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1410600000098

第98章 饭店是我国最早的直销企业——对成都旧时鸣堂叫菜的再探讨(2)

锅师接到幺师点菜名单后,根据手边原料的情况,立即做出能做、缓做或不能做的决定,及时向幺师回应。若原料充足,要向幺师做出“听见了”的应答;若原料已经售完,又无法临时购买,锅师要回答幺师撤销或换品目,由幺师与顾客协商解决。锅师及时向幺师的回应,就叫应允鸣堂。回答的调式,与幺师的点菜鸣堂相似。这一链的鸣堂,可视为厂家与经销商(幺师)签订了《销售合同》,指令生产。

(四)第四链:喝唤直销

锅师做好菜品,要在第一时间喝唤幺师前来端菜。在喝唤中,要指示先端哪一品、后端哪一品;是双上,还是单走。若是双上,则指有油碟要送等。喝唤鸣堂,可视为厂家产品生产合格,出厂送达。

(五)第五链:服务直销

是指顾客食用时的服务,如:加味、加热、换冷、加筷等。幺师接到顾客要求时,要一边服侍,一边应允鸣示,以表对顾客服务的重视。这一链的鸣堂,可视为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

(六)第六链:结算直销

顾客进餐完毕付款时,幺师要把顾客食用的菜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以及找补等情况,一一唱念,接受顾客、锅师、账房先生的监督。这一链的直销,可视为生产商家资金投资的回笼。

(七)第七链:送客直销

送客直销内容有二:一是对顾客的服务,如漱口水一盅、洗脸水一盆、毛巾一根等。二是顾客出店,幺师要一路陪同,与客人说些“服务不周”、“味道不好”、“欢迎下次再来”等客套话。要让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送客直销的作用,是让顾客留下一个好印象,成为本店的“回头客”,有望下次再来消费。

由于鸣堂直销链的使用和作用,可使前来消费的顾客,感到新奇和兴奋,就此为饭店营造一个宽松、喜庆的环境。这时店堂菜品数量卖得最多,服务质量最好。老板和顾客都十分满意。

四、饭店的鸣堂直销是艺术表演

鸣堂直销不仅是一种销售方法,还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饭店,就是一个舞台,顾客呼唤,幺师在席间的穿行与向锅师的信息传递,锅师高兴的回应,兼以账房先生提醒的重复和配合声,使店堂上演一台多声部的合唱表演。顾客品味菜肴,观看表演,风趣横生,别具风格。

(一)鸣堂直销的声腔艺术

鸣堂的声腔,是戏剧的准腔艺术。有:

1.传喝声腔。

传喝,即传递喝喊的声腔表演。前引《武林旧事》“传喝如流”的记载,就是这个声腔。传,是把幺师与顾客合议决定消费的菜品名目,传喝给锅师。锅师在第一时间知道配料制作。喝,即大声喝唤。

2.唱念声腔。

就是又唱又念的声腔表演。前引《东京梦华录》“从头唱念”即是这个声腔。唱,即依照乐律发声;念,用高低抑扬的腔调朗诵,如戏剧“念白”即是。唱念,是在顾客点菜的名目多的情况下,怕传错菜品的情况下使用。

3.全唱声腔。

全唱,即按幺师习惯的《鸣堂调》唱。有腔有声,字正腔圆。多在贵客临门,或生意打拥堂时使用。贵客临店,身份显要,必须引起重视;老熟人来了,不能怠慢。打拥堂人多,生意兴隆。这都是幺师的喜事。喜事来临,幺师一定要拿出漂亮嗓门,充满激情,高唱一曲《介绍鸣堂》,把时下最好的特色菜品,介绍一二,赢得来客赞同、称好。

1988年,笔者在三台潼川镇南门外航运饭店,现场录音收集到幺师周国兴的《介绍鸣堂调》,其声腔、语词如下:

这首《介绍鸣堂调》,开头、结尾用散板。在菜名“魔芋鸡”后面,加菜名。用“念白”声腔,可使菜名清脆嘹亮,让锅师和顾客听得更清。若一腔到底,就是全唱。介绍鸣堂:平起平落,与数板相兼,节奏平和亲切;点菜鸣堂:唱腔平起,高昂激越;应允鸣堂:幺师与锅师一喊一应,如民歌对唱;结算鸣堂:一唱三迭,一迭三唱;送客鸣堂:情感真挚、谦和有礼。从这里知道,鸣堂调的声腔和语词的完整和美妙。

(二)鸣堂直销的语词艺术

语词,指鸣堂幺师使用的歌词。多是店堂公认的名词术语。可分:

1.普通语词。

普通语词,又叫正语词。正语词又有两类:一是以原材料命名的,如木耳肉片、虫草鸭子,其中的“木耳”、“虫草”,是原材料名;二是以烹饪技术命名的,如干煸黄鳝、回锅肉,其中的“干煸”、“回锅”,就是烹饪技法名。这些名字顾客一听就懂。

2.行业语词。

行业语词,又名副语言词,也叫别称语词。别称,就是在正名之外的又一名称。特征是:饮酒不说“酒”;吃饭不说“饭”。如酒,叫“烧二”;白米饭,叫“冒儿头”等。这些名字,时间长了,顾客才听得懂;再是对顾客有“戏谑”作用的名词,如火酒叫“烧二”,烧谁呢?当然是“烧顾客”,把顾客叫“老二”,有贬义。时间长,顾客能够接受,不介意了。有些“讪坛子”(开玩笑)的名词,尽管有“贬义”,时间长了,连顾客也跟着叫起来,“贬义”也不“贬”了。

饭店的鸣堂直销,是一种艺术的表演活动。演员是幺师、锅师,账房先生和顾客。鸣堂直销使用行业语词时,能使顾客感到既新奇,又幽默、含蓄,能产生追寻和好奇之心,使顾客思想放松,忘记烦恼,达到安闲消费的目的。现就24年前笔者在成都骡马市荣乐园及其街道饭店的幺师锅师、账房先生中,搜集到的鸣堂直销词语的部分,摘录于下:

一是反映原料别称的。

猪:老拱、虎、毛瞄;鱼:摆尾子、四季有(余,谐音“鱼”);虾:金钩、粲头;龟:王八、硬壳壳;团鱼:裙边、巴边边;鸭:水上漂、嘎嘎叫;鸡:太子登(基,谐音“鸡”),凤凰。

其中鸡头:独占鳌头;鸡翅:大转弯、满天飞;鸡爪:抓钱手;鸡脯:死肉一坨;鸡翘:凤尾;鸡杂:儿女英雄;鸡蛋:张公打(蛋)。

又,猪肉:庖有肥;猪头:一年到(头);猪舌:利子、口条、大吉大(利);猪耳朵:俏冤家、皮外皮、顺风;猪肚:皮内皮、耳闻目(睹,谐音“肚”);猪肝:巴心巴(肝)、双斗围(竿,指肝)猪心:比干挖(心)、死不用(心);猪腰:栏中半(腰);猪尾巴:甩不累、金钱鞭;猪皮:响皮;猪血:红豆腐。

再,羊:臊老;羊头:麒麟项;羊耳尖:迎风扇;羊中耳:双凤翠;羊耳根:龙门角;羊心:凤毛冠。

豆芽:拐棍,无土菜;豆腐:灰妹、水板;菠菜:青波、鹦哥绿;红萝卜:珊瑚、野鸡红;木耳:乌鸦、蝴蝶;黄花:金针;豌豆尖:冒青;姜米:星宿;盐:咸、一日曝十(寒,谐音“咸”);酱:提兵调(将,谐音“酱”);海椒:红、武辣;胡椒:文辣。

二是反映菜品别称的。

回锅肉:灯盏窝、过门香;肉片裹红枣:甜公龙眼;烂肉炒粉条:蚂蚁上树;脆皮鱼:轰炸东京;鸭鸽炸蒸:带子入朝;吃活虾:鲤鱼跳龙门;酥肉:和尚脑壳;豌豆炒蒜薹:棒打绣球、光棍遇到滚子客;黄鳝烧蒜薹:滚龙抱柱;蛇与鸡炖:龙凤会;蛇与猫炖:龙虎斗;锅巴肉片:火烧竹林弯。

三是反映米、面制品别称的。

大米饭:钞粉子、冒儿头;稀饭:撵不上、虾子过河;面:二人对(面)、两不见(面);饼:锅盔、扁货;汤圆:水泡;抄手:馄饨、老爷子回家(抄手)、夜战马(超,谐音“抄”指抄手);粽子:裹蒸。酒:酝绿、烧二、五加四(九,谐音“酒”)。

四是反映数量别称的。

一:大年初(一)、小生落难(单走,指一);二:一心管(二)、说一不(二);三:大审苏(三)、接二连(三);四:和尚归(寺,谐音“四”)、茶房酒(肆,谐音“四”);五:姚期马(武,谐音“五”)、较场比(武,谐音“五”);六:许田射(鹿,谐音“六”)、穿红着(绿,谐音“六”);七:如胶似(漆,谐音“七”)、皇亲国(戚,谐音“七”);八:隔七缭(八)、乌七糟(八);九:天长地(久,谐音“九”)、五加四(九);十:一老一(十)、闻一知(十),满盘(十)。十一:满盘长一;九:满盘扣一;五:满盘对扣;半碗:天下太(平)。

