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因为爱上了你
13974100000006

第6章

这回该我们的牛老太响鼓重锤地登场了。她是牛奋的娘,这可不是一般人物。可以说她是职工家属们的主心骨,是响当当的领袖。牛老太为人仗义,在职工家属中名气很大。牛老太的领袖地位,不是靠花拳绣腿表演出来的,完全是靠着非凡的气概,卓越的能力,敢打敢拼的精神,得理就让人的斗争策略,在无数次打拼实践中经过无数锻炼和考验,这才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

单说牛老太为儿子安排工作一事,就十分具有传奇色彩。那是五六年前的事了,牛奋的父亲牛老汉正点在汽车修理厂退休,本来老子退休,儿子牛奋顶替,牛奋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职工。那时牛奋高中刚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这次工作岗位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可厂部秘书办手续时办出了毛病,厂里根本就查不到牛老汉的人事档案。原来二十年前有一次临时工转正指标,牛老汉按条件在转正之列。不知什么原因。经办者居然把牛老汉遗漏了。这就是说牛老汉的身份还是个临时工,而临时工就不能享受子女顶替工作待遇。这件事对牛老太打击很大,原先自己还为是职工家属而自豪呢,现在可好,连职工都似乎成了假的了,更不用说让儿子顶替工作了!牛老太哪能咽下这口气。于是就找人事处。见了人事处处长没说三句话,牛老太就一个大耳光抡了过去。打得人事处长摸着火辣辣的脸蛋呵呵地笑。牛老太打人是有分寸的,什么人该打,什么人不能打,她心中有数。对于厂长,她采取的是软磨的办法,厂长吃饭她端碗,厂长喝水先摸杯子,厂长上厕所她在门口候着。弄得厂长一点办法也没有。

牛老太看着自己的事厂长确实办不了。就到局里、县里、市里,一直找到省里。找着找着,牛老太就找出了经验。她想一步到位,不想拖泥带水,老走弯路。到了省城。她在省政府信访局门口徘徊了大半天也没有进去,而是到了信访局对面的小吃店坐下,要了一碗肉丝面慢慢吃着。这是她出来以后最奢侈的一顿饭。她一边吃着,一边和老板娘拉起了家常。这小饭店在这儿开了多年了,上访的故事也就知道得多一些。什么样的上访者她没见过?写血书的头撞墙的。多了去了!老板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给牛老太上了一课。牛老太顿时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两天后,牛老太出现在北京国务院信访局门口。牛老太穿破衣烂衫。左手提一个烂书包,右手拄一根打狗棍。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见了信访局的工作人员,牛老太上前一个趋步就跪下了,第一句话就说俺是讨着饭一步步走着来的北京城,说着两眼一翻口吐白沫就昏倒在办公室里。办公室的人员慌了神,急忙七手八脚的把牛老太扶起来,让她躺在沙发上,又灌了半杯热水,她才缓过气来,工作人员说大娘有什么事吗?牛老太说俺是来找清官的,不知这儿有清官吗?有清官俺就告状,没有清官俺就不告了。俺知道俺告到这儿也就告到头了,那俺就碰死这儿算了!说着就爬起来做了一个动作,呈碰头状,这下子可吓坏了一屋子众清官。工作人员说,大娘。这一屋子里的人都是清官,您老有什么冤情就说吧,我们为你做主。牛老太就一五一十地说起来。该简略的地方一两句话轻轻带过,该详细的地方则一丝一毫说得清清楚楚。她简直会呼风唤雨,她把辛酸痛苦失望愤怒都作为佐料都伴在菜里,给清官们端上来盘酸辣苦甜五味俱全的早餐。你想想吧,仅仅一个哭字,到了老太太那儿就成了三分三解的道具。牛老太完全可以当一名优秀的演员。如果她有机会当上演员,说不定会一炮走红,成了著名影视明星也未可知。就说这个哭吧,牛老太就把它分为小哭中哭大哭暴哭等,至于泪水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该小哭时就小哭,此时要先红了眼圈,慢慢地眼睛里要兜起一包泪水,含而未掉;如果眼泪兜不住掉了下来如断了线珍珠,那是进入了中哭阶段;若进入了大哭暴哭阶段,那可就大发了,泪如潮涌,大雨倾盆,牛老太浑身发颤,上气不接下气,直到昏过去才算完毕。在经过了牛老太一番声泪俱下地讲演以后,众清官被深深地打动了,接着一个电话打到县里,找到县委办公室负责人,说当前要安定团结知道不知道?一个近七十的老太太,没有生活来源,老伴病故,儿子待业,你叫他们如何生活?再说了那个死去的老工人是怎么回事。作为临时工也许早转正了呢。档案上没记录是我们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怎么能怪一个普通工人呢?你们要尽快安置牛老太儿子的工作问题。不要动不动就矛盾上交,致使一个老太太讨着饭来北京告状。

就这样,一个电话就解决了牛老太的难题。于是牛老太凯旋,许许多多有关老太太的故事不胫而走,牛老太成了人物。

关于小人鬼金秀的工作安排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完全是牛老太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