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黙黙不得语
14062900000012

第12章 云间寺

昨日,沈云陌让侍女帮她找来热水泡了澡,侍女有了些怨气。沈云陌并不与她计较,今日早起就不再叫她,一个人洗漱好早早向山顶走去,也没有等其他人。

沈云陌的寒症稍不注意就会发作,若是晚上在这山上不泡一回澡,沈云陌发作可以就这样去掉半条命,沈夫人给她找的这个侍女,原以为是吃苦之人,若是云陌喜欢,沈夫人也不会亏待她的。

在红叶堂时,一天泡几回澡是常事,她虽明白,那些血腥味并不是泡几次澡就能冲淡的,只不过是心理安慰。而这个习惯倒是留了下来,苏隐有时还怕她不愿意天天泡药浴,见她并未说什么才没减量。

“谁!?”沈云陌差几步就走到了凉亭,只听见一声极机敏冷峻的声音喝问道一声。

“打扰。”云陌吓得停住了脚步,反应过来现在天气昏暗,想必此人也与自己一样,想在霞光照拂天地前享受这片刻的寂静,所以平静地回应一声。

抬头只见亭下是有一个身影,沈云陌也没有打算走近,只是把灯笼吹灭远远地站定。

“姑娘若是想见识一会的云间奇景,还是站到此处为好。”此人倒是大方,听出了沈云陌没有内力与武功。

“……”若是不向前,好像又显得自己过于拘谨,在佛门之地还有非份之想。

算准稍迟一些,兄长们也会上来,便走上前去。

天边已有些鱼肚白,山顶的雾气极重。就算是站在亭里也打湿了发梢,沈云陌没有带着披风,她还是不习惯自己如此弱不禁风。感到了寒意,沈云陌想要的惮意全无。

方丈常年打坐的地方是在山崖的边上的一块石头,那块石头就悬空在崖边,常人就算这样站上去也不禁打哆嗦。还要保持平常心在此悟惮,沈云陌不由得佩服起方丈。

四周是阴森的石头,几棵古松,不知这人刚才在这里想到了什么。

沈云陌不过是不想与众一道上来,所以先行一步,难得苏隐不在,她也想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干脆利落地死去。想通了,这样一跃而下也算是美事一桩。

此刻两人的空间只有山间特有风声与虫鸣在响动,两人无言。而沈云陌一时也想不起自己要思考什么了,这人就算什么也不说,也极有存在感。

在阳光就要刺穿云层时,众人来到亭子里,一同见证了这盛景。

阳光一扫黎明前的沉闷,云间寺在云雾与阳光间若隐若现,古寺闪着金光,尽显肃穆辉煌,与昨日上山前看到的斑驳陈旧不可同日而语。

众人看到此光景不约而同被此景象撼动,摒住了呼吸。

扑面而来的阳光,让沈云陌稍稍有了些暖意。

等盛景褪去后,众人才开始互相打起了招呼。

“七弟,你怎么一个人先上来了。”先开口的是景延王。

“怕错过如此盛景罢了。”转过身回景延王的话。

这时云陌才看清这个男子,怎么戴着独眼眼罩?身姿是挺拔的,俊美绝伦?眉毛微微扬起,目光深邃,一闪而过的冷傲孤清,他又站在众人前面,如同孑然独立地傲视天地般。只是一闪而过,其他人也许只看到了他淡淡的漠然。没有华服,些许凌乱的发梢,让人觉得他是跅弛不羁,倒忘了他也是一位皇子。

陶然也是第一次见独孤墨,竟发现世间还有人与沈云白的相貌不相上下,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独孤墨。就是这几眼,让沈云白浅笑一下。

“见过景南王。”顾小姐给独孤墨施礼,其他没见过独孤墨的一同行礼。“沈公子,久仰大名,能在此地见到公子,荣幸之致。”

顾影怜没有故做矜持,直接对沈云白表示敬慕之情,倒是让沈氏三人未反感。轻红还是一样只与众点头之交,她倒是不卑不亢。可樊姑娘就没她通达,只见樊姑娘与众人一一行礼后,才站定在沈将军身边。

