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年谱:1893~1949(全3卷)(修订本)
14131100000012

第12章 1913年 二十岁

春 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前程。认为自己最适合于教书,同时,因父亲不同意他自修,拒绝供给费用,生活十分困难,于是决定报考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的师范学校。他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

10月—12月 听课时记了万余言的《讲堂录》(根据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一书记载,毛泽东所记讲堂录、读书录的笔记本,有几大网篮。现在留存下来的讲堂录只有这一部分。这本笔记前面是《讲堂录》,后面是手抄的《离骚》、《九歌》全文。),主要是国文课和修身课的笔记,内容涉及哲学、史地、古诗文、数理等。对古今名人治学、处世、治国和有关伦理道德的言行,记录较多。凡典故、词义、要旨和警句,都分条写出。有的条文突出理想情操,求实好学,不务虚名的内容。在这期间,以工整的楷书全文抄录了屈原的《离骚》和《九歌》,并将《离骚》的内容,分段提要,写成眉批。

国文教员袁仲谦嫌毛泽东的作文像新闻记者手笔,认为不应学梁启超的文风,而应研读唐宋八大家尤其是韩愈的文章。毛泽东买了一部《昌黎先生集》,精心钻研,学会了古文文体。