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盛顿大传
1397300000017

第17章 临危受命砥柱中流(5)

美国军队在加拿大的远征安排最终以失败结束,在敌军的激烈进攻下,乔治·亨利·托马斯将军只好后退到索瑞尔河口。华盛顿马上派军队前去支援,汤普森军的一部就在其中。不幸的是,托马斯军和汤普森军会合后,托马斯染上了天花,于6月2日死亡。托马斯去世后,沙利文将军承担起了指挥官的职责。沙利文刚履任就带领整个部队推进到了索瑞尔河口,并派少量战士在后面守备。同时,汤普森派军前往三河城,着手阻击苏格兰上校麦克林带领的先锋队伍。这样,汤普森基地留下的守备人员还不到200人。两支队伍会合后,沙利文将军马上加固了索瑞尔河的防御工事,同时指示汤普森军率领其他剩余人员前去协助圣克莱尔上校。这样,汤普森率领的战士就达到了2000名。尽管这样,汤普森也不会贸然出击。他深深知道此战的重要性,假如再失败,他们将会失去整个加拿大。沙利文和汤普森完全相信他们可以一雪前耻,因此写给华盛顿的信中充满了乐观精神。沙利文已经决定攻取位于德尚博角的据点,并使之变成美国军队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假如汤普森可以顺利拿下三河城,沙利文就可以把敌舰赶到奇利安瀑布下面,然后再快速接近魁北克。假如沙利文所说的话能够实现,美国军队在加拿大的态势将得到逆转。到那个时候,美国军队战士再加上投降的加拿大战士,转身将魁北克拿下是可能的。在信的末尾,沙利文请华盛顿放心,他承诺一定能够整顿好军纪,带领美国军队打回去。

沙利文将军的来信让华盛顿看到了希望,他很快就写了回信。在信里,华盛顿坦言自己害怕听到加拿大的消息,因为坏消息实在是太多了。他希望沙利文将军可以扭转败局,提高美国军队的士气。在关键时刻,华盛顿捕捉到了促使态势好转的时机,他向大陆会议细致介绍了沙利文的优点,坚信他可以胜任加拿大美国军队总指挥一职。在华盛顿眼中,沙利文是一位极富进取精神、生机勃勃、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尽管性格上存在着一些瑕疵,这些并不妨碍他发挥能力。在信的最后,华盛顿还强调了加拿大在美洲的重要性,并希望沙利文将军能够竭尽全力,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战。

华盛顿刚把信发出去,大陆会议就给他送来了公函,通过大会探讨决定,霍雷肖·盖茨将军被任命为驻美国军队总司令官。和华盛顿不一样,东部的议员们十分欣赏盖茨,这是因为在围攻波士顿之时,盖茨和新英格兰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6月22日,盖茨启程赶往加拿大。无奈之下,华盛顿只有希望盖茨来力挽狂澜了。

在加拿大那边,沙利文将军所描述的情形和现实有一定的出入,不知不觉间,英国军队在加拿大的士兵人数已经增至13万人,主要包括爱尔兰、格兰和威廉·豪将军的队伍。魁北克周边的武装也在秘密行动,纳斯贝特将军的炮舰已经开到了该城附近。

打退美国军队的进攻后,英国人打算占据哈德逊河和纽约,并把那里变成英国的军事基地。英国军队积极调度部署,以便发起快速进攻。大战即将爆发,纽约城里的亲英分子开始密谋叛乱。他们着手在英国军队来到之时向美国军队发难,达到里应外合的目的。很快,纽约城里谣言四起,大家基本不清楚哪些消息是正确的,哪些消息是错误的。英国军队的策反活动很成功,连华盛顿身边的一位卫兵也参与了叛乱。

纽约城里的几个政客被指控为反叛者的同党,他们大部分是商人出身,和英国本土有贸易来往,在纽约城里拥有个人的领地和家产。随着进一步的调查,纽约议会的一个下属委员会发现,总督特赖恩与这桩叛乱阴谋有牵连。当时,特赖恩已经安全撤离到英国军队船上,只通过特工和岸上人员维系着联络。在这一叛乱集团里,还有纽约市市长戴维·马休斯。

纽约市议会授权华盛顿,要求他逮捕这一亲英分子。马休斯那时正在距离格林将军的驻地不远的弗拉特布什开会。于是,华盛顿指示格林一定要将此人缉拿归案。指示下达的次日清晨一点,格林将军便派军队将市长寓所包围了,并将亲英分子顺利缉拿。随后一场大搜捕便在纽约开始了,华盛顿身边的那个卫兵也在其中。转眼间,亲英分子乱作了一团。那些着手进行叛乱的人看到阴谋败露了,便纷纷逃到了那些偏僻的荒凉地区。华盛顿命令对抓到的叛乱分子进行审讯,凡是属于军事系统的则全部要送交到军事法庭进行审判。

