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所有的机遇,都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
14062200000004

第4章 我不过只列计划没有行动的人生

辛苦的每一步都算数,每条路,每一种生活,都有坎坷,都有艰辛,都有迷茫,都有纠结,都要和痛苦撕扯,都要迎难而上去努力。

1

一个很努力却一直没有写出作品的作者对我说,她错过了微博的红利期,又错过了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现在她不能错过直播的红利期。她要顺着直播的势头,大刀阔斧地红起来。而后,她给我讲了一些华丽的规划。

坐在她对面的我,还未听完她的五年写作计划,就已经没了耐心。

此时的我,不再喜欢看长篇大论的目标,也不再信任鸡汤式的口号,那些往往都没有办法实现。现实总让人忧伤,我不再喜欢假设中的世界,以及幻想式的完成。

一个最近刚失恋的女朋友对我说:“韦娜,我不再爱那种‘口嗨式’的男朋友,满口计划,甜言蜜语,永不行动,从未收到过他送的花。”

可能和这个作者的想法不同,我依然认为,一个作者是否能够借助媒体顺势而起并不是最重要的,列出很多出版计划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作品,是你笔下的故事。一个作者的成功就是写下真诚的、治愈人的文字,鼓舞更多的人即使看清楚生活残忍的真相,却依然无比热爱它。

对面的作者听出我的心不在焉,突然问我:“你难道没有长远的计划吗?”

啊,关于计划。这些年,我真的很少列十年、五年甚至三年的计划。

在我模糊的概念中,自己只想成为一个不停写作的人。写很多文字,去很多地方,听很多人的故事,看很多风景。

2

以前我也总是着迷于写下未来的规划,可后来我发现,规划可能只是一种用于自我安慰的幻想。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下雨的夜晚,一些朋友坐在一起交流,他们对我说,他们要在三年后成为怎样的人。一个女孩仰着脸在操场上对我说,她想去法国留学,并留在那边的小镇生活,生三个孩子,拥有一个爱人和一栋别墅。现实却是,她在北京待了三个月,就回了老家,嫁给了一个普通男人,过上了普通的主妇生活。当然这没什么不好,可我总是怀念她之前规划的人生,并常常想问她是否还记得从前。

我还记得自己刚来北京时,写了一个很详细、很具体的五年乃至十年计划,要做的事情被写在了纸上。上次收拾房间,丢弃一些旧书,我忽然间发现了自己的五年十年计划,顿时脸色羞红。除了实现了写作的梦,其他的,诸如成为服装设计师、成为大学老师,等等,此时看来都遥不可及。

看过很多书,励志的、职场的、心理的、理财的……他们都说,人生是可以规划出来的,你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你过怎样的生活。可被规划的人生,就像一列知道终点的火车,或知道目的地的飞机,人生如此,岂不是太无趣?而且,真正的目的地其实是内心想到达的远方,它是不能被规划和计划的。因为你一直在成长,看到的风景也在变化,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在不停刷新。以前觉得不能实现的,以后可能会是轻而易举的小事,以前觉得遥远的,可能此时触手可及。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配饰设计师,我以为自己会一直画画,一直做设计,直至终老。之后我写了第一本书,被很多人喜欢,我成了作者,从此之后的目标,不过是想做好一个写作的人。看,计划就被打乱了。我现在很喜欢写作,偶尔也会画插画,但我真的不再如最初那般,想着成为一个很牛气的配饰设计师,穿着白色的西装套裙,为了一个好的设计稿通宵熬夜,拿下一个又一个配饰设计案。

再看自己之前的计划,我只能说,对不起,我没有成为想象中的那个人,也没有完成所谓的五年计划,但我成了更好的自己,并享受此时的一切。

3

我经常熬夜写作,认识了一个写长篇小说的作者云端,她是一个很努力的二十多岁的女孩,写了二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她白天写公司的稿子,晚上创作自己的书。我们经常聊写作,聊生活,聊爱情,也聊稿费。

她很年轻,却写了很多年,成名也较早。她常说,自己一定要在三五年内成为行业翘楚,出版二十本书。写作这个行业不赚钱,她经常调侃自己会累死在用于写作的电脑前,而且还不能给父母留下什么。

后来她看村上春树的《无比芜杂的心绪》,序言中,村上春树写道:感谢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作家,一边拿着稿费一边成长,一边出书一边领悟。这是唯一一个有人给你钱供你学习和成长的职业。所以,要惜福。

从此之后云端再也没有抱怨过,也不再列几年计划。

可能一个列过计划又自己悄悄抹去的人,才更明白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才会让我们走得更快。那些毫无意义的十年计划,却不能让我们成长。

写作多年,我逐渐意识到,写作真的毫无神秘可言,它就是一个反反复复写的过程,需要你心平气和,容不得半点松懈。它并非像一列知道目的地的火车,更像一个人从容而随心的旅行。看透风景,看懂人群,才有感触,才能下笔。所谓的天赋,大概真的就是那份随心所欲。所谓成功,也不过是看谁更能坚持而已。

同时,写作也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没有热爱,根本无法坚持。一旦爱上,一日不写,就会心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进步。

如村上春树所写:“写作基本上是一项‘慢节奏’的活计,几乎找不到潇洒的要素。概而言之,实在是效率低下的营生。这是一种再三重复‘比如说’的作业,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挪移置换链条,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地打开。恰恰正是这些可有可无、拐弯抹角的地方,才隐藏着真实和真理。”

4

以前去书店的时候,特别容易被那些大而闹的书名吸引,比如《25岁之前要做的100件事》《30岁之前要去的100个地方》,这些书只靠标题就足以让当时的我满心敬畏。毕竟二十五岁的时候,那一百件事我一件都没有做过;三十岁的时候,书上说的一百个地方我都还没去过。和其他人相比,我如此寒酸,我真怕自己一生都无法看到那些风景。真的,落后这件事,让我无比恐慌。

三十一岁的时候,我却不再那么悲观了。我会想,可能每个人的成长阶段各不相同吧。

可能今天你特别想干的事情,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好;可能以前你曾爱过的一个人,此时却发现,幸好他那时提出了分手,你才得以止损,最终还要感谢他的不娶之恩。

过去的时光里,你没有闪闪发光,没关系,一步步来,才可能精彩。现在的时刻,你万分沮丧,就像日本的歌手中岛美嘉所唱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可是,你要明白,过分消极和过分乐观都是暂时的,唯有平静而质朴的生活才是真实的。

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任何标准可以衡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如果真的有一个标准,我想,那就是不要长成令自己讨厌的样子。比如我,就特别害怕自己会成为那个列了无数计划却从不肯迈出半步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