樊素练与轻红看到的不一样,站在这里的是京城身份名气都最出众的几人,接下来朝堂的风云他们就是漩涡的中心。如果想让将军更上一层楼,她定事事要关心事事上心,这才能帮到沈将军,她的想法是简单,可她忘了问沈云追是否有意争权。

“这是顾大人的女儿,顾影怜姑娘,她可是我们京中第一才女,所以才一直想见沈公子一面。”景延王对云白说道,想起了二人并未见过。

只见沈云白回一句:“顾姑娘客气了。”并未想继续交谈下去的意思,为了避免尴尬景延王又介绍道:“老七,你还没见过沈二公子吧,你二人在京中可是常被提及。”为何被提及,他倒不说明了。

其他人也许知道个一二,只有云陌疑惑为什么不是常与沈云追做比较。

说到圣上的七皇子,红叶堂也是只有寥寥几句。

‘因母获罪,被流放至南蛮之地,后大赦赐景南王,获封地在云梦。’景延王一说他是七皇,沈云陌就想起来了。在红叶堂,她除了外出,就是在馆内把江湖朝堂的所有秘隐记在脑中,她倒是希望自己一个字都不要记住得好。

当年有‘卫玠谈道,王澄倾倒’的说法,现在世人常拿此话来比喻沈云白,无论是他论道还是论剑人们都以能一睹而为荣。

而独孤墨被拿来与兰陵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在南蛮之地被口口相传至京中,两个才貌都出众得世间难道,一文一武,能比较自然是外貌。

“也许见过。”若有深意地说一句后,又说道:“只是我们不知罢了,必竟我五岁之时也在京城。那时沈公子已闻名遐迩。”别人听了也只当他是玩笑话,并没有细想。

沈云白倒是仔细想了想,确定他没见过景南王后就不再回话。

好个沈云白持才傲物,连皇族也不放在眼里!

景延王在心里咬牙齿,表现波澜不惊。另一方面,景南王被轻视他又喜闻乐见。

“这位就是沈小姐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些人就是喜欢弯弯绕绕地说话。百闻不如一见,说得是沈云陌在京城漫天飞的流言蜚语。这话说得没有一丝讽刺的语气,可知道的人都听明白了。

除了沈云陌。

只是因为刚才沈云白的傲气,景延王便对沈云陌也不再不客气。

“王爷那里是我能常见的。”沈云陌客气地说道。

“沈将军身边这位是?”顾影怜注意到了沈云追身边的两位姑娘,看着沈云追问。

“这位是樊姑娘,配剑的是轻红姑娘。”沈云追介绍到,“这一位是陶公子。”免得又问一次,沈云追把陶然也介绍给众人。

“哦,这位就是富甲天下的陶家公子?”景延王看着陶然。

“见过延王、南王。”陶然施礼。

一众人在山顶,都是意气风发之人,景延王就是想当那个指点江山的人。

有沈云白在,自然会附庸风雅。

“沈公子,机会难得,可否赋诗一首?”

这话一出,陶然在心里已冷哼。

“好呀。”嘴角轻轻上扬,这人着急什么,还怕他出丑不成?

陶然眼神黯淡下去,这人怎么这样。以前他天天求他写诗,他一个字也不给自己。

樊素练也正想一展才艺,虽然沈云白是天下第一才子,但比过其他人她还是有信心的。

“不如由本王先来献丑。”

就是献丑。

陶然不满地在心里腹诽。

“过来。”把陶然拉到一边,笑笑。

这人什么时候对他这样笑过,内心有点发寒。

“……”陶然吓得一个字都不敢说。

“我帮你作一首,你念出来就好。”

公然作弊。

当然沈云白也尽量也让别人没法察觉。

“我会按你的能力给你一首。”

这是在哄他吗?陶然暗戳戳地想着,内心何止心花怒放。

“沈公子,你可不能只指教陶公子。”顾影怜笑言。

“现在也没有笔墨纸砚,不如现在我们各自记下,下次赏花时再来谈”独孤墨不知为何突然如此说道。

而这话却正合景延王之意,一是他可以让人代劳作一首,二是又有了下次之约的理由。

陶然正要说什么,只见沈云追示意不要说话。

“在座的有几位女子,在山顶吹太久也不好,那就早点回去吧。不知大家意下如何?”景延王说道。

“也好。”顾影怜很是配合这位皇子。

“顾小姐请。”景延王先让顾倾城先走,两人走在前。

“樊姑娘,还想呆一会吗?”陶然问素练与轻红。

“嗯,我们等沈将军一起。”素练柔声说道。

“此地风大,轻红你先送樊姑娘回去,我随后送陌儿。”沈云追对轻红说道。

跟轻红他倒不客气,但对樊素练连说句话也不敢面对她,不小心又刺伤素练。

“好。”沈云追曾对她说,可以给一个职位轻红让她留在军中。虽轻红身为女儿身,可沈云追却从未有轻视之意,倒是想到在军营之地会不会太苦了些,若是留她在自己身边倒也能轻松些。

轻红想的是,她留在了军中,而沈将军也不像有让小姐过门的意思,她如何能答应。

护樊素练一生平安,就是直到她出嫁为止吧,为了樊老爷当初救下自己之恩。救命之恩,不管樊老爷出于何意,这恩她不得不报。

怕晨露未干,轻红扶着素练拾级而下。

“我们也走吧。”沈云白对陶然说道。

“那个,刚刚你帮我作的诗,还算数不?”

“还有那么长时间,你自己试试如何?”沈云白难得好心情的样子,对陶然说道。

“那我也想知道,你刚才做了什么诗给我。”

“小心看路。”沈云白与陶然两人边走边说着话往回走。

一下子,山顶只剩下三人。

“陌儿!”眼看来不及,云陌就要倒在地上,离沈云陌较近的独孤墨一个箭步把沈云陌接住。

“兄长…”想挤出个笑容,可惨白如鬼魅股的脸色就算再美,别人也不会觉得你精神抖擞的。

“找苏大夫…”说完沉沉地昏睡过去。

“帮我跟他们交待一声,就说我呆烦了,带小妹先回去,其他不必多说。”沈云追丝毫没有对独孤墨客气,把云陌抱起后准备从小路下山。

神色未见一丝慌乱,但独孤墨太熟悉这表情了,自己若是如临大敌也是这般神情肃穆吧。

“拿着,山下有快马。”把他的挂坠随手递予他,再把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下盖在云陌身上。

看了一眼独孤墨,运功提劲后几个身影闪动就消失不见。

“陌儿…”臂弯还留着刚才的触感,轻若无物如同云絮。

曾几何时,也有人唤过他墨儿,但又遥远得像上辈子的事了。

回过神,拿出短笛吹响,声音听起来就像是晨间的鸟鸣,并无特别。。

等沈云追来到山脚下,格木已备好快马在等着他了。

每个人都觉得独孤墨在京城太无防备,总是把随从打发得远远的。可这才是独孤防备心强的体现,为了以防意外,把格木安排在自己最快能联系上的距离,机动性最强,以防不测。

“将军。”格木行礼。

“借你家主子快马一用。”

话音未落已跨马离去。

这默契,那里像毫无交集之人。

这边独孤墨信步游庭地慢慢往回走。

他一个人先行上山,只是图一时心静,并无深意。

只是沈家三小姐只身前来,他厉声问道时,她的反应倒是镇定自若。刚才一探心脉,何止毫无内力更是受了极重的内伤。反观沈将军,未见一丝慌乱像是习以为常。

这女子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不由得想一探究竟。

但有些事,你一旦了解,无形之中你就会身陷其中。

“沈将军,若是你能放下挂碍之物,远离京城,一劫便成不了劫。”

心下沉吟。

沈家之人的天真,是以为忠义便可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