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1380600000067

第67章 老狐狸说话演讲经(2)

但是,你一旦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就一定不要改变你原来所讲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拓展你所讲的内容,并且不断丰富、补充,始终保持他们的兴趣。这样,你才会是会场上真正的焦点。

1. 说服你的听众

说服是一个让别人改变自身行为的过程。然而,它必须在别人的思考中引起一些变化,也就是说要让其他人产生被说服的需要。

记住说服听众的一系列过程:注意力——兴趣——渴望——行动。在说服听众接受你的观点的时候,你要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地做,让他们由最初的对你的演讲产生兴趣逐步走到最后按照你的建议采取某种行动。

一个有说服力的演讲设计是益处和如何实现益处的混合物。为了让你所提的建议为听众所接受,你必须让你提到的对听众有利的益处大于他们在接受建议后作出改变的代价或痛苦。另外,要想让你的听众留下来继续听你的演讲,对他们来说,就必须有一个清楚的好处逐步增加的过程。这时,你就可以把你的演讲带给他们的好处逐步展示给他们。

证据在说服人时是最有效的。不管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一定要用证据来证明它,用证据来支持你所讲的观点。这才是听众所需要的“定心丸”。

2. 表达你的信息

信息是你希望人们理解、带走和记住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你演讲的首要目的。如果你是在发表一个“一分钟演讲”,那么它可能就是你全部的演讲内容。

总之,一次精彩演讲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共性。在你和听众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沟通背景或者制造出某些你和他们之间的共性。这是你和听众沟通的基础,也是他们听你演讲的一个前提。

(2)诱饵。你要用诱饵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主题。你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而且你的主题要让听众感到非常有趣,激起他们要听你演讲的兴趣。

(4)需要或者问题。你要知道听众的需要和他们想解决的问题,并让他们知道你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或者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

(5)有利之处或不利之处。你要在演讲中说明对听众有利的主要益处,然后再提及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即不利之处。

(6)提出解决方案或提出建议。在演讲中,你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提出某些建议,以使你的听众能按照你的方案或者建议采取某种行动。

(7)结果。最后你要把话语集中在一个结果上,这个结果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结果。

所以,在你开始演讲前,你要对自己表达的观点非常清楚。不要就你的主题展开一个无所不包的叙述,而是应问问自己:“我能告诉他们什么内容呢,而这些内容他们又不会从别人那里听到?”或者“我真正想告诉他们的是什么呢?”

开始演讲时,你就要让听众明白你是传达信息者的角色。一些建立沟通共同背景的例句,如:“在这儿,我们都是沟通者……”这些例句你都可以运用在你的演讲中。在让听众明白你是信息传达者的角色后,你就要迅速地把话题引向你的诱饵。例如:“今年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所以转换成“我们今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

在做完上面的步骤后,接着说明你的主题。例如:“我很乐意告诉你们,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你们需要些什么。”

再说明对听众有利的主要益处。例如:“如果能得到正确的指导,你就可以完美地做好你想做的事。”

在演讲中提及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例如,“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容易,如果你错误地理解了它,那么你就很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然后提出建议。例如:“你至少需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成为一个职业演说家的秘诀。”

最后,把话语集中在一个结果上。例如:“如果你真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那就立即去参加一个学习班。”

演讲跟谈话一样,是两方的“言语”交流。因此,它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如果一个演讲者只是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不把听众放在心里,那这次演讲还有什么意义呢?

避免和控制冷场

在演讲中,冷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向交流,听的人毫无兴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种是双向交流中,听者毫无反应,或者仅以“嗯”、“噢”之类应付。

不管是哪种情况出现的冷场,根本原因都在于听者不愿听你所说的话。听者仅仅出于纪律的约束或处世的礼貌而扮演一个“接受”的角色。因此,冷场完全应由演讲者负责。

冷场的出现,是演讲者的失败,因为它不能达到彼此沟通交流的目的。演讲者既要发言,又必须对场面实施控制,避免冷场的发生。避免和控制冷场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 发言简短

单向交流中那种应景式讲话,越短越好。如某商场举行开业仪式,邀请了市内各方面的人士参加。总经理只说了两句话:“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光临!现在我宣布:××商场正式开业!”

