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1402300000084

第84章 大实业家(2)

第三,洛克菲勒仍然健在。他是最令美国民众嫉恨的一个人;他曾经接到过数千封恐吓说将要置他于死地的匿名信;他日夜都受到全副武装的贴身卫士的保护;他为开创与管理他的巨大事业费尽心血。

事业操劳过度使铁路大王哈里曼在61岁就离开了人世。

创办“五分一角”联合百货公司的富商伍尔沃斯在67岁时因心力交瘁而死。

资产数亿元的烟草大王杜克死时也才68岁。

但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所赚的钱比哈里曼、伍尔渥斯和杜克三人加在一起的还要多,然而到如今他还健康地活着,虽然已经是96岁高龄了。在100万白种人当中,只有3000人能够活到97岁,而且100万人之中没有一个人到97岁时还不用戴假牙,但是洛克菲勒的嘴里却连一颗假牙也没有。

他这样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也许他是天生长寿。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种非常镇定恬静的性情,他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的。

当他担任美孚石油公司的经理以后,在他百老汇街26号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把长椅,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情,每天中午他都要睡半个小时的午觉。就是现在,他一天仍要小睡一次。

洛克菲勒在55岁时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但这对医学史来说却是最难得的一个机会。由于洛克菲勒生病,他拿出了数百万元的巨款作为医学的研究费用。由于他身体的衰弱,洛氏财团每年都要拿出100万元来增进全世界人类的健康。

1932年,我在中国,当时中国正闹着严重的霍乱,我去北京洛氏财团所设立的协和医院打防疫针。在那时我才明白,洛克菲勒给世界各地人民所谋的福利是何等的巨大。洛氏财团曾致力于消灭全世界的钩虫病;曾战胜了疟疾;曾发明了黄热病的注射用药品。

洛克菲勒赚的第一块钱,是帮助他的母亲养殖火鸡。时至今日,他还在他的8000英亩的农场上养了一窝火鸡,为的是能唤起他对童年时代的回忆。

他把母亲给他的小角币全部收了起来,放在壁炉上的一个茶杯里。他曾为一个农场工作,每天的报酬是三角七分钱。就这样,他靠做工赚到的工钱加起来总共有50元。他把这50元借给他的雇主并收取7厘的利息,结果发现他一年所得的利息相当他做10天苦工所得的酬劳。

他说道,从那时起,他就决心要让金钱做他的奴隶而不是他做金钱的奴隶。

尽管洛克菲勒财富惊人,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有钱而惯坏他的儿子。举例来说吧,他在修整住宅的栅栏时,让他的儿子搬木材,每搬来一根栅木给他一分钱。那一天,他的儿子搬了13根栅木,就得到了一角三分钱。洛克菲勒又让他的儿子动手修理栅栏,每小时给一角五分钱的工资,他的母亲向他学习小提琴,每小时给他五分钱的报酬。

洛克菲勒没有上过大学。他中学毕业之后,曾在一个商业学校上了几个月学。他在16岁时就放弃了一切学校的功课。然而后来他却捐赠给芝加哥大学5000万元。

他一直对教会非常感兴趣。他年轻时曾在星期学校教过书。他不会跳舞,不会玩扑克牌,没有去过剧院也不曾喝酒或吸烟。每顿饭前他都要祈祷,每天都要读《圣经》。

洛克菲勒的财富在不断增长着,大约每分钟可增加100元,然而洛氏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活整整一个世纪。他还说,如果到1939年7月8日,也就是他100岁诞辰时,他还活在人世,他一定要在他的庄园里组织一支乐队,来为自己游行庆祝,并且演奏《麦姬!当你我都还年轻时》这首曲子。

4. 报业泰斗赫斯特

他虽然通过继承了3000万美元的巨额财产而成为千万富翁,但他从未停歇过,50年如一日,每日持续工作15小时。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拥有100万时,你将如何使用这笔钱?威廉·伦道夫·赫斯特每个月就有100万进账——他每天的收入达3万元。当你在阅读这篇短故事的几分钟里,他大约又会有100元进账。

