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年谱:1893~1949(全3卷)(修订本)
14131100000010

第10章 1911年 十八岁

春 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堂读书。在这里,首次看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知道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知道黄兴在广州领导反清武装起义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殉难的事迹,开始拥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激奋之下,写一篇文章贴在学校墙壁上,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政治意见,主张由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组织新的政府,反对专制独裁的清王朝。(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说:“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5月 国内掀起反对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出卖铁路权的运动。湖南绅、商、学界组成“湘路协赞会”,反对清朝断送主权借外债筑路。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等同谘议局的一些议员,策划领导反清政府的长沙起义。毛泽东和同学一起卷进这一斗争潮流。湘乡驻省中学学生以反对留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不满情绪。毛泽东和另一同学首先剪去自己的辫子,并强制十几个人也剪掉辫子。(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说:“在剪辫子事件上,我和一个在法政学堂的朋友发生了争论,双方就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理论。这位法政学生引经据典来论证自己的看法,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但是,我自己和反对蓄辫子的人,站在反清的政治立场上,提出了一种相反的理论,驳得他哑口无言。”)

10月10日 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后,长沙城内形势紧张,湖南巡抚宣布戒严。一天,一位革命党人到湘乡驻省中学发表激烈讲演,报告起义情况,号召建立民国。四五天后,毛泽东决心投笔从戎。二十二日,长沙发生起义,湖南宣告对清朝政府独立。月底,毛泽东参加驻长沙的起义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一名列兵。在军队除认真接受军事训练,还非常重视研究时事和社会问题,每月饷银大都用于购买报纸,贪读不厌。从当时鼓吹革命的《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一新名词。接着读了江亢虎(江亢虎,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标榜社会主义,在上海组建中国社会党。)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写信与同学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