双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绝地包场,要有意识地给对方留下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自己一轮讲不完,应待对方有所反应后再讲,不要一轮就讲得很长。

2. 变换话题

单向交流的话题变换是暂时的,所变换的话题是为了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这一目的达到后,仍要回到原有话题的轨道。比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精力分散,东张西望、打瞌睡、窃窃私语、在桌上乱画等,此时可以暂停讲授,穿插几句应景、时髦、诙谐的话;或者简短地讲个与教学相关的典故、趣闻,学生的精力便会一下集中起来。之后,再继续教学。

双向交流的话题变换是不定的,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进行。比如你与别人谈今日凌晨看的一场世界杯足球赛电视直播,可别人并不喜欢足球,也没有在半夜里爬起来观看,对你所讲显得毫无兴趣,于是就会出现冷场。这时,你就应及时将话题扯到其他方面去。

3. 终止交谈

任何人在交谈时都不希望听者不愿接受。但若这种情况出现了,说话者又采取了诸如简短发言、变换话题、加强语气等控制手段,仍然不能扭转冷场的局面,那就应立即终止交谈。没有人接受的交谈是无意义的,既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又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比如你同他谈足球他无兴趣后,变换话题他仍无兴趣,就不可再谈下去。这叫做“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么各自走开,另寻开心,要么各自静止,闭目养神。

与听众合二为一

成功的沟通,有赖于演讲者使他所引证的素材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并使听众亦成为其演讲的一部分。准备演讲时,脑海中必须想着特定的听众。下面一些简单的法则,可帮助你建立一种与听众和谐与密切的关系。

1. 了解听众的兴趣

许多人无法与别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主要是由于他们只会谈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却令别人感到无聊。所以,你应当引导对方谈论与他的兴趣、事业、业绩、成就等相关的话题。比如,如果对方是位母亲的话,就与她谈谈她的孩子。如果你这样做了,并且专注地倾听对方说话,你将会给予对方很多乐趣。最后,你将被认为是一位有效的谈话高手,即使你话说得很少。

同样,当你面对听众演讲时,应先设想一个他们急切要听你说些什么。演讲者若不能考虑到听众,而只是保持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必然倾向,那么他便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些局促不安,不时瞥看手表,观望出口,烦躁不安的听众。

因此,你不妨问问自己:“你所讲的主题对听众究竟有什么好处?能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达成他们的目标?”然后再开始讲给他们听,这样必然会使他们全神贯注地听。如果你是个会计师,你的开场白可以这样说:“我现在要教你们如何省下50~100元的税款。”如果你是律师,你可以告诉听众如何预立遗嘱,这样就能让听众兴致勃勃。无论如何,在你的专业知识里,一定可以找到听众感兴趣的话题。

2. 给予真诚的赞赏

听众是由很多个体构成的,因此他们的反应就和一个人一样。公然批评听众,必会导致听众的不满。对听众做过的值得称赞的事表示赞美,你就会获得通往听众心灵的护照。当然,这需要你自己去认真研究。然而,一些夸张、肉麻的词句,像“各位是我曾面对的最有智慧的听众。”会让大多数听众认为这是空洞的谄媚,因而让人感到厌恶。

在演讲时,说到这类话题的时候,态度要100%的真诚。没有诚意的话语,你也许偶尔会骗过他人,但不能长期欺骗听众。什么“充满高度智慧的听众……”,“这些来自……的美女和绅士”,“我真高兴来这儿,因为我爱你们每一位。”如果你说不出真心的话语,那就不要勉强自己了。

3. 融入听众

在你开始演讲之后,应尽快想办法与听众建立起一种关系。如果你觉得很荣幸能应邀发表演讲,那就照实说吧。

一种非常有效的与听众交流的方法,是叫出听众中有些人的名字。在某个餐会里,当天的主讲人在进餐时,频频打听某些人的名字,这使很多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整个进餐过程中,他不停地询问宴会主人,某一桌上穿蓝色西装的人是谁,那位帽上缀满花朵的女士芳名是什么。等他起身说话时,人们便立刻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了。演讲时,他非常巧妙地把刚刚得知的名字编入自己的演讲里,那些在演讲中被提到名字的人的脸上都显露出无比的快乐,这个简单的技巧已为演讲者赢得了听众温暖的友情。

使用这种方式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假如你准备提到一个陌生人的名字,尤其是刚打听来的名字,要确信没有弄错,并以一种适当、得体的方式提出来。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可以使听众的注意力保持在巅峰状态,那就是采用代名词“你”而不要用“他们”。这种方式可以使听众保持在一种自我感知的状态中。演讲者如想把握听众的注意和兴趣,是不能忽视这一因素的。

4. 让听众参与

你是否想过,用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使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着你的每个词。当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表明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地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明显地得到提升。如果说讲台上的人和讲台下的人之间隔有一堵墙,那么利用听众的参与便可打通这堵墙。

