三个字看来简单,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别的字所能比拟。这三个字,它能使强顽者低头,也能使怒气消减。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效用,而充分利用它呢?多少仇怨,多少嫌隙,不是纯由某一方不会使用这三个字而起呢?

有两户人家紧邻而居,东家的人和乐相融,生活幸福美满;西家的人经常争吵,天天鸡犬不宁。这种情形引起了一位社会学专家的兴趣。

社会学专家问东家的人说:“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从不像西家人那样经常争吵,而能够和睦相处呢?”

“因为我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做错事的坏人,所以能够互相忍让相安无事;而他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因此争论不休大打出手。”东家的人如此回答。

社会学家又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东家人回答说:“譬如有一个茶杯被打破了。在他们家自以为自己是好人的情况下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认错,还理直气壮地大骂:‘是谁把茶杯乱摆在这里的?’摆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驳:‘是我摆的,你为何不小心把它打破了?’彼此间不肯认错,不肯退让,僵持不下当然会吵架了。可是我们家,如果谁不小心打破茶杯,就会抱歉地说:‘对不起,是我疏忽打破了杯子。’而放茶杯的人听到也会回答:‘这不全怪你,是我不应该将茶杯放在那儿。’像这样坦白承认自己的过失,互相礼让,怎么会吵架呢?”

社会学专家点了点头。

东家人真是智人智语。不是吗?与人交往时常抱以“对不起,我错了”的心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学会谦卑,以坦诚来修炼自己的心性,扩大自己的度量就能化解许多误会。

凡物不平则鸣,世间原无不可解决的事。你在公共汽车上误踩了别人的脚,你说声“对不起”,被踩者自然不计较什么了。人的心理原是这样,对于许多事情皆可原谅。若因为你的过失,使别人吃亏,而你还不承认自己的不是,好像他的吃亏是咎由自取似的,这就不能使他原谅你了。客气和谦虚是获得友谊的唯一方法,事事要占上风,到处惹是生非,则其受人齿冷,就不奇怪了。在公共汽车上踩了别人一脚,自己不承认错误,却还埋怨旁人,以此处世,如何能使别人心服。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最聪明的方法是自己谦逊一点。自己有过失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会给你同情。

反之,不承认过错,就难怪对方生气,许多小口角变成打架,或因一两句话就酿成命案的,皆由此而起。倘若我们大家都常常不忘这三个字的巧妙,我们的生活将会增加了多少愉快和祥和呢!

“对不起,害你等了许多时候。”“对不起,你可以替我把茶杯递过来吗?”在日常的谈话中,这三个字真是用途太多了。因为它能表示客气和礼貌,能使别人对你更为宽容了解。

“对不起”三字,意思无非是让别人占上风,既然他占上风了,他还有什么更大的要求呢?息事宁人,莫善于此。要使家庭不失和,朋友不交恶,这三字真是百效的灵药。古人教人要“夫妻相敬如宾”,对人要“恭敬谦和”,也无非叫你多说几声“对不起”罢了。

下次你要经过别人座位时,请先说声“对不起”,那么让路的人一定不会把眉梢皱起。如果你招待你的顾客时多说两声“对不起”,那交易也十有八九会成功的。

故意制造群龙之首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才怎样做。

这样的事情你是否遇到过:4个人一起去吃午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来一份炸酱面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我要一份牛肉面。”接下来其他2个人也都附合说:“那就吃牛肉面吧!挺香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也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人们都知道“我行我素”这句成语,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么“潇洒”。

我们在一个没写明男女的公共厕所前,会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做的:如果男人们都进左边的门,女人们进右边的门,你也会这样做。

有人在商店门口看见“长龙”,不由分说便排到了队尾,然后才问:“这里卖什么的?”有人在马路上看见围着一圈人,不管自己有事没事也要挤过去看一看。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从众心理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就是“随大流”。

心理学家阿什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阿什事先安排了6个大学生,让他们一致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X硬说成是等长的,去影响1个真正的被试者。结果被试者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正确答案,而认同了这6个人的观点。

生活中顺应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所谓“入乡随俗”,以及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等,都是从众的表现。

有的人懂得巧妙地利用从众心理。美国某餐厅有两位服务小姐,一位叫梅莉,一位叫珍妮。她们为了引发客人支付小费,都各自在收取小费的盘子里先放了一枚银币。不过,梅莉放的是10分的,珍妮放的是25分的。结果,两个小时以后,梅莉收到的小费,都是10分的银币,而珍妮收到的却都是25分的。这是因为客人支付小费,大多拿不准以多少为宜,那么就会以别人的做法为自己的标准。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让他人重视你,关注你,接纳你的观点和主张,亦步亦趋地跟随“龙首”的脚步,迈向合乎你心意的终点。

如果你想举行一场座谈会,但你深知大家是很难吐露自己的真实心声的,出现大冷场该怎么办呢?这时,你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预先和其中的几个人通气,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问题或议题,安排他们在会场见机行事,积极提问、发言,从而制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带动其他人参与其中,提问、讨论、发言、辩议。只要气氛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渲染力,那些众多原来不打算发言或不爱发言或没有发言习惯的人,也会跃跃欲试,参与进来。

如果你自主创业,打算开家小店(或网店),为了提高名誉度、信用率,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人来逛逛、购买。那你最好在开张之时,就邀请你的姑表姨表堂兄弟姐妹、小学中学大学各路同学老师或者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各色朋友,围在店门店里,进进出出,挑挑看看,貌似进行消费活动。如果是网店,可以让他(她)们进行购买,发表好的评语,增加星星或钻石(提高知名度),实则他(她)们是打折购买甚至是免费消费。但是这样,你就可以招引更多的旁人、观看客来照顾你的生意了。

如果你想要推行你的方案或计划,但是你知道你将面临的阻力会是多么的大,很可能大多数人会用无言的沉默来让你无法进行下去。此时,你不妨私下找几个相关人员交流意见,让他们明白你的企图和意向,以便在正式提出并讨论你的方案时,能够顺利通过。

利用人们的这一从众心理,你可以得心应手地销售你自己的观点、主张、或者商品,让他人赞同你、接受你。

办事心经

在办事时,我们要把对方看成会接受你意见或同意这样做的人。比如“我知道你是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却不愿意去做而已”;又比如:“你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等等。事实表明,从积极的、主动的角度去启发对方、鼓励对方,就会帮助对方提高自信心,从而愉悦地接受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