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夏丽英
13930600000006

第6章

日子过得很快,婚后一年,夏丽英生了个女儿,起名叫周梅梅。大弟结婚了,娶回一个泼辣的媳妇,嘴尖口快,不过却是个会过日子的精明女人。娶过门没几天,凭着婚前学过的理发知识,就把原先由夏丽英住的那间临街的屋子打通,开了家“莉莉”美发店,捎带着卖些日化用品。母亲帮着照管铺面,媳妇给人洗头理发,吹烫剪染。市面上时兴起头,硏一个就挣10块钱。一个月下来,收入竟也可观。这下子,夏丽英回娘家就没个过夜的地方,晌午匆匆回去看一眼,午饭落肚就离开。她原先还指望母亲帮她照看梅梅,看这情形是指望不上了。夫妻两个都是倒三班的,只得互相错开班次照管女儿,梅梅就在两口子的轮番拉扯中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长成一个活泼伶俐的小丫头。

夏丽英的小弟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外省一所大学,每个月200块钱的生活费由夏丽英和周祥文负担。小弟抱怨其他同学每月生活费都是300块,夏丽英不免对这个弟弟失望,写信教训他:人比人气死人,粗茶淡饭也饿不死。那些年,东方电石厂的效益不错,工资年年涨,夏丽英的工资加上奖金能挣到400块钱,并不比丈夫低,生活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好转。

夏丽英微微地胖了,身材恰到好处地丰腴起来,脸上时常挂着谦和的笑容。有一种女人生了孩子后会变得比做姑娘时漂亮,夏丽英就是这种人,认识她的人都说,夏丽英越活越年轻,越长越好看了。就像树上的果实,经过了阳光雨露,风霜历练,渐渐丰盈、充满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想到老实巴交的周祥文居然会惹上盗窃案呢?

事情是这样的,周祥文单位的职工常趁上夜班,天黑无人,货车进站后短暂的停靠时间爬到车皮上偷东西。有时是电缆,有时是铜条,有时是铝锭,反正逮住什么拿什么。来回也就三五分钟的功夫,搞到手后找个地方藏起来,次日再找废品回收站卖掉。他们抽的烟,打麻将的底本,平时的零用钱都是靠这偷得来的。周祥文参与过几次,但他胆子小,不敢多拿,每次搞到手的东西不及旁人的一半。也是活该他倒霉,那阵子,上面三令五申,要严抓铁路盗窃的不良之风。所以,大伙偃旗息鼓,老实了半个多月。那天夜里,周祥文本不想去,哥几个调唆他,今天货车运的是铜条,咱们合伙弄一盘,少说也卖上千块呢。周祥文被他们说得动了心,就冒险跟着去了。

就在他们下手的当时,附近派出所埋伏的民警一拥而上,把他们抓个正着。正赶上严打,杀鸡儆猴,判决书下来,周祥文被判3年有期徒刑。夏丽英傻眼了,抱着梅梅,欲哭无泪。春节前夕,公安局通知她可以到看守所看望周祥文,年后就要转至外地的劳改场队。临去之前,她不忘给周祥文包了顿饺子。那次包饺子的经历夏丽英这辈子也不会忘记,和馅儿的时候,不知道拌进了多少眼泪,擀饺子皮,两只手抖个不停。不谙世事的女儿问她:“妈妈,你为什么哭呀?”

“你爸爸犯错误了,他不能回家了。”

“做错事,改了就是好孩子。”

夏丽英凄然一笑,“梅梅,大人做了错事就要付出代价。”

“那怎么办?”

“妈妈也不知道。”

夏丽英抱着年幼的女儿,带着煮熟的饺子,以及周祥文的换洗衣服,咬咬牙,破天荒打了个出租车一路去了城郊的看守所。记得女儿发烧上医院打吊瓶,她都没舍得坐一趟出租车。可是,天气这么冷,为了让饭盒里的饺子多几丝热气,她顾不上那么多了。

管教还是通情达理的,对夏丽英母女很客气。周祥文见了夏丽英的第一句话就是:“丽英,你怎么也得等我,除了我姐,我就你和梅梅两个亲人。”

夏丽英没好气地说:“又不是十年八年,难道我连这3年的时间也挺不过来吗?”

临别,夫妻俩抱头痛哭一场,不懂事的女儿也咧着嘴加入到痛哭的行列,一家人直哭得肝肠寸断。别人家过年团团圆圆,他们这个年过得凄凄惶惶。

周祥文入狱后,夏丽英回娘家和大弟商量小弟读书的费用由哥姐俩平摊,她一个人的工资负担不起了。不曾想,话未落音,就受到兄弟媳妇一顿数落,含沙射影说以前从火车上盗卖的东西不知道积攒下多少了,现在,却跑到娘家哭穷。拌起嘴来,口舌笨拙的夏丽英自然捞不到便宜,反而生了一肚子闷气。想想自己先前为了给这个弟弟娶媳妇,起早贪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结婚的时候,她为弟媳妇织的双薄双厚毛衣毛裤,见过的人谁不说好?他们生了孩子,她这个做姑姑的比谁都上心,弟媳妇奶水不好,月子里3天一袋奶粉几乎都是她买回来的。她凭着一双巧手用零碎线头给小侄子织了毛衣织毛裤,织了背心织帽子,做为一个姐姐,她对他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现在,她落难了,他们不帮忙倒罢了,却在一旁隔岸观火说风凉话。母亲老了,只有唉声叹气的份儿。在外求学的小弟得知姐夫出事的消息,写回信来抱怨姐夫贪小便宜吃大亏,还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连一句暖心的话都没有,夏丽英的心也凉了。自己省吃俭用供他读大学,日后毕业了,还不知道记不记得她这个姐姐的恩情。可是,话虽这么说,谁让自己命苦呢,早早没了父亲,她这个做老大的不吃亏,谁吃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