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小时候,广场上的带有圆框的架子竟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乐园,那时候我们以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只要你爬上去她们就够不到你了……我们都以爬上那个架子为荣。
从我记事起就有那个篮球架了,当然那时的我并不晓得那就是篮球架!它是什么时候建的?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时隔那么多年,记忆难得有些模糊。我只记得有一次我们4、5个小孩在中午放学后发现了这个篮球架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个时候的篮球架与现在的构造是不一样的,它的中间横着一根铁杠衔接着两边,两边的底脚被水泥垒住,水泥的高度足有一个台阶那么高,杠杆离地面的高度也就1.2米,从横杠往上看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平行四边形,横杠两侧是对称的,在平行四边形的顶端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从它的正面看木板上嵌着球框,经过仔细看应该还看得出来这木板是经白漆粉刷过得,整个篮球架是经绿漆粉刷过,唯独杠杆那块已见不得曾被粉刷过得影子。
我们4、5个小孩中有的能够着杠杆,只见他一只手握于横杆上另一只手握于杠杆一侧,小腿搭到杠杆旁边的铁杆上借助腿力和手的灵活力坐到了横杆上,在下面的我们只能抬头望着他,伸手够也将就能够到他的鞋尖,他坐在上边向我们招呼着,剩下的我们当中有一个吼不住了,对横杆上边的伙伴说:“你给我挪个地儿,我试试能不能爬上去。”横杆上的孩子往另一侧挪了挪为他腾出了坐下的空,之后那个孩子踩到了那个台阶上,双手抱着横杆一侧的铁杆趴在上面,两个小腿夹紧铁杆往上爬了一爬以他认为最好的高度抓住了横杆,借着横杆和腿的力爬到了上面,我们在这下面的只能抬头仰望着他们,看着他们向我们发出邀请信号,也许是腿太短了吧!我们剩下的几个怎么爬也爬不到甚至都够不到他们的鞋尖,我们看着他们的鞋底在我们头顶上荡悠着,也很想爬上去,从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那都是我们的乐园,我们以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爬上去他们就够不到我们了。
待到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再次来到这个篮球架,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够爬到上边去了,唯独我还是有些吃力,坐到这根横杆上我需要尝试着攀爬好几次,好不容易有一次我爬上去了,学着他们荡悠着小脚,我以为我到了安全的地方,还高兴的对他们说他们够不到我,结果却是他们中的人一个人发坏给我把一只鞋子给扒掉扔到了一边,玩味的对着说:“下来呀,咩~你鞋子还要不要,要就下来自己拿。”害我下也下不去,要不是后来爷爷看到估计我要在上边待到下午上学了。我的爷爷喜欢逛大街,篮球架所在的地方是大街中心偏东的小广场上,他逛街的时候我看到了他,我让他把我从横杆上抱下来,我记得爷爷当时说:“你这孩子,怎么那么皮呢!这么高你也不怕掉下来。”
“你鞋子呢,小o子他们去哪了。”
可惜当时的我脑子里并没有“危险”这个词,更不知小时候的篮球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我们都以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我们爬上去在下边的人够不到我们,我以为只要爬上横杆就意味着我赢了,我们还以此为荣。
随着长大我才晓得,当年他们能爬上去的时候,我们剩下的人只能在下边望着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们个子高腿长;当我能爬上去的时候,他们能够给我脱掉鞋,并不是在于我所在的地方有多安全,而是他们又比我长高了。
所谓安全的地方是你站在别人够不到你的地方,占据别人难以发觉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