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1401600000053

第53章 经典的谚语智慧——生活话语,质朴哲理(7)

【解析】井水与河水虽然都是水,但是此水非彼水,一个是地上水、一个是地下水,一个走河道、一个出井口,双方没有竞争关系,所以互不侵犯、互不干扰。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两个人,八竿子打不着,也没有利益冲突,如果没来由地互相干扰,那他们不是疯子,就可能是呆子。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释义】比喻两强相斗,定有一方伤亡。

【解析】两虎相争,不可能不伤,因为两者的攻击力都太强大了,所以两虎不应轻易地开战。比如现在的世界政治格局,两个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如果产生摩擦,应该通过外交方式和平地进行解决,不能正面冲突,不然会损人损己。

贤愚不并居

【释义】意谓贤明者不同愚昧者在一起相处。

【解析】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当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说法,不过如果作为社会学的一种分类,应该是大致不错。因为社会上总是存在着两类人,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不聪明的人。聪明人可以变得不聪明起来,不聪明的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但无论如何,两个类基本上是稳定地存在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聪明人若是跟不聪明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会为交流存在障碍而苦闷不已;而不聪明的人本来安于不聪明,陡然被聪明人逼着用脑,也会非常郁闷。所以,还是分道扬镳,各得其所的好。

一头撞倒南墙

【释义】意谓行事固执任性。

【解析】其实要把南墙弄倒的方法有很多,何必要用脑袋撞。要用脑袋撞南墙的人,不是笨蛋,就是一根筋。人生处世,困境多多,但只要善于开动脑筋,无须伤锋犯手,就能化险为夷。鲁莽、瞎干、任性、一根筋,只会让事情变糟糕,不值得提倡。唯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救火须救灭,救人须救彻

【释义】帮人帮到底。

【解析】行百里者半九十,救人救到百分之九十九,突然罢手,人家还是一命呜呼,等于没救。所以说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万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将一事无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释义】浮屠,一作“浮图”,佛塔。旧谓救人性命,比修造一座七层宝塔的功德还大。

【解析】佛教中,浮屠是塔,造一个佛塔,七层的叫七级浮屠。人做了一件好事,救了别人一命,等于独资盖了一座庙。事实上这话是佛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有为功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可以造出很多宝塔,救人一命,可以让他造出超过七层的宝塔。从社会学的角度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纵使七层宝塔也无可比拟。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人要珍惜生命,这是对生命本身应有的礼遇。

干打雷,不下雨

【释义】比喻嘴上叫得响,却没有实际行动。

【解析】言语理论与实际行动就像两条腿,缺少了哪一条,都无法达到旅程的目的地。如果只是大发议论,没有行动,那实际效果仍是零。说话,只需动一下嘴皮,总是很轻松;行动,却要付出很大的心力,流出艰辛的汗水。因此,很多人整天宏论滔天,却拿不出一点实干的精神,最后只会被社会淘汰。

给个棒槌认作针

【释义】比喻人实心眼儿。

【解析】实心眼的人有时候会闹笑话,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人很可爱。他们开不得玩笑,你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看起来有点呆头呆脑,实际上踏实可靠。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分工,也存在着适应不同分工的人。运筹帷幄,机关算尽,需要心有七窍的人;而托付秘事、保守机密,却非老实人不可。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实人有老实人的好处。

这里打个哈欠,那里送过枕头来

【释义】比喻人机灵乖巧,善解人意。

【解析】这边刚打个哈欠,那边就送过枕头来了,这等善解人意、机灵乖巧,实在让人惊叹。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种人,往往别有所图,深具机心。所以对这种人,应该谨慎用之,谨慎防之。

弓硬弦常断,人强祸必随

【释义】射箭的弓太硬往往会弄断弓弦,人的性格过于倔强,容易招致灾祸。

【解析】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人还是中正平和一点好,不然就会脱离群众,甚至招来祸端。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做人要多保持中庸,不温不火,不焦不躁,才能在应对事物时游刃有余。

吉人自有天相

【释义】吉人,好人;天相,天的帮助。旧谓好人自会得到上天的保佑。

【解析】吉人自有天相,这句话有点唯心主义,不过唯心主义的俗语,却表达了唯物主义的本质——世人都赞赏“吉人”,都希望好人一生平安,能得到上天的照顾。所以这句话的关键不在于天相,而在于“吉人”。《诗经》上说,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正因为是“好人”,所以姑娘才给他缝制衣裳;若是“坏人”,人人得而诛之,天自然也会不理不睬。