北美殖民地和英国之间的斗争,使汉密尔顿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道路,他内心里所潜藏着的豪情壮志被激活了。过了不久,他便凭借手中的笔出了名。他的文笔变化多端,总会令人眼花缭乱,有时很严肃,有时又让人感觉很轻松。1774年7月6日,在菲尔兹举行的大会上,汉密尔顿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过了不久,汉密尔顿便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1776年3月,汉密尔顿被任命为一支地方队伍的炮兵连长,因为具有严明的纪律,这支队伍很快就出了名。汉密尔顿那非凡的才干最早被格林将军所发现,接着格林又把他推荐给了总司令官。

在大战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刻,华盛顿早年的朋友休·默瑟带来了好消息。休·默瑟尽管早就退伍,但他的军事才能却并没有退步。为了支援华盛顿,他在弗吉尼亚州新组建了一支队伍,并把这支队伍补充到了华盛顿的军中。接下来的时间里,休·默瑟的办事才能更加让大家惊叹不已,6月5日,大陆会议任命休·默瑟为准将。大陆军机动队伍即将建完,华盛顿建议让休·默瑟担任指挥官。

当休·默瑟前往新泽西组建民兵之时,华盛顿把他推荐给了利文斯顿将军。尽管将军的军事经验不是很丰富,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才思敏捷,口才还是一流的。默瑟的到来弥补了利文斯顿的空白,两人密切合作,制订了进攻敌军的严密计划。不过与机动大队不同的是,新泽西的队伍只负责地方防务。通过调查,他们感觉新泽西现在所面对的主要事情来自于斯塔藤岛。英国军队不仅在上面建设了防御工事,还把此地作为了进攻安博伊的基地。现在,纽约的态势也紧张起来。市民每天都是在焦灼不安中度过的,即将到来的战争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此时,大陆会议正在这里进行,代表们正在研究约翰·亚当斯的建议。通过反复的商议,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2日一致通过了决议,宣布所有联合的殖民地有权力变成自由、独立的国家。约翰·亚当斯说:“7月2日应当变成美洲历史上最最有价值的里程碑,我相信我们的后代将把这一天当做重要日子来庆祝。在这一天,全部的美洲人民将不再是被奴役者;也是在这一天,我们崭新的国家将酝酿成型。”

这一重要而光荣的历史事件,注定要被所有美洲人当做佳节来庆祝,但时间并不是约翰·亚当斯所预计的7月2日,而是7月4日。因为在那天,圣洁庄严的《独立宣言》获得了通过。在此前,大家只清楚大陆会议的代表们在探讨这一问题,但会议过程是秘密的,所以在宣布前,所有人是不清楚结果的。这一宣言的通过,也预示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没人比约翰·亚当斯更能感觉到这件事情的历史意义,作为这件事情的发起者之一,他有理由比任何人都高兴。

不过约翰·亚当斯也有感觉到遗憾的地方,那便是《独立宣言》制定得过晚。按照他的预测,假如再早几个月,美国就不会只拥有魁北克,还有可能拥有全部加拿大。宣言的公布使得华盛顿感觉到由衷的高兴,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崭新国家的成立,队伍也终于有了归属,可同时,他想通过调停避免战争的计划也破灭了。

《独立宣言》带来的喜悦被英国的炮舰吹散,阴云笼罩到了纽约市民头上。全城全部的望远镜都对准了敌方的炮舰,英国军队的每个举动都会引起大家的种种猜测。英国军队已经停泊在了港湾里,尽管他们还不敢进入美国军队的炮火射程之内,但美军将领和战士丝毫也不敢放松对英军的监控。

没过多久,英国军队的两艘炮舰便朝着城区开了过来;这两艘炮舰分别是菲尼克斯号和玫瑰号,两艘舰上配有先进的武器,指挥官是华莱士上尉。华莱士上尉人们并不陌生,他是指挥着队伍一路烧杀抢掠来到纽约的,臭名早就传遍了全美国。看到英国军队有了举动,美国军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大约在下午三点半钟,这两艘炮舰大摇大摆地驶进了港湾,纽约城里的炮兵对它进行了攻击,这两艘炮舰马上用激烈的炮火进行了还击。很多纽约市民十分恐慌,一边高喊;“敌军打进来了,纽约就要完蛋了!”一边纷纷逃跑了。这两艘炮舰几乎没受什么损失,很轻易地便穿过了美国军队的守备阵地,但是其他英舰还没有跟上,只是远远地望着事态的发展。