没有一个人叫他威廉·伦道夫·赫斯特或威廉。甚至他最亲近的朋友也只叫他“W·R”,而他手下的7万员工,在谈到他时,都是说我们的“头儿”。

他经营的种类高达24种,出版的杂志总计9种,拥有读者几百万。他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出版家,他的名字在美国可谓是尽人皆知,家喻户晓,然而他却是一位很神秘的人。一般人对印度伟人甘地的私人生活的了解也要比对赫斯特的了解多很多。

最令人惊讶的是,身为全美出版大王的他竟然是一位相当沉默且羞涩的人。半个世纪以来,他不断应邀在各种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事实上,他非常不愿意见陌生人。平时,他总会邀请10~60位客人住在他在加利福尼亚的豪宅里。他认为最有趣的消遣,便是悄悄地离开他们,独自去玩牌。当他到了纽约之后,他最感兴趣的事就是逛街。

美国西部规模最大的产业就是赫斯特在加州的牧场。这个牧场足有25万英亩,从海岸线开始一直延伸到内陆50英里开外的地方全部都是他的。

他在高出太平洋海面2000尺的山顶上建了一座壮观的摩尔式城堡,并取名为“迷人的山峦”。他花费数百万元巨款对这座城堡加以装饰,城堡墙上挂的是当年挂在法国城堡里的壁毯。幽静的大厅里挂着欧洲名画家伦伯朗、鲁本斯以及拉斐尔等人的珍贵名画。在他招待朋友的大餐厅的周围,摆放着珍贵的艺术品。不过吃的东西却没有什么特别的,用的也是一些普通的纸餐巾。

赫斯特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养了许多野兽,这使当年的马戏大王巴纳姆的马戏团也无法相比。成群的斑马、水牛、豹子、袋鼠在山上乱跑乱叫;在树林中有数千只奇形怪状的鸟儿乱飞;雄狮和老虎在他的私人动物园里不停地怒吼。

我的一位朋友梅森先生,专门到法国为赫斯特购买古董。赫斯特时常购买一整船的艺术珍品,有时甚至会把一所城堡整个买下来,然后再把它们装箱运回美国。每一块石头、砖瓦、木材都编号注明来自何处,然后他再依照原样把它们重建起来。

他买的艺术品实在是太多了,后来他不得不在纽约买了一个大仓库存储那些他用不上的东西,这个仓库雇用了20位工人,每年所需的经费是6万元,而这里边所存放的物品,从布谷鸟报时钟,到埃及出土的木乃伊等,简直是无奇不有。

赫斯特的父亲是密苏里州的一个农夫。在1849年兴起淘金热时,他跋涉了2000里跟着一队牛车,一路抵抗着印第安土著人的攻击,终于到了西方发现了金矿,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到他年老时,总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休息。后来,赫斯特发现这棵大树恰好挡住了他从窗户眺望大海的视线。赫斯特不忍心砍掉老父亲所喜爱的那棵树,结果他花了4万美元,请植树专家把那棵大树移了30尺。

他非常喜爱鸟兽。一次,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的一群制片人特意坐飞机来与赫斯特针对一件重要的事情进行商谈,他却因为要照顾一条掉了半截尾巴的蜥蜴而让他们等候了很久。还有一次,他深夜派人乘自己的汽艇去接一位名医来治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袋鼠,并花了500元的医药费。

赫斯特现在已经70多岁了,但他还能打网球,甚至还能做剧烈运动。他已经打了40年的网球,但现在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仍在不断地学习。他是一位优秀的业余摄影师,每年他都会拍摄几千张照片。他还喜欢打猎,有一天,和朋友坐汽艇在海中游玩时,他一手持枪,只见他的手随便一抬,“砰”的一声一只海鸥就被击落了,而且是准确地击中了海鸥的翅膀。