有个演讲者为说明“汽车在使用煞车以后还须走多远才能够停住”这个问题时,他邀请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听众站起来帮他展示汽车在不同速度之下,这个距离会做怎样的改变。这个听众握着一条钢卷尺的一端,顺着走道把它拉出50米。此时,全场听众都全神贯注于演讲之中。那条卷尺除了生动地展现出演讲者的论点之外,还成了听者与演讲者之间的一条沟通线路。演讲者若不是运用这么一招表演术,听众关心的恐怕还是晚饭吃什么,或者晚上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5. 采取谦逊的低姿态

在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里,真诚是无可替代的。最容易招致听众反感的方法,就是让听众觉得你高高在上。

一位牧师无法使听众专注地听他讲道。牧师的一位朋友便为他提了一个建议,让牧师问问自己,对于每个星期天早晨都要面对的听众有什么感觉——牧师是否喜欢他们,是否愿意帮助他们,是否认为他们智力不及自己等。

演讲者如果自认为自己在智力或社会地位上是高高在上的,那么听众一听便知。演讲者欲得到听众的爱戴,最佳的方法之一便是采取低姿态。

当你演讲时,就如同在橱窗里展示,你个性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呈现在听众眼前,稍有自夸或吹牛,便会导致失败,而谦虚却可以激发你的信心与亲和力。在你谦虚时,不必显示出患得患失、动辄得咎的模样。只要表现出你是决心要尽力讲好,那么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也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美国电视界要求极为严格,每一季度里,所有的电视主持人都要陷身于焦头烂额的竞争中。收视率极高的主持人艾德?苏利文,不仅是电视业的专家,而且是个新闻从业人员。但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圈里却是个业余者。他之所以能够在电视圈里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并不以为自己该怎么样,而只认定自己是业余的。他在镜头前那些不自然的举动,手握下巴,耸起两肩,拉扯领带,说话结巴,换成任何人都会成为一种缺陷。可是这些缺点对于艾德?苏利文而言却并无害处,当人们批评他这些缺点时,他也从不灰心。每一季,至少有一次,艾德?苏利文要请一位模仿高手上电视屏幕,让他把自己模仿得惟妙惟肖,把自己的缺点夸大渲染。艾德?苏利文欢迎批评,而观众也十分喜欢他这一点。观众都是喜欢谦逊的言行的,他们厌恶那些自大的卖弄者。

有人曾这样评论孔子:“他从不以自己独具的知识去向别人炫耀。他只是以自己包容的同情心,去设法启迪他们。”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这种包容的同情,便已掌握了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演讲的豹头凤尾

开头和结尾对于演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头好能吸引住听众,结尾好能让听众回味无穷。

演讲开头要有一种震慑力和吸引力。

1. 演讲开头的几句话必须能吸引住听众

震慑力,俗称“镇住场子”。如果一开始就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以后再想把听众吸引过来,就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达到目的,所以演讲的开头必须具有这种震慑力和吸引力。

具体说来,为了使演讲的开头具有这种魅力,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提一个奇异的问题。此法是演讲者一上来,先提出一个奇异的问题,利用听众的好奇心使其马上被吸引住,因为他们急于想知道下文,所以即使是乱哄哄的会场也会马上安静下来。

上海复旦大学曾经举办过一场《青年与祖国》的演讲比赛。由于各种原因,尽管已经有五六名同学演讲过了,可是会场却始终嘈杂混乱。一位同学一上台,就提了一个问题:“我想提个问题,谁能用一个字概括青年与祖国的关系呢?”台下立即被他的“提问式”开头吸引住了,喧闹的场子立即安静下来。

(2)打一个新奇的比方。此法若运用得当,在演讲一开始便能吸引听众。

1918年4月,爱因斯坦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普朗克60岁生日庆祝会上,发表了一篇高度评价普朗克对科学充满激情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的演讲。他的演讲是这样开始的:“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也实在不相同。”爱因斯坦的比方新鲜而奇特,一下子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他的演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发一句由衷的感叹。此法是在演讲开始之时,先发出内心的感叹,以求得听众的共鸣,来吸引听众注意力。

1904年10月,秋瑾《敬告二万万女同胞》演讲的开头是这样的:“唉!世界上最不平的事,就是我们二万万女同胞了。从小生下来,遇着好老子,还说得过;遇着脾气坏、不讲情理的,满嘴连说:‘晦气,又是一个没用的。’恨不得拿起来摔死。”

秋瑾演讲的开头一个“唉”字,叹出了中华妇女几千年的苦难和委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为妇女解放发出的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