理查德·豪勋爵这时候赶来,使事态更趋于危急,前一段出现的叛乱事情已经很让人担心,近日又有亲英分子在纽约成立秘密委员会的消息,更让纽约市民感觉危险就在眼前。理查德·豪勋爵来到的次日,华盛顿给纽约州议会写了封信,提醒他们要严密监视亲英分子的活动。他建议把已经掌握的所有对美国不忠的人全部赶出去,假如不采取强硬手段,一旦纽约遇到进攻,这帮人将变得十分危险。前一段时候的叛乱阴谋中,在华盛顿的建议下,13名参与叛乱的亲英分子被押往康涅狄格州,这帮人中包括前任纽约市市长。与其他亲英分子相比,他犯下的罪行还是比较轻的,因此,曾经有人建议要把他赦免。为了对付华盛顿,理查德·豪勋爵到任后宣布,所有反对大英帝国的人,一旦真心悔过,英国政府将不予追究。

战争不断逼近纽约,纽约议会意识到了这一潜在的危机,他们马上派特使前去组建民兵。在敌舰抵达前,纽约议会已经派人把武器弹药秘密运往塔里敦。科特兰和达齐斯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武器装备起来的民兵随时着手迎战。在这场即将来到的战争里,皮埃尔·科特兰上校极富热情。此人出生在殖民地的一个古老家族里,在卡洛顿河口的一座庄园里长大。他沿着河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了防御工事,随时准备着手给敌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这时,那些引起了恐慌的英国军队炮舰却没有进一步的行动,静悄悄地停在了哈弗斯特罗湾一带的水域里面,唯一的举动就是换一下锚地。看起来英国军队战士们每天都很清闲,天气好时,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会到甲板上去晒太阳。但当夜幕一降临,大家总会发现从炮舰上放下来很多船,很显然英国军队正在悄悄地着手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英国军队的主力舰艇停留在哈弗斯特罗湾,但有一艘运输舰却开进了皮克斯基尔湾,遇到了理查德·蒙哥马利堡远程炮火的攻击,该船见状马上掉头跑了回去。

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英国军队已经了解了航道,于是他们就把炮舰开到了距离理查德·蒙哥马利堡很近的地方。克林顿将军估算敌军是想趁黑夜发起进攻,然后冲破美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去海兰兹。如果让他们的安排得逞,在海兰兹修建的工事就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考虑到这一点,克林顿将军命令在最前面的一个哨卡上增加了几个夜哨,一旦发现英舰有什么反常举动就马上点火通知。此时,华盛顿不只忧心哈德逊河的安危,还担心敌军会从加拿大南下。这时候,令人痛惜的事情出现了,前方将领为了争夺领导权而出现了争执。盖茨在去加拿大的路上听到了美国军队撤退的消息,对此他感到十分震惊。本来他以为战士们会按照他的命令待在奥尔巴尼,但没想到菲利普·约翰·斯凯勒将军私自制定了行动安排。他认为盖茨是驻加拿大美国军队的指挥官,一旦队伍开往加拿大这里就不再归他管辖了。

由于情形危急,两位将军分别同意将这一争端提交给大陆会议进行裁定。并声明,在大陆会议的指示来到之前,两位将军要共同前往香普兰湖抵御盖伊·卡尔顿爵士的进攻。7月6日,两人抵达了王冠角,并在那里将败退的战士集中了起来。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这些战士的战斗力明显下降了。补给资源跟不上,再加上疾病,集合到王冠角的6000名战士中居然有一半是伤病员,这些战士原本分属于15个营,但在此情形下,两位将军只好把他们再次组合以方便指挥。为了使伤员得到救治,将军们指派2800名士兵护送伤病员回到了后方,这批人走了之后,全部王冠角所剩下的战士已经寥寥无几了。两位将军认识到凭借这样一点兵力去守住王冠角是不可能的。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收缩兵力,在迪贡德拉加强守备。

在争夺领导权的过程中,沙利文将军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军衔比他低的盖茨将军被任命为指挥官,这让他感觉大陆会议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任,因此他主动要求离职。大陆会议很勉强地批准了这一要求,在离职前,沙利文将军通过菲利普·约翰·斯凯勒将军向华盛顿转达了歉意和谢意。

华盛顿所属的一些队伍来自于边远山区,在队伍行进打仗方面没有多少本事,各自之间的妒嫉之火却十分旺盛。来自特拉华州南部的队伍和来自新英格兰的军队从一开始就不是十分友好,而新英格兰的队伍又特别讨厌康涅狄格州的队伍。这支南方军队主要是指利奇少校带领的弗吉尼亚州队伍、斯莫尔伍德上校带领的马里兰州队伍和汉斯利特上校带领的特拉华州队伍。

宾夕法尼亚州的队伍由米夫林准将指挥,此前他曾任华盛顿的副官,还做过陆军军需兵指挥官兼军需局局长。米夫林很有口才,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但有时他说话声音太大,很多次令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米夫林的队伍主要驻扎在国王大桥附近,同时还负责修建华盛顿堡。在全部的队伍里,就枪支弹药和装备而言,斯莫尔·伍德领导的马里兰营最为精良,很明显,他们的军装和武器全部都要比其他队伍的好很多。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引起了康涅狄格州战士的反对,他们感觉马里兰州的战士太没有教养,战士没有战士的样子,将领没有将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