他喜欢跳踢踏舞,也擅长模仿和讲故事。他的脑袋简直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如果你问他英国亨利八世的许多后妃的芳名或美国历任大总统的名字,恐怕100次中你也不会碰到一次他犯难的时候。

有一次,吉姆·沃克和著名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到赫斯特的牧场上去拜访他,他们为《圣经》中一段内容的准确措辞而争论不休,结果赫斯特把这一段话逐字逐句背了下来,从而结束了这场争论。

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提到“死”字。

他父亲给他留下了3000万的遗产,他本可以优哉游哉地逍遥一世,但是他50年来,每天都要工作8~15小时,50年来从不间断。他曾公开表示:除非有一天上帝要召他去了,否则他坚决不退休。

5. 大出版家博克

在博克年仅14岁的时候,就结识了美国许多最伟大的名人。

有一天,一个饥饿的小孩从学校回家,在经过一个面包店时,站在窗外,注视着里面诱人的热圆饼和鸡蛋糕。

面包师从店里走出来对他说道:“很好看吧,不是吗?”

这个流浪到美国的荷兰小孩回答道:“如果窗子再干净点,就更好看了。”

那个面包师说:“哈,也好,那么你肯帮我把窗户擦干净吗?”

这就是爱德华·博克所做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当时他每星期仅能挣到五角钱,但这些钱在他眼里,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为当时他的家庭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了,为了生活,他每天都要提着个小筐到处去捡那些从拉煤车上掉落的碎煤。

博克刚到美国时还不会说英语,以至于在课堂上无法听懂老师说了些什么。他一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6年,然而,后来他却成了美国新闻史上最成功的杂志编辑之一。

他承认自己几乎完全不懂妇女们真正想看的是什么,然而他却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妇女杂志,并且杂志办得非常成功,到他退休的那个月,那份杂志卖出去了约200万册,每一期的封面上一个单页的广告收入就高达100万元。

博克担任《妇女家庭》杂志编辑长达30年之久。在他退休之后,他将自己一生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名为《爱德华·博克在美国的经历》。

自从替面包店擦过窗户之后,博克又用那些集邮爱好者收集绝版邮票的劲头去寻找工作。他在星期六的早晨出去卖报;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向那些坐马车旅行的客人们兜售冰水、柠檬水;到了晚上,他就为报社写各处举行的生日宴会以及茶会的新闻报告。他每星期大约能够赚到10~20元,这完全是他在课余时间的工作收入。当时他只有12岁,到美国还只有6年的时间。

他在13岁时就辍学了,到西联电报公司做了一名办公室的清洁工,但他时刻都在想着读书。于是他开始了自学的历程:他把车费和饭钱节省下来,直到够买一部《美国名人传记全书》。同时,他还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他在读完许多名人的生活纪事之后,就写信给他们,请求他们再给自己多讲一些关于他们童年的经历。

他写信给不久后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加菲尔德将军,问他小时候是否曾经在运河上做过纤夫。他向格兰特将军写信询问某次战争的情况。于是,格兰特在回信中为他画了一张军事地图,详加解说他所提出的问题,并且还邀请这个14岁的小孩一同吃晚餐,和他谈了整整一个晚上。

这个在电报公司办公室工作,每周赚六元二角五分钱的小孩,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没用多长时间竟结识了当时的众多名人。他曾拜访过杰出的诗人爱默生、宗教家布鲁克斯、名作家霍姆斯、诗人朗费罗、林肯夫人、女小说家奥尔科特(《小妇人》的作者)、舍曼将军和名演员约瑟芬·杰弗逊。他在与这些名人的接触当中学到了自信和雄心壮志,而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一个人打开一盒香烟,把香烟中附赠的一张人物照片取出后,随手就把它揉成一团扔掉了。爱德华·博克无时不在寻找与名人通信的机会,因此,他捡起那张照片仔细端详了一番。那是一张政治家的照片,但是在照片的背面并没有附上这个政治家的姓名和一些简单的生平介绍。博克想:“如果在这张小纸片上将这位名人的小传也写上的话,它大概就不会被人随便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