远观不如近睹

【释义】远看不如近看。

【解析】很多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东西,不是孤标傲世,就是装神弄鬼。古人说格物致知,只能就物格之,才能得到真知灼见。而你要格物,就要靠近它,它若不让你靠近,那就是装神弄鬼,害怕你格出不好的东西来。所以说远观不如近睹,切不可隐隐约约、朦朦胧胧,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附:名句荟萃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释义】旧谓经历了大灾难不死,日后一定富贵。

急水也有回头浪。

【释义】比喻顺利时也难免出现些小曲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释义】比喻盛衰更替,变化无常,多指不利境况总会改变。

哪里黄土不埋人。

【释义】什么地方的土都可以埋葬人。意即这儿不能待,到别处去。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释义】正派人只动口讲道理,小人才动手打人。

看我不重,看人不轻。

【释义】不看重自己,不轻视别人。

人无刚强,安身不牢。

【释义】人没有刚强性格,难以在社会上立身。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释义】玩弄别人是丧失道德的,玩赏喜爱之物是会消磨志向的。

东风大,往西倒;西风大,往东倒。

【释义】比喻没有立场,随大流。

输钱只为赢钱起。

【释义】输了钱是因为想赢钱所引起的。比喻吃了亏是因为想占人便宜造成的。

瘦驴拉硬屎。

【释义】比喻在某方面不行的人还硬逞能。

事若求全何所乐。

【释义】处事样样都要求圆满、齐全,哪里还有愉快的时候。

让一不让二。

【释义】只能容忍一次,第二次就不行了。

大人不计小人过。

【释义】旧谓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过失不应计较、怪罪。

得放手时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释义】能够放人过去就放人过去,能够宽恕人就尽量加以宽恕。

君子记恩不记仇。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只记住别人对自己有恩,而不记住别人对自己有仇。

只有感恩并积恨,千年万载不生尘。

【释义】只有恩情和仇恨,很难让人忘记。

冤家宜解不宜结。

【释义】旧谓有冤仇的双方应解除仇恨,不应纠结下去。

话到舌尖留半句,事从礼上让三分。

【释义】说话要谨慎,做事要礼让。

不知者不怪罪。

【释义】不了解情况而犯的过失,不能怪罪。

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

【释义】旧谓气量大的福气也大,机巧权变之心深沉的人灾祸也深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释义】不主动侵犯别人,如别人侵犯自己,坚决回击。

关公面前耍大刀。

【释义】关公:关羽,三国时蜀国大将,善使大刀。比喻在高手、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鲁班门前弄大斧。

【释义】鲁班:古代巧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释义】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虚心的人总是学十当一,自满的人总是学一当十。

【释义】虚心的人学了很多却觉得学得很少,自满的人学了一点就觉得学了很多。意思是真正好学的人才永不自满。

长者赐,少者不敢辞。

【释义】对于长辈的赏赐,晚辈人不能推辞不接受。

不知天高地厚。

【释义】不了解客观实际情况,也用以讽刺人盲目自大。

养正邪自除。

【释义】修养正气,邪气就会消除、退避。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

【释义】一个人必先自己作弄自己,然后别人才作弄他。意思是由于自己的不自重,才招致别人的侮辱。

君子周人之急。

【释义】周:周济,接济。有德行的人应在别人困急时给予周济、帮助。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释义】比喻见义勇为,打抱不平。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释义】求人帮助要求正直无私的人,接济人要接济处于困境中的人。

大丈夫顶天立地。

【释义】男子汉应光明磊落,气概豪迈。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释义】不见使自己动心并想得到的东西,心里就不会迷乱。

畏己贫,忧人富。

【释义】旧谓人害怕自己贫穷,担忧别人富裕。

白玉不自知洁,幽兰不自知香。

【释义】白玉不能知道自己是那样洁白,兰花不能知道自己是那样清香。比喻不知道自己具有某方面长处。

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

【释义】光明正大的事是不会对人隐瞒的,对人隐瞒的事不会是光明正大的。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释义】清白的人终究是清白的,有污点的人总是有污点。

菜里虫,菜里死。

【释义】比喻在什么问题上干坏事,会因什么问题而送命。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释义】比喻自身不存在问题,别人就难以钻空子。

脸丑怪不着镜子。

【释义】比喻自身有缺点,无须怪别人或找别的原因。

打了一冬柴,煮锅腊八粥

【释义】腊八粥:在旧历十二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民间用米、豆等谷物和枣粟等干果煮粥吃,叫“喝腊八粥”。比喻不知节俭,把积蓄一下子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