五是反映餐具别称的。

筷子:蒿竿;勺子:舀舀;瓢根:水鸭子;桌子:席。

六是反映餐桌次序的。

门外左侧的:外左一、外左二……门外右侧的:外右一、外右二……门内左侧的:内左一、内左二……门内中路的:内中一、内中二……门内右侧的:内右一、内右二……

门内编桌另有上、下、壁、路顺席的:如壁顺一席、二席;上一席、二席;下一席、二席;路顺一席、二席等。

七是反映工作用语别称的。

米、面蒸煮:白案;肉菜烹饪:红案;煮:截江救(主,指煮);开门:提门;菜牌:水牌;关门:收堂;顾客多:满堂、打拥堂;顾客少:流堂;经营少量菜品:吊堂;顾客买菜回家:出堂、外跑;端菜:走(菜);端:话丑理(端);要调味碟:双上;不要味碟:单上;面条加海椒:红汤;多要海椒:红重;不要海椒:免红、清汤;加绿叶蔬菜:冒青;不要菜蔬:免青;漱口水:玻璃;洗脸水:搭帕子;安坐:打凳子;茶:黄汤子、碧水;钱:拖把子、娃娃爱、九里山;收钱:算账;欠钱:念把子;交钱:下柜;先交钱:未吃先开;柜:荣华富(贵,谐音“柜”)。

五、合格的幺师直销员

幺师是饭店直销企业最合格的直销员,称名幺师直销员。源于我国古代的御人。《诗经·行苇》有:“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的诗句。“缉”是连接不断,“御”就是御人。那时“筵席”上就有御人接连不断地、上上下下地进行服侍。幺师的鸣堂直销,与他的雇佣关系确立与锅师的明确分工,和老板菜品定价的授权之后,才从单一的服侍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起始时间大约在西汉已经形成,两宋时期发展到了高峰。

幺师直销员的职能有:

(1)饭店产品的宣传——要依靠幺师直销员的介绍;

(2)饭店产品的营销——要依靠幺师直销员的推荐;

(3)饭店产品的生产——要依靠幺师直销员与顾客议定的菜单;

(4)饭店产品的运输——要依靠幺师直销员的“驮碟送达”;

(5)饭店产品的售后服务——要依靠幺师直销员去桌上实现;

(6)饭店资金的回笼——要依靠幺师直销员的清账、收款;

(7)饭店的回头客——要依靠幺师直销员送客的谦恭等。

幺师直销员在新中国成立前,一天到晚,除上述职能工作外,早上一早起床就要挑水、打扫卫生,中途空闲,要到厨内帮助墩子匠切菜、洗碗。晚上还要做夜堂。一天工作多达十五六个小时。薪俸十分微薄,社会地位低下,不能养家糊口。正如一首民谣所唱:

日行千里不出门,虽然为官不管民。

白天像个富员外,夜晚腰间无半文。

这是对幺师直销员的最大不公。幺师直销员:又名堂倌,所以有“官”的戏称;员外:是对地主豪绅富人的通称。指幺师直销员白天清账收款,晚上向账房先生交款后,“腰间无半文”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幺师直销员的劳动得到社会肯定,报酬按“多劳多得”付给,社会地位提高。今天,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饭店鸣堂直销,仍在有些边远的山区集镇流行。幺师直销员的工资待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的地方,实行基础工资加提成的办法付给,有的地方和老板入股共赢等等。有力地激发和保护了幺师直销员工作的积极性。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

六、结语

饭店是我国古老的直销企业。由于鸣堂直销方式的使用,使顾客在轻松愉快的消费环境中,在“零”距离上,享受到直销的廉价产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在。市面上的“餐饮”业,从古至今,都要受到王室、宫廷的影响。统治阶级的特权,首先体现在餐饮的消费上。“饕餮”(黄帝的儿子)、“酒池肉林”,成为上古时期王室饮宴排场和穷极消费的标志。汉代皇宫宴饮的频繁与上行下效,成为社会消费的一种底气。正是这种底气,成为我国餐饮事业内部发展的强劲动力,使它在没有工业化的小农经济覆盖的社会里,从深层次中,突出而起,成为其他直销企业的先军。我国的直销业,从一开始的“简单直销”,到先秦时期已经发展成熟。我国古老的直销业,还包括那些厂家在本厂门前的开店售货。问题在于我们承不承认它。正如天上的月亮,看得见时“有月亮”,看不见时也“有月亮”。现代直销业的起源在中国,不是外国的传进。中国是直销业的大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就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