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回忆邵力子
14071400000010

第10章 邵力子在陕任教

刘依仁

一九一〇年(时宣统二年),清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对外屡次割地赔款,对内镇压革命,使其反动统治,已成摇摇欲坠之势。但反动的王朝政府,仍冀垂死挣扎,在学制方面,废科举,设学校,力求西学救国,故在各省遍设学校,延聘国内外知名人士,妄图为其训练挽救厄运的人才。

清朝政府,在陕西也设有高等学堂,该学堂为全省最高学府,校址在西安市东厅门街(现市立二十中校址处)。

邵先生因擅长法文历史,故被聘为该学堂的西洋史教师。与邵先生同时被聘请的国内外知名人士有:黄雨麓(湖南人,教体操)、郭瑞甫(河北人,教英文地理)、景梅九(山西人,教伦理)、王文鉴(陕北保安人,教历史,他能背诵二十四史)、铃木直三郎(日本人,教化学)、足立喜六(日本人,教物理矿物)。

邵先生在陕任教二年,平时待人接物,均异常热忱,故全校师生,多愿与之接近来往。

当时的陕西高等学堂,虽为新建的最新学校,一切规划体制,都力求革新,但学校当局对教师特别是与学生的关系上,仍表现为具有严重而浓厚的封建统治的残余,故在管教学生方面,设有两个检查员姚荣波与严肇卿,常与学生发生龃龉,以致一九一〇年终前后,酿成全体学生驱逐姚、严两检查员的风潮。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学生的要求,终得不到要领,遂全体搬出学校,移住西大街桥梓口客栈内。当时陕西的巡抚(即今天的省长)为旗人恩寿,得知学校风潮后,生怕学校风潮与各地勃发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发生联系,酿成更大的政治问题,遂下严格手令:“限三日内解决风潮。”

陕西高等学堂,既迫于学生全体离校的压力,又受反动政府的严令威逼,遂决定由学校当局(校长周镛)与学监恩特亭(旗人)出面,派数十辆轿车(是骡马拉的,等于现在的汽车)把全体学生,从西大街桥梓口客栈内拉回学校。同时,周镛、恩特亭二人及姚荣波、严肇卿,都衣帽整齐地站立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回校。后来姚、严二人退出学校后,一场风波,始告平息。

邵先生在学校风潮过程中,始终站在学生方面,因为学生的要求是进步的,因之遭到反动政府的仇视。邵先生当时本与革命党有关系,在风潮中的态度,更使反动政府必除之而后已,遂对邵先生进行侦缉。

邵先生在两年的教书过程中,在学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邵先生被清政府侦缉时,他的学生李小修等把他匿藏在自己家中,继而又聚赠银两,把银两藏在烙好的锅盔内,以备先生路上使用,并间道送出潼关,使先生免遭危难,顺利地返回了原籍。

(阎秉初 翟文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