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所有的机遇,都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
14062200000001

第1章 自序:我预见了所有的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前往

2018年的春天格外漫长。恰好,我喜欢春天。

在我生日植树节当天,我交了这本书的书稿,然后从北京来到了上海。离开了那个生活很多年的地方。等车时,我还是落下眼泪,仿若不舍与青春告别。前方路漫漫,我似乎可以预见所有的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往前走。

我拒绝了所有人的送行,或告别宴会。我知道,他们中会有人赞叹我的勇气,有人劝我说北京才是我的家,有人断言我还会回去。直到我最好的朋友丹丹给我留言:“我去你家了,看到你的房子被搬空了,我知道,你不会回来了。”

她问我,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上海这边的生活。

可能并不是习惯,而是接受了自己的选择。上班下班,看书写稿,只是再也没有人陪我深夜里聊天,约我喝酒认识新的朋友,和我一起躺在沙发上发呆。

最后丹丹说会帮我照顾好家里的花花草草。可我知道,北京的那些花草将陆续枯萎衰败。

我在上海重新买了鲜花,买了喜欢的盆栽。买花的时候,听到凯伦安的歌,我问那个卖花的女孩:“幸会,原来你也喜欢凯伦安呢!”

可惜,她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这是谁的音乐。我顿时满怀失落。

你所陶醉的、所珍爱的、所心喜的,对别人来说,可能不过是最普通的一首音乐,或最寻常的一场风景。我多么担心,我笔下所痴迷的、所记录的、所描写的,恰好是你们并不在意的生活。

五年前,我特别喜欢听凯伦安的音乐,每天都听,听了半年时间。听到骨子里似乎住下了她的旋律,她的忧郁,她的慵懒。不知哪一天开始,我不再听她的音乐。记忆中,她似乎一直在用音乐讲故事,讲她的漂泊,讲她的梦想,也讲她失落的爱情,像极了某个阶段茫然又无措的我。

那时,我还是一个配饰设计师,手中做的项目即将结束,为了最后的完美呈现,我索性在酒店里住了两个月,审核每个细节。

老板对我说,你要看好所有的设计图,把所有的配饰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不然你要承担自己的错误。

我默默数了一下,一千多件配饰,光是吊灯,就大大小小几十个。深呼吸了三下,我在脑海中把所有的东西归类放好,一遍遍地重复。有段时间,我不能睡觉,一闭眼,就是各种配饰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最后,所有的配饰都没有被我放错,我小心翼翼地走出会场,很想喝酒,一定要喝醉的那种。三个月没有露出笑容的老板深情地拥抱了我,她赞美我是最适合做配饰设计师的人。

而我却提出了辞职。

她问我为什么。

我总觉得自己身边流动着很多句子,在我画插画时,在我挑选配饰时,在我摆弄摆件时,在我安装酒店窗帘的那一刻,总有那么一瞬间,一些温暖的句子跑到我的面前,特别美好,也特别神奇。我要去记录它们。我以后想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她劝我不要贸然辞职,毕竟写小说需要天赋。

恰好那时,也是我坚持写作三年的一个转折点。自从那个转折点开始,我就再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我一直写,一直写。我从未想过停下来,也无法停下来。写故事的确有一种魔力,因为故事就是存在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

我不知道那位老板现在会不会看到我写的书。她又会如何回忆我,或许已经忘记我。

我终于如愿成为了真正的写作者。那年看似冒失的辞职,可能也是正确的。我们会在哪一刻改变,又在哪一瞬间做的一个选择,又有谁可以说清楚呢。

这些年,我经常出差站在讲台上讲课,但我从未放弃过写作,从写短小的句子,到短篇故事,到长篇小说,我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属于文学的。那些我看过的故事,读过的书,早已成为我的血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无法离开彼此。

作为一个作者,我已经写了七年之久。

在这路上,我自己从未想过要去做激昂的斗士,我只想用细水长流的方式去表达我的立场和选择。我希望每一个听过我讲课的你,每一个看过我的文字的你,都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我,一个满怀善意和温暖的人。

在我心里,我希望成长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内心平静。我不能保证我做的事情全部正确,但我愿意去尝试去努力。

这一年,我向身边两个最好的朋友丹丹和刘博喃喃不休,我很忧伤。但我回头看从前的路,自己的确越来越好了。有人跑到我的公众平台给我诉说他们的心事,有人给我留言祝福我越来越快乐,有人特意从一个城市跑来见我一面,只想告诉我她所经历的辛酸……

多么幸运,我本只想做大海里的一滴水,永不消融,永远被拥抱。

刘博告诉我说,我的内心就是一片海,温柔又平静,里面住满了你们或伤心或失意的故事。

海水中的水滴是会蒸发的,这世间最坚硬的钻石,经过百亿年的腐蚀,也还是会消散。但我相信,永恒的东西就是这些最温暖的故事,以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它可以长久地住在一个人的记忆里。

这些年,时光如梭,我还是我,那个朴实的、踏实的,一直不敢太嚣张,不敢太快乐的双鱼座女孩。这些年,看过我书的人,或一直追随着看我写故事的你,过得还好吗?

如果你还记得我,请你写信告诉我。我还在等你。

韦娜